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伤寒 > 太阳病讲义
编号:77767
太阳伤寒证
http://www.100md.com 《中医伤寒》
     1. 典型脉症与治法方药<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释义> 太阳伤寒表实典型证治。风寒束于肌表,营卫失于周流,故见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正气与邪气相争,是以发热;卫气抗邪而失于温煦,故而恶风恶寒;寒束于表,腠理闭塞,营阴郁滞,故见无汗;肺气失宣而上逆,故见喘息。参阅第1、3条所述,其脉当浮而紧。

    其证风寒束表而致营卫失调,以卫闭营郁为特点。治宜辛温发汗,散寒解表,以麻黄汤为其首选方。方以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桂枝辛温通阳,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开闭;杏仁苦温,降气下逆,助麻黄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培健中土,防麻桂之大汗伤津。与桂枝汤相较,本方重在散寒开闭,发汗祛邪,为辛温发汗之峻剂,逐邪解表之良方。<临床运用>
, http://www.100md.com
    本方辛温开泄,其性峻猛,实为发散风寒之第一方。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麻黄的主要药效成分是生物碱和挥发油,挥发油具有发汗作用,麻黄碱是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且在温热环境中可促进汗腺分泌。麻黄与桂枝配合,对汗腺有兴奋作用。

    现代临床主要运用本方治疗各类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亦用之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及皮肤病等。

    140例医案统计结果表明,有中医诊断者65例,涉及24个病种,主要为外感风寒引起的各种病证,如伤寒表实证、寒哮、寒闭失音、水肿、衄血、风寒咳嗽、癃闭、痛经、闭经、肩凝、伤寒脉闭、癫狂、鼻渊、大便难等。有西医诊断者22例,含14个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以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肺心病、急性肾炎、前列腺炎、荨麻疹、中耳炎、慢性肝炎、妊娠中毒症、产后高热不退、长期低热、三叉神经痛、阿米巴痢疾、复视、鱼鳞病等。其中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麻黄汤原方药物用量:麻黄最大用量30g,最小2.4g,常用量10~15g;桂枝最大用量25g,最小2.4g,常用量10~15g;杏仁最大用量20g,最小3g,常用量10~15g;甘草最大用量30g,最小1.5g,常用量5~15g。且其主药麻黄用量,每随季节及体质情况而多变化。(《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
, 百拇医药
    陈氏报道用拟麻黄汤(麻黄素30~45ml,复方阿斯匹林0.42g,复方甘草浸膏0.9g)治愈太阳伤寒证患者100例。患者服药后全身常有微汗,恶寒头痛等自觉症状改善最快,体温随之复常;也有不汗出而愈者。一般服药1~2次即愈,未发现明显副作用。认为复方阿斯匹林与麻黄素有协同作用,凡上感、急性支气管炎初期等,具有麻黄汤重适应证者,均可以之治疗<1>。而李氏则以本方广泛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报道治疗外感发热体温在38℃以上者167例,其中发热恶寒型84例,发热恶热型70例,发热不恶寒型13例。服药1~3次、当天痊愈者91例,服药4~6次痊愈者65例,无效者11例,总治愈率高达94%<2>。

    陈氏认为,急性荨麻疹早期,其属白色荨麻疹、具有恶风寒、无汗、尿少者,宜投本方治疗;而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者,则以轻微的表寒证,有鼻塞、流清涕、脉浮,作为本方的投药指征<3>。

