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果品类 >
编号:222270
汉桃叶 Hantaoye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较常用民间草药。商品为五加科植物广西鹅掌柴的带叶茎枝。

    

[历史]



    本品原以"七叶莲"名入药,汉桃叶为别名,广西、广东等省区民间常作为祛风镇痛药。《广西中草药》与广州部队编写的《常用中草药手册》均有收载。70年代初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与上海中药制药一厂等从广西民间发掘、生产片剂、注射液等供临床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有一定疗效。但其植物来源未明。197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生药学教研室与上述二单位同至广西主产地进行调查,采集标本并进行鉴定,确定其原植物为广西鹅掌柴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 ex Li,而不是一般文献所记载的鹅掌柴S. arboricola hayata.。《中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避免与另一民间亦称之为七叶莲(木通科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的草药混淆,定名为"汉桃叶"。
, 百拇医药
    

[原植物]



    广西鹅掌柴 别名:七叶莲、汉桃叶、七多

    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 ex L.--五加科Araliaceae


    [点击上图放大]
常绿矮小灌木,略带蔓性。全株无毛。茎圆柱形,幼枝绿色至绿褐色,有细纵纹及明显环状叶痕。老茎灰棕色,栓皮灰白色或呈脱落状。掌状复叶,小叶5~9片,叶柄长6~12cm,基部扩大抱茎;小叶柄长1~3cm;叶片纸质或略革质,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12cm,宽1.5~5cm,最宽处在叶基上部1/3处;先端渐尖或少数尾状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向下表面略卷。叶片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略淡;网状叶脉向上,下表面稍凸出,侧脉5~7对。伞形花序顶生,圆锥状排列。苞片卵形,长8~10mm。花序具花5~8朵,总花梗长4~10mm,小花梗长2~5mm。花萼光滑或具稀疏毛,全缘。花瓣5,白色或淡紫色,长1~2mm;雄蕊5,花丝长2~2.5mm;子房下位,5室,花盘略凸起,柱头5,直立。核果圆形至卵圆形,长约5mm,宽4~5mm,外具棱线。花期2~3月,果期3~5月。
, 百拇医药
    生于山坡、灌木丛。

    分布于广西自治州的武鸣、扶绥等县。

    

[采制]



    全年可采,切段晒干或烘干。

    

[药材及产销]



    汉桃叶Caulis et Folium Schefflerae Kwangsiensis 主产于广西,多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汉桃叶茎、叶的镇痛和惊厥有效成分为有机酸,从中分离得粘液酸(mucic acid)及延胡索酸(反丁烯二酸famaric acid),后者药理试验有镇痛及抗惊厥作用。纸层析显示有琥珀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斑点。
, 百拇医药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点击上图放大]
茎枝圆柱形,常斜切成厚片或段,长1~3cm,直径0.4~3cm。外表灰白色至淡黄棕色,具纵皱纹及点状皮孔,有时可见环状叶痕,栓皮常片状脱落。质坚实而稍轻。断面黄白色,皮部薄,木部宽广,致密坚实,放射状纹理明显,髓部质松,或成空洞。叶切碎或完整。小叶柄长1~3cm。小叶片革质,完整者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12cm,宽1.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并稍向下反卷。上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下表面色略淡。中脉及羽状侧脉向上、下两面凸出。气微,味微苦涩。显微鉴别
, 百拇医药
    茎枝(直径约8mm)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其外面常有表皮细胞与厚的角质层。皮层紧接木栓层处有1~3列石细胞排列成环;内侧散布众多分泌道,直径40~70μm;皮层中尚有外韧型维管束,其外侧有纤维群。中柱鞘纤维木化,排列成新月形,位于韧皮部外侧。韧皮部筛管常颓废,示散有分泌道;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导管直径多为40~50μm,射线宽1~4列细胞,木化,有壁孔。髓宽广,散布分泌道,近木质部处数列细胞木化,中心区细胞木化或非木化。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与方晶。

, http://www.100md.com
    [点击上图放大]


    汉桃叶茎横切面简图(×13.3)

    叶主脉横切面:上、下表皮各1列,外被角质层,上表皮下有下皮细胞1列,直径较表皮细胞大3~4倍;下表皮有气孔。栅栏细胞短,类长方形,2~3列,海绵组织疏松,二者细胞内均含草酸钙簇晶与方晶。叶肉组织内偶有分泌道分布。中脉上、下表皮各有数层厚角细胞,栅栏细胞通过中脉;维管束外韧型,外围纤维群;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分泌道散列。叶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壁厚,稍平直,略有增厚,无气孔。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气孔直轴式。

, http://www.100md.com
    [点击上图放大]


    汉桃叶叶横切面详图(×240)

    汉桃叶叶表皮细胞表面观(×256)

    1. 下表皮细胞及气孔 2.上表皮细胞

    理化鉴别

    本品生药粉末0.5g,以乙醇回流0.5~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供下列试验:

