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药与方剂
编号:191998
下编 方剂(第二章 各论 - 第四节 祛湿剂)
http://www.100md.com 《中药与方剂》
     一、芳香化湿剂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陈皮十克 厚朴十克 苍术十克 甘草3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用9克,加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水煎服。现多作汤剂,水煎服,用量照原方酌定。

    (功用)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因脾胃证。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嗳气吞酸,倦怠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本方证乃脾为湿因,运化失常,气机受阻;胃失和降所致。治宜燥湿健脾,理气和胃。方中重用苍术燥湿健脾以治其本,为主药;厚朴除湿散满,陈皮理气和胃,为辅药;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湿邪得化,脾运得健,则诸证自除。
, 百拇医药
    (临床运用)本方是燥湿、健脾的基础方。凡湿困脾胃之证皆可运用。除见脘腹胀满之主症外,应以呕恶不食、苔白厚腻为使用要点。如兼有表证,可加藿香、佩兰、苏叶等;特征痰多者,可加半夏;腹满痛者,可加木香;食滞者,可加神曲、山楂、麦芽;脾胃虚寒者,可加干姜、肉蔻等。

    (使用注意)本方苦辛温燥,易耗伤阴血,故阴血不足及孕妇不宜使用。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藿香十克 紫苏6克 白芷6克 茯苓十克 大腹皮十克 白术十克 陈皮十克 半夏曲十克 厚朴6克 桔梗6克 炙甘草3克。

    (用法)现作汤剂,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丸剂,每服6到9克,白开水送下。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 百拇医药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腹胀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肠鸣泄泻,口淡口甜,舌苔白腻等。

    (方解)本方证乃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以致肌小不疏,脾运失常所致,但重点在内伤湿滞。故治宜化湿和中,兼以理气解表,方中藿香芳香化湿,和胃止呕,兼解表邪,为主药;紫苏、白芷、桔梗辛温解表,厚朴、大腹皮燥湿理气消胀,半夏曲、陈皮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均为辅药;甘草调和诸药,生姜、大枣和中益脾,均为佐使药。合用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临床运用)本方除风寒表证外,应以脘腹胀满,呕吐泄泻,舌苔白腻为使用要点。

    对于时行感冒,尤其是夏季,外客表寒,内伤湿滞者,最为合适。若恶寒无汗,表邪偏重者,可加荆芥、防风;如兼食滞,去甘草、大枣之壅滞,如神曲、鸡内金,以消导积滞;如湿邪较重而见苔厚垢腻,可用苍术代白术,以增强化湿作用。
, 百拇医药
    近代常用本方治疗非特异急性肠炎,急性胃肠炎证属湿困脾胃,外感风寒者。

    二、利水渗湿剂

    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猪苓9克 泽泻十五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桂枝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外受风寒,内停水饮所致发热头痛,烦渴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腻或白厚,脉浮;水湿停聚所致水肿,身重,小便不利及痰饮内停、心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者,也治暑吐利泄泻者。

    (方解)本方所治虽多,但无一不与水湿内停有关,而其所以水湿内停,根源不外膀胱气化不利与脾失健运,至于表证则不一定全俱,即使有亦很轻微,故治宜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兼以解表。方中猪苓、茯苓、泽泻甘淡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祛湿,使水湿不致停聚;桂枝辛温通阳,内助膀胱气化,外解风寒表邪,合用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效,故可用治上述病证。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运用)本方为治水湿内停的常用方。除见水肿、痰饮、小便不利等主证外,应以口渴欲饮、小腹胀痛、苔白为使用要点。如外无表证,脾虚较甚,可将桂枝减量,重用白术、茯苓;如脾湿甚,可加苍术、厚朴;如兼气滞,可加陈皮、大腹皮。

    三、清利温热剂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木通6克 瞿麦十克 车前子十克 扁蓄十克 滑石十八克 甘草梢三克山栀子9克 制大黄9克