    有研究者认为,本方常用药量为“三等一半”,即:麻黄、桂枝、杏仁三味等量,甘草一味半量、按照这一原则,再据年龄、体质、病情轻重而酌情处理<4>。<参考文献><1> 陈少义. 谈谈麻黄汤的运用. 新中医1977;(2):50<2> 李风林. 麻黄汤治疗小儿发热167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1985;(9):28<3> 陈宝田. 经方的临床运用. 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4> 陈华. 麻黄汤验案二则. 国医论坛1986;(2):24<原文>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释义> 以脉言证,表病宜汗可选麻黄汤。脉浮主表,表病宜汗。然发汗有温凉之别,风寒宜辛温,风热宜辛凉。今原文曰宜麻黄汤,显然证属太阳伤寒,此言脉而略证之笔法,不可不知。是以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身痛腰疼,诸般证象,理应皆见。故伤寒证之主脉为脉浮(紧),然并非但见脉浮,即汗以之麻黄汤。
, 百拇医药
    2. 麻黄汤的灵活运用<原文>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释义> 太阳伤寒脉浮数者可用麻黄汤。太阳伤寒典型脉象为脉浮而紧,是寒邪犯表之征。今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脉虽浮,不紧而反数,似乎脉证相悖。细究其理,此之脉数,并非热象,而是正邪相争、气血运行加速之反映,类于桂枝去芍药汤证之脉促。临床必无口渴苔黄心烦等症,治之仍宜辛温发汗,可选用麻黄汤。<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释义> 太阳阳明合病重在表者可用麻黄汤。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太阳伤寒之表证,与便秘不通等阳明里结同时并见,即此条所言之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是肺气闭阻之象;更言不可下,则阳明里结尚轻。提示此之二阳合病,以太阳伤寒为其病理重心,可选麻黄汤汗之,如此则表里得通,上下因和,里结自去。设表解里未和者,微和胃气,当可作为其后续之治法。<原文>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①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词解>

    ① 嗜卧:病邪初解,正气未复,病者精神疲惫而喜静卧休养。<释义> 表证多日后之三种转归及相应治法。太阳病迁延十日以上,病证可能发生相应变化。或表病传里,或日久邪微,种种不一,决于正邪之盛衰,医护之措施。此条所言,论及三种可能性:
, 百拇医药
    其一,脉象由浮而有力者转为浮而细软,提示病邪已去;病人安静喜卧,表明正气未复,是外邪已解、病证趋愈之兆。

    其二,恶寒发热等表象已解,而反见胸胁满痛之症,说明病邪由表入里,传至少阳,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

    其三,病程虽久,但脉浮不解,说明表证未去,头痛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诸症尚在,治之仍宜发汗,可选麻黄汤。<原文>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①,其人发烦目瞑②,剧者必衄③,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④故也。麻黄汤主之。(46)<原文>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47)<原文>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词解>

    ① 微除:略有减轻之意。

    ② 目瞑:闭目不喜见光。
, 百拇医药
    ③ 剧者必衄:此指病情严重者可发生鼻衄出血。

    ④ 阳气重:指阳气郁遏。尤在泾曰:“阳气,阳中之邪气也。”实为人身阳气因邪闭而郁滞,日久有化热为邪之势。<释义> 伤寒表实证红汗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所谓红汗,意指表证无汗而见鼻衄者。血汗同源,鼻衄在此类于汗出,故谓之红汗。上述3条,论述了伤寒表实证红汗形成机理及其相应证治。

    46条论太阳病八九日不解,仍见无汗身痛、恶寒发热、脉浮而紧之表实证象,当以麻黄汤发汗。然因邪闭日久,阳气郁滞较重,服药后病证虽略有减轻,但病人心烦而闭目不喜见光;甚者鼻腔出血,鼻衄为郁阳得展之征兆,阳郁得伸,外邪松解,病证自除。此为服发汗药后红汗得解之例。

    47条论太阳表实,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邪闭阳郁,郁阳不得汗解,破络而出,导致鼻衄。血出之后,郁阳伸展,营卫流通,外寒得解。此为不汗而自衄病愈之例。
, 百拇医药
    55条论太阳表实,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紧等,未发汗而见鼻衄自出。此郁阳虽破络而出,然其郁闭之势未得消解,外寒仍束于表,宜用麻黄汤因势利导,汗之则邪闭得解,鼻衄自止。此为表闭红汗不畅而需助以汗解之例。

    上述三条,有红汗而解者,有红汗而不解需助以汗解者。简言之,红汗而病解者,其血汩然而出,隐然成流,势虽猛而时短暂,且头痛发热诸症随血出而渐解。红汗而病不解者,其血点滴而下,出而不畅,势虽缓而为时久,且病证不因血出而减。若鼻衄而见舌绛质鲜、脉来疾数、心烦口渴者,此热邪深入营血,非表闭阳郁之征,麻黄剂断不可用,非犀角地黄之辈,势难挽救。慎之慎之!

