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材
编号:222285
浮海石Fuhaishi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医学院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原名"浮石",始载于"日华本草"。今市售浮海石有两种,即石花与浮石。石花为石珊瑚类的骨骼,浮石为火山岩浆形成的石块。

    

[原动物]



    黑浜珊瑚

    Porites nigrescens Dany-腔肠动物门Caelenterata,珊瑚虫纲Actinozoa,石珊瑚目,Madreporaria,浜珊瑚科Poripdae。

, 百拇医药
    [点击上图放大]
水生动物,由于无性生殖(出芽及分裂)而成珊瑚虫群体;群体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呈小灌木业状,上有很多分枝。生活时颜色极为鲜艳美丽,黑珊瑚略带黑色,也有绿色。群体中每一个体称珊瑚虫,通常呈圆筒状,其顶盘中央具一缝状的口,周围着生一圈管状的触手,上有很多刺丝胞以保护及摄食用,触手数为六的倍数。每个珊瑚虫底部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石灰质的骨骼,这种骨骼因长于体外,所以称为外骨骼。在珊瑚活着时,它的骨骼表面为许多珊瑚虫体所包被,珊瑚虫死去后,它的骨骼就暴露出来,这就是通称为珊瑚的部分。

    绝大多数的石珊瑚生活于热带和温带的海洋中,而且分布在浅海中,温度不能低于20℃,深度不得起过300米。以浮游动物为食饵。主要为无性生殖,一种是出芽生殖,另一种是分裂法,由母体紧缩,纵裂为两个或更多相等及不相等的部分,逐渐形成新个体。有的在一年中一定的季节内进行一次有性生殖,有的在一年中进行数次。雌雄异体,精子成熟出父体在海水中浮游,进入雌体内与卵结合。受精卵在雌体的肠腔中发育,成为游浪幼虫,出母体后以其前端附着于外物上成为珊瑚幼虫。以后便分泌石灰质骨骼,同时借出芽或分裂生殖逐渐成为群体,它们的骨骼也大量的连在一起,这样形成了大块的珊瑚,大量堆积结果能在海中形成礁,甚至形成岛。
, http://www.100md.com
    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及广东其他沿海地区以及西沙群岛、东沙群岛等地的浅海内。

    

[原矿物]



    浮石 Pumice 别名:浮海石。


    [点击上图放大]
非晶质。一般为白色、浅灰色,偶而呈浅红色。具有标准的多孔构造,形似蛀窠,有时具管状构造。表面暗淡或具丝绢光泽。性脆。比重小,在水中可以浮起,故名。
, http://www.100md.com
    浮海石是一种由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主要由玻璃质构成,偶然含少量结晶质的矿物。但总的化学成分和流纹岩相似,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K2O等。

    

[采制]



    1.石花:6~12月间自海中捞出,用清水洗去盐质及泥砂,晒干。

    2.浮海石:四季皆产,以夏秋季为多,自海中捞出,晒干。

    [炮制]

    生浮石:洗净晒干,碾碎即成。

    煅浮石:取洗净的浮石,置砂罐内,在炉火中煅透,取出放凉,碾碎即成。
, http://www.100md.com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石珊瑚类的骨骼(石花)或火山岩浆形成的石块(浮石)。

    [名称]

    1.石花Os Madreporariae 别名:浮海石,海浮石(浙江)。

    2.浮石Pumex 别名:浮海石,海浮石(山东)、浮水石(广东)。

    [产地及销售习惯]

    1.石花:主销华东、东北以及天津、北京等地。

    2.浮石:主销广东、山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


, http://www.100md.com
    据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分析1958年北京市售品,石花主要为碳酸钙,并含少量的Mg++,Fe++及酸不溶物;定量分析结果,CaO47.81%,MgO3.65%,Fe0.15%,SiO21.61%,湿存水1.01%。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石花:呈珊瑚样不规则的块状,或略作扁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一,基部略平坦。灰白色或灰黄色,有多数细小孔道。质硬地脆,易砸碎,断面粗糙,有多数细小孔道。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腥,味微咸。

    以个整、体轻、灰白色、细花(分枝细)如球状者为佳。

    2.浮石: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通常直径2~7厘米,有者可达20厘米。灰白色或灰黄色,表面粗糙,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细孔。质硬而松脆,易砸碎,断面粗糙有小孔,有的具绢丝样光泽或无。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弱,味淡。
, http://www.100md.com
    以个匀、体轻、灰白色、干燥不碎者为佳。

    以上两种药材检索表:

    1.呈珊瑚样的块状,有分枝,及多数粗细均匀的小孔------------石花

    1.呈不规则的块状,无分枝,而有多数粗细不等的小孔---------浮海石

    

[效用]



    [性味] 咸、寒。

    [功用] 清肺热,化老痰。

    [主治] 肺热咳嗽、老痰积块、瘿瘤瘰疬等证。

    [用量] 10g~16g。

, 百拇医药     [禁忌] 虚寒咳嗽不宜。

    

[附注]



    1.今市售浮海石有2种,根据"本草纲目"记载:"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日久结成者,状如水沫及钟乳石,有细孔如蛀窠。白色,体虚而轻,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纱。海中者味硷,入药更良。"根据上述应为前述之浮石,以前大部分地区均采用此种,现在多数地区改用石花当浮海石。按石花始载于"唐本草",日华子称"此即纲目中石乳滴下者","圆经本草"附于石钟项下,但均未详述形状。"本草衍义"对石花形状有详细叙述:"石花白色,圆如复大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枝,如鹿角,上有细文起,以指搔之,铮铮然有声,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据此可知石花实与产于石洞中的石钟乳不同类,而是海中产物,所述形状亦与今作浮海石应用之石花完全一致。

    2.除黑浜珊瑚(Porites nigrescens) 作浮海石用外,尚在市场上发现有数种石蚕属(Acropora)动物的骨骼作浮海石入药。

    3.少数地区尚销一种浮海石,呈不规则的小块状,灰白色,加盐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泡。此种浮海石可能为天然沉积碳酸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