    (用法)加灯芯少许,作汤剂,水煎服。用量参照原方酌定。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热淋,石淋,小便淋沥,频数涩痛,尿道灼热,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痛,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而实。
, 百拇医药
    (方解)本方证为湿热下注膀胱,使膀胱气化不利,热邪上炽所致。治宜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方中扁蓄、瞿麦降火通淋,车前、木通、滑石、灯芯清利湿热,利窍通淋;栀子、大黄苦寒泻火,泄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诸合用,可使湿热祛除,小便清利,诸证得治。

    (临床运用)本方证除见小便赤涩淋痛之主症处,应以口渴咽干,苔黄脉数为使用要点。对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石淋用之最宜。如身热脉数便秘,制大黄应改为生大黄,并加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如出现血尿,可加小蓟、旱莲草、白茅根凉血止血;如有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石苇、鸡内金通淋排石;如小腹胀急加乌药,川楝子疏利气机。

    本方对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急性肾盂肾炎等属于湿热证型者,亦可运用。

    (使用注意)本方为苦寒通利之剂,对淋证日久,体质虚弱,以及孕妇均不宜使用。

    四、温化水湿剂
, 百拇医药
    实脾饮《济生方》

    (组成)白术十克 厚朴6克 木瓜十克 木香6克 草果仁6克 槟榔十克 附子6克 白茯苓十克 干姜6克 炙甘草3克。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症见肢体浮肿,以下半身为甚,四肢不温,口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淡苔滑,脉沉迟。

    (方解)本方证为脾气虚寒,中阳不运,水湿内停,气机受阻所致。治宜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方中附子、干姜、白术、甘草、生姜、大枣,温阳健脾,祛寒胜湿,以治其本;厚朴、木香、木瓜、槟榔、茯苓、草果,行气利水,使气行水行,以治其标,从而使脾阳振复,水湿得去,腹满水肿消除。
, 百拇医药
    (临床运用)本方证除见腰以下肿甚,胸腹胀满之主症外,应以食少便溏,肢冷脉沉,苔滑为使用要点。若倦怠乏力,加党参、白术、黄芪,以益气补中;如肿甚尿少者,加猪苓、泽泻以增强利水消肿之功。

    五、祛风除湿剂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羌活9克 独活9克 防风6克 藁本6克 蔓荆子8克 甘草3克 川芎6克

    (功用)祛风胜湿,解表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证。症见头昏闷痛,一身重着酸痛,或一身尽痛,难以转侧,微恶风寒、苔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证多由于风湿相搏,郁于肌表腠理,营卫受阻所致,多因汗出当风、久居湿地、冒雨涉水而成。治宜祛风胜湿,解表止痛。方中羌活、独活祛风湿、止痹痛,为主药;防风、藁本疏风解表,为辅药;川芎、蔓荆子祛风止痛,消利头目,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合用有发汗、祛湿、止痛之效,对于风湿在表者甚为恰当。
, 百拇医药
    (临床运用)本方为治疗风湿在表在上的常用方。除见一身重痛之主症外,应以头痛较甚,恶寒发热、苔白、脉浮为使用要点。若寒湿重者,加川乌、防己温经散寒,助阳化湿;湿热重者,加苍术、黄柏、防己、苡仁以清热除湿。

    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组成)独活9克 桑寄生十二克 秦艽6克 细辛3克 当归9克 芍药9克 川芎6克 熟地黄9克 杜仲9克 牛膝9克 党参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 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症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酸软无力,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细。

, http://www.100md.com     (方解)本方证是由于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风、寒、湿三气乘虚侵袭于肌肉经络关节之间而成。治宜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方中独活、细辛、防风、秦艽祛风湿止痹痛,以祛邪治标;党参、甘草、茯苓、熟地、当归、芍药、川芎补益气血,肉桂助阳散寒,鼓舞气血运行,杜仲、牛膝、寄生及熟地补肝肾、壮筋骨。合用成方邪正兼顾,标本均治,对上证用之最宜。

    (临床运用)本方为治疗肝肾气血亏虚,风、寒、湿三气杂至的痹痛常用方。除见肢节头痛,屈伸不利之主症外,应以畏寒喜暖,局部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为使用要点,如遇顽麻日久不愈,一般可加入虫类搜剔之品,如白花蛇、乌梢蛇、全蝎、蜈蚣等以通络散寒止痛。

    本方对慢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均可加减使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