    3. 麻黄汤禁忌<原文>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释义> 以咽喉干燥为例,示阴津不足者禁汗。发汗为祛邪之法,用之不当,必损阳耗阴。今咽喉干燥,是阴津不足,无以滋润。此际虽有表证宜汗,仍当禁用麻黄汤,以其发汗峻猛故也。而滋养之中,佐以辛散;或辛散之中,佐以滋养,是此表证而阴津不足者之权宜治法。<原文> 淋家①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84)<词解>
, http://www.100md.com
    ① 淋家:久患淋证之人,多见阴亏热蓄之病理体质。<释义> 以淋家为例示阴虚下焦蓄热者禁汗。阴亏或蓄热者,禁汗自不待言。惟其兼表者,则须审时度势而论。然不论清养佐以发散,或发散佐以清养,麻黄汤势不可与。以其峻烈之发散,加诸阴亏内热之体,必致变证丛生。伤及血络者则见便血,此仅其变之一例也。<原文> 疮家①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②。(85)<词解>

    ① 疮家:久患疮疡之人,多有气血不足之病理体质。

    ② :音厕。《正字通》:“五痉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 《玉函经》《脉经》注作“痉”。<释义> 以疮家为例示气血不足者禁汗。久患疮疡之人,气血亏耗,其身痛者,失却煦养故也,不可误作外感而予汗法;即使复感外邪,也不宜纯与汗剂,更勿言与麻黄峻方矣。设若孟浪投之,气血更伤,经脉失养,必致虚风内动,发为痉挛抽搐诸症。<原文>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①,直视不能<旬>②,不得眠。(86)<词解>
, http://www.100md.com
    ① 额上陷脉急紧:额侧凹陷处(相当于太阳穴)动脉拘急。

    ② <旬>:音舜。眼珠转动。<释义> 以衄家为例示阴血亏虚者禁汗。经常鼻衄之人,阴血常显不足。虽感受外邪,亦勿轻言汗之。若误投麻桂之品,必然更耗阴血,血不养筋则额部两侧动脉拘紧;血不濡目则眼珠运转不灵;血不养心则神明失守而不眠。诸般证象,皆是误汗伤耗阴血之结局。是以阴血不足者,禁用汗法。<原文> 亡血家①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②而振③。(87)<词解>

    ① 亡血家:常患血证之人,每多气血双亏之病理体质。

    ② 寒<栗>:寒战之象。

    ③ 振:振颤动摇之象。<释义> 以亡血家为例示血虚气弱者禁汗。经常患出血证之人,阴血早虚,气已渐耗。气血既已不足,每易感受外邪。然此虚人外感,不可径与汗法,当予补养之中,略佐辛散。补养扶正以托邪,微予辛散以透邪,如此则内外兼顾,补散收功。若不明此理,率直行事,则汗之更损气血,气虚失煦则寒战,血虚失濡则振颤。<原文>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①,小便已阴疼②,与禹余粮丸。(88)<词解>
, 百拇医药
    ① 恍惚心乱:神情恍惚,不能自主。

    ② 阴疼:尿道涩痛。<释义> 以汗家为例示阳气虚弱者禁汗。平素多汗之人。多属阳气虚弱之体质。阳虚失于固摄,故而营阴外泄为汗;且其腠理疏松,每易遭受外邪侵袭,而多外感之证。然治之勿纯以发汗为法,宜以补散同施为治。若误用峻汗之品,大汗不惟更损已虚之阳,且阴津随之而耗,而成阴阳两虚之变证。阳虚则心神失主而恍惚心乱,阴虚则尿道失濡而便后阴疼。

    仲景主以禹余粮丸,其方已佚,而据其主药禹余粮推测,则敛阴止汗、重镇固摄之意,跃然于目。<原文>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①。(89)<词解>

    ① <蛔>:蛔之古字。<释义> 阳虚有寒者禁用汗法。平素阳气虚弱之人,虽患太阳表证,不可径用汗法,惟宜温阳发散为治。若纯用汗剂,更损其阳,致胃寒气逆者,必见呕逆。若内有蛔虫者,蛔因寒动,随呕而出,则可见吐蛔之症。<原文>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50)<释义> 营弱血少者禁用汗法。身痛而脉浮紧,原是伤寒之征,宜用麻黄汗之。若其脉来尺中迟而无力,显然营血虚少,虽有表证,不可妄汗,汗之则变证蜂起,难以逆料。如此可据张潞玉之言,频以小建中汤和之,俟气血得复,则其邪自解;若尺脉已转有力之象,邪虽未解,乃可与麻黄一汗解之。<原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释义> 表证误下致虚,治宜补虚,禁用汗法。脉现浮数,其病属表,汗之自愈。若误与下法,徒伤正气。尺脉转微,而见身重心悸诸症,此皆正气已伤之征。无论其表邪是否已解,皆不可妄汗之,治之惟宜补虚扶正。气血充沛,营卫畅运之际,即其阴阳调和、快然汗解之时。
, http://www.100md.com
    4. 太阳伤寒兼证

