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结核病
编号:73340
结核病———新世纪“卷土重来”?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15日 千龙网
     自1944年链霉素、雷米封等抗痨药问世以来,猖獗了数千年的结核病魔遭到迎头痛击,“十痨九死”的状况已不复存在。特别是卡介苗的普遍推广使用,有效地遏制了结核病的发展势头,七十年代在发达的英美等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仅为几千分之一。因此,科学家预言:人类将在2000年消灭结核病。然而,客观事实恰恰走向了人们预料的反面。因为,在世纪之交结核病正肆虐全球。结核病正肆虐全球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结核病研讨会上,专家们报告说:1997年全世界约有900万新结核病患者出现,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超过艾滋病、疟疾、腹泻、热带病死亡人数之和。至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受结核病感染,现症病人达2000万以上。如防治措施不力,近十年还将有10亿人受结核病感染。

    在贫困国家和地区,结核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1998年12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肺结核控制计划会议上指出,亚洲是全球结核病流行速度最快的中心地区,艾滋病病毒和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肺结核病的蔓延。亚洲肺结核发病率急剧上升,全球860万结核病新病例中有450万集中在6个亚洲国家———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和菲律宾。
, http://www.100md.com
    我国的形势的确不容乐观。1998年统计,我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达600多万,占世界结核病患者总数的1/4以上,感染结核菌人数达3.3亿。2000年12月刚刚结束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调查显示,我国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1.6/10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57.8/10万。全国1/3的人口已感染结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未来十年内可能有3000万人患结核病。结核病何以卷土重来

    国内外流行病学专家研究认为,造成结核病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从广义来讲与忽视对结核病的防治,贫困、人员流动广、人口的老龄化、患者对治疗不配合等诸多因素有关,而最突出的原因是结核病与艾滋病结盟、耐药结核的产生以及吸毒现象。

    艾滋病与结核病狼狈为奸。目前,全球虽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但绝大多数人不会发病,因为人体内正常的免疫防御系统能够将结核菌消灭掉或抑制住,使其无法大量繁殖。而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毒,人体的免疫系统就遭到严重破坏,使结核菌得以大量繁殖发病并传播扩散。相反,已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平均要经过7—10年的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人,当感染结核病后,抗病能力大为削弱,短期内即可发展为艾滋病人。两者互为因果,将会把病人推向绝境。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00多万艾滋病感染者,我国至2000年9月已报告艾滋病人20711例,实际感染者不少于50万,大量的结核菌感染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混杂,无疑是结核病发病率、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据有关部门统计,艾滋病人的结核病合并率高达40%-80%。
, 百拇医药
    胜似癌症的耐药结核。耐药结核是专家们修订的一个新病名,即指结核菌对多种抗痨药产生了耐受性,因此又称“多种耐药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已有2/3的结核病患者处于发生耐药病例的危险之中,耐药结核很可能重新成为不治之症,比大多数癌症还要可怕。

    耐药结核的出现,使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内都极度恐慌。其原因一是传染性强。抗多种药结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凡是任何染上结核菌的人每年能传染10到20人。二是死亡率高。病死率高达72—89%,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死亡率也达半数以上;三是医疗费用昂贵。据统计,医治一个耐药结核病人的费用是医治一个普通结核病人费用的100倍。在美国,医治一个耐多种抗痨药物的结核病人,需要花费25万美元。这个数字在贫困国家和地区则难以想像。

    吸毒为结核病传播推波助澜。吸毒人群又是骇人听闻的结核群。国内外学者研究,吸毒,特别是海洛因依赖者的机体免疫力全面下降,很容易招致结核菌感染。据南非、泰国、缅甸等国调查在吸毒人群中,结核病的感染率极高。同时吸毒与肺结核的双重危害,又为艾滋病的扩散大开了方便之门。

    为迅速遏制结核病蔓延的势头,必须采取措施。对所有的现症病人,特别是流动人口中的患者实行严密监控;加大对结核病危害的宣传力度;控制吸毒和艾滋病的传播;坚持做到全程规则治疗。临床实践表明: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是治疗结核病的有效手段。这是目前保证病人有规律地完成全程治疗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河南省自1992年实行结核病控制以来,采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治病人治愈率达92.9%,复治病人治愈率达87%,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治愈率标准;积极研制新型抗痨药。国内外专家应重视和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努力研制和开发抗结核病新药,着眼于对付耐药结核。, 百拇医药(王廷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