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医药新知
编号:77704
微量胺可直接导致神经障碍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20日 医学空间
     (Proc Nat Acad Sci July 17, 2001 Early Edition)

    WESTPORT,7月17日(路透社医学新闻)美国研究人员已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微量胺(trace amines)受体,并首次证明微量胺可作为脊椎动物体内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而发挥作用。

    新泽西州Paramus市突触制药公司的Beth Borowsky博士告诉路透社医学新闻记者,“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在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中有微量胺的上调或下调,且抗抑郁药也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

    她说,“我们目前并不清楚微量胺本身是否可以作为神经递质,还是仅仅是一些常见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产物。”

    Borowsky博士及其同事在7月17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撰文指出,微量胺包括酪胺、β-苯乙胺、色胺和章胺,在哺乳动物体内含量较低。

    研究人员在人体内发现了4种G蛋白偶联微量胺受体,其中一种能与多种物质结合的TA-1受体已经过试验测定。

    Borowsky博士称,“TA-1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受体,能与多种序列相近的微量胺结合,不象5-羟色胺受体只能与5-羟色胺结合。”TA-1能被酪胺、β-苯乙胺和章胺所激活,且对酪胺和β-苯乙胺有高度的亲和力。

    研究人员通过RT-PCR分析显示:TA-1 mRNA在人脑杏仁核中的含量最高,这可能是微量胺受体与情感障碍相关的原因。

    人微量胺受体的基因定位与精神分裂症易感位点十分接近,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尿样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β-苯乙胺。

    Borowsky博士介绍说,该小组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研制这些特异性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和激动剂,而并非神经递质转运系统。他们还将进一步测定这些复合物是否能诱导抑郁症或精神病,或是具有抗抑郁或抗精神病的效果。

    Borowsky博士总结道,“如果这些复合物确能阻断或激活微量胺受体,那么下一步研究的目标则是能否将其用于疾病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