    1. 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喷雾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0.5%高锰酸钾溶液及1%碳酸钠溶液,临用时混合),斑点显黄色至浅棕色。(检查有机酸)
, 百拇医药
    2. 取检液点于滤纸上,喷0.2%茚三酮试液,加热后显紫红色。(检查氨基酸)

    

[性味及功效]



    微苦,温。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功能。用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及胃、肠、胆道疼痛等症。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镇痛作用:汉桃叶注射液进行小鼠热板法试验,痛阈可提高2、3倍,持续3小时,较吗啡持久。乙醇提取物、水煎醇处理溶液小鼠腹腔注射亦有一定镇痛作用。镇痛主要活性部位为有机酸,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粘液酸与延胡索酸。临床用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胆、胃、肠绞痛等有良好止痛效果。以延胡索酸为主,与琥珀酸、******共同配制的三丁酸钠注射液,热板法镇痛试验有显著镇痛作用。临床试用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胆、胃、肠绞痛及带状疱疹疼痛有良好缓解作用。
, http://www.100md.com
    2. 抗惊厥作用:汉桃叶注射液对小鼠电惊厥有显著对抗作用,其有机酸注射液及延胡索酸有相似效果。

    3. 解痉作用:汉桃叶注射液对离体豚鼠肠、胃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4. 镇静催眠作用:汉桃叶注射液腹腔注射,可使小鼠活动减少,加大剂量则深度睡眠甚至麻醉死亡,其所含有机酸注射液对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有协同作用。

    5. 其他作用:对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收缩有松弛作用;对小鼠离体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一定浓度使离体蛙心收缩加强,使兔血压轻微下降,迅即恢复正常。

    6. 用汉桃叶注射液(10g/2ml),三丁酸钠注射液临床治疗各种胃、肠及胆道病407例,二者进行比较,结果镇痛作用三丁酸钠注射液强于汉桃叶注射液,而解痉作用则前者不如后者。

, 百拇医药     

[附注]



    1.木通科植物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亦有别名为七叶莲,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其带叶茎枝商品名亦为七叶莲,并被制备成注射液,临床用于镇痛。为避免混淆,曾有文献记载,称为木通七叶莲以与五加七叶莲(即汉桃叶)区别。由于药理试验与临床应用均显示汉桃叶镇痛效果优于野木瓜,故目前应用者主要为汉桃叶。

    野木瓜与汉桃叶的主要区别点为:

, http://www.100md.com
    [点击上图放大]
①原植物叶片下表面网脉常可见白色斑点,叶柄不扩大抱茎,伞房状总状花序,单性花。浆果长可达7cm。②药材茎枝外表棕色至绿棕色,常有光泽,栓皮常脱落而显露内部维管束。叶痕不成环状。断面导管孔明显。叶片背面网脉间有白色斑点。

    ③镜检茎横切面无分泌道,中柱鞘纤维连接成波状环,射线中有石细胞群。叶表面制片可见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呈念珠状增厚。茎和叶中均无草酸钙结晶。叶的下表皮气孔为不定式。

, http://www.100md.com
    [点击上图放大]


    野木瓜茎横切面简图(×15)

    野木瓜叶表皮细胞表面观(×600)

    1. 上表皮细胞 2.下表皮细胞及气孔

    2.鹅掌柴属(Schefflera)尚有多种植物在不同地区被称为七叶莲,主要的有密脉鹅掌柴S. venulosa Wight et Arn.(云南)、鹅掌柴S. octophylla Harms(广东、广西、云南)、球序鹅掌柴S. glomerulata L.(广西、广东、云南)和鹅掌藤S. arboricola Hayata(广东)等,应注意鉴别。原植物检索表如下:

    1.花无柄或近无柄,密集成簇……………………………………球序鹅掌柴Schefflera glomerulata
, 百拇医药
    1. 花具明显花梗..2.叶片长圆形至倒卵形,最宽处在叶片中线以上,小叶片7~9,叶片长可达15cm………………….....………………………………………………………………………鹅掌柴Schefflera cotophylla..2.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最宽处不在中线以上....3.叶片先端渐尖,长为宽的3倍……………………………广西鹅掌柴Schefflera Kwangsiensis....3.叶片先端钝形至急尖,长为宽的1.5~2.5倍………………密脉鹅掌柴Schefflera venulosa

    3.国外曾报道自鹅掌柴属(Schefflera)多种植物分离得不同的化学成分,如S. digitata叶含falcarindiol(CH2=CHCHC(OH)C≡C-C≡CCH(OH)CH=CH(CH2)6Me),有抗真菌活性;S. capitata含鹅掌藤甙(Scheffleroside)(I)、油酸-3-O-α-L-阿拉伯糖吡喃甙、常春皂甙元-3-O-X-L-阿拉伯糖吡喃甙、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一种新的三萜酸(Capitogenic acid);自S. octophylla叶中分离得三萜类成分--3α-hydroxylup-20(29)-ene-23,28-dioic acid(II)。我国Schefflera属植物约有40种,在化学成分与活性方面很少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