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儿科
编号:202073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痢疾32例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25日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自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我院浙江省名老中医吴士彦主任医师经验方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患儿32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32例均为我院自1996年10月~1998年10月入院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患儿,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自6月~12岁,平均5.5岁;对照组24例为同期入院的菌痢(普通型)患儿,在发病情况、性别、年龄、病情等与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8月国家卫生部关于《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试行)。

    1.2 主要症状、体症及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有粘液、脓血便,伴有腹痛、里急后重。治疗组32例患儿中发热21例,左下腹压痛18例,脱肛3例,粪便镜检白细胞每高倍视野15个以上30例,粪便细菌培养福氏痢疾杆菌生长22例,宋内氏菌生长2例,6例培养阴性,外周血白细胞≥10×109/L者17例;对照组24例患儿中发热15例,左下腹压痛13例,脱肛1例,粪便镜检白细胞每高倍视野15个以上者22例,粪便细菌培养福氏痢疾杆菌生长17例,宋内氏菌生长2例,5例培养阴性,外周血白细胞≥10×109/L者14例。
, 百拇医药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方选:炮姜4.5g、生军10g、赤白芍各15g、炙甘草5g、煨木香10g、槟榔6g。先置于净水浸泡半小时,放入500 ml清水煮沸,改文火煎至400 ml,静置去其杂质,取上清液300 ml,每次取100 ml,深部保留灌肠(婴幼儿适当予以浓煎),每次留置1小时以上,每日3次,疗程1周;对照组用氨苄青霉素150 mg/kg联合吡哌酸片40 mg/kg治疗,疗程1周。两组基础治疗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高热者予退热,腹痛剧烈者予解痉止痛等均相同。

    1.4 疗效判定:治愈: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停药3天后大便连续培养3次呈阴性;好转:症状好转,大便培养阴性;未愈:症状未减轻,大便性状与次数无改善,培养呈阴性。

    2 结 果 

    2.1 疗效:治疗组32例,治愈22例,好转10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4例,治愈18例,好转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5.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2.2 症状消失平均时间:治疗组2.6天,对照组4.2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由志贺菌属引起,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为高峰。中医认为痢疾的形成,是因饮食不节,误食不洁之物,酿生湿热或寒湿,郁蒸于内,腑气受阻滞,气血凝滞,化为脓血。近年来由于不规则用药,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喹诺酮类与第三代头孢霉素效果较著,但喹诺酮类对小儿软骨发育有影响,而第三代头孢霉素又价格昂贵,所以我们考虑采用“治痢方”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治痢方”来源于名老中医吴士彦先生,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方中大黄为主要药物,具有泻实消滞的作用,之所谓“通因通用”,通过泻下通便以减少毒性分解物的吸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蒽醌衍生物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且抗菌谱广,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链球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肠道微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佐入木香、槟榔行气导滞,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方中重用芍药、甘草,酸甘缓急,有缓解肠道痉挛、镇静止痛作用,并同样可抑制痢疾杆菌等生长。炮姜能散寒行气,有保护肠粘膜的作用。全方药味虽不多,但配合严谨,临床每多效验。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药物以肠道粘膜吸收并直接发挥作用,简便易行,且价廉效优,特别是消除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减少了小儿服药的痛苦,是治疗小儿痢疾的良方。, 百拇医药(吴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