    (1)伤寒兼经输不利证<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释义> 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证治。风寒束表,营卫失调,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紧。邪阻太阳经输,经气不利,头痛项强,本是太阳表证之常见症象。今项强及背,表明邪阻较重,经气郁滞更甚,且病变部位扩大,此时若仅以麻黄汤发散风寒,取效必不尽如人意。若在发汗解表之基础上,辅以升津舒经之法,方为两全之策。

    葛根汤,方以桂枝汤加麻黄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以治其本;更以葛根辛散祛邪,升津以舒缓拘挛之经脉,通调郁滞之经气。其用桂枝汤加麻黄以代麻黄汤发汗解表者,为顾护阴津之意。<临床运用>
, 百拇医药
    葛根汤由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成。其方在发散风寒基础上,兼有调和气血、解痉缓急、升清止利之功。古代医家常用以治疗刚痉、痘疮或麻疹初起等证属风寒者。现代临床每多用于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病症的治疗,同时亦可用于其他系统病症的治疗。

    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葛根汤有显著的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等作用,且能对抗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对本方之药物配伍进行研究,发现葛根汤去桂枝、生姜,能缓解体表项背和内脏平滑肌的紧张和痉挛,起镇静镇痛作用;去甘草、大枣,可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增强利尿功能,刺激汗腺分泌,以加速体温发散而解热;麻黄、桂枝相伍,对流感病毒起抑制任用;芍药、桂枝、生姜相配,对痢疾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属等有抗菌任用;葛根、白芍、桂枝相配,对脑动脉、冠状动脉、外周动脉有扩张作用,同时有缓和的降压作用。以上结果,从不同角度证实,本方发散风寒、调理气血、解痉缓急的功效,确有一定的客观基础。

    呼吸系统:以发热恶寒、头痛颈强、脉浮为临床应用要点。临床上诸多呼吸系统病症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等,如符合上述表寒病机者,均可酌情选用本方治疗。然此类病症运用本方,目前大样本观察结果的报道较为少见。陈氏等曾以本方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发热110例,服1剂体温降至正常者66例,服2剂降至正常者43例,服3剂降至正常者1例<1>。袁氏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副鼻窦炎48例,实际统计43例,临床治愈27例,好转13例,无效3例<2>。
, 百拇医药
    神经运动系统:不可否认,本方实具通经活络、调理气血的功效,而以此为据,现代临床将之广泛用治各类神经运动系统功能障碍的病症,而此类病症以经络郁滞且病性属寒者为其辨证要点。据报道所及,本方常用于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各类神经性疼痛、各类病症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等。

    有报道用本方为主治疗13例阴寒型流行性脑膜炎,每日二剂(昏迷、口噤者鼻饲),一般在服药10小时后昏迷者转为烦燥,由烦燥而转清醒,面色苍白转红润,此时阴证转阳,营卫得和。再据病情,随机应变,灵活施用。13例全部治愈,时间最快者40小时,最慢11天,平均5天,无后遗症<3>。

    肩凝证,多发于中老年期,其病机不离气血失调、经脉不和,而其病因每与寒湿凝滞经络密切相关。王氏报道以本方合薏仁术附汤治疗50例本证患者,结果治愈33例,好转17例<4>。

    对于软组织损伤,调理气血是其基本治法之一。有报道用葛根汤原方治疗多种软组织损伤如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腰肌劳损等病症32例,痊愈19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88%<5>。而郑氏为加强活血通络之效,对急性腰扭伤采用本方合活络效灵丹治疗,结果痊愈54例,显效16例,好转4例,无效2例<6>。
, 百拇医药
    以本方治疗面神经瘫痪34例,随证加减,结果痊愈27例,显效7例<7>。以本方合养心汤治疗42例纤维肌痛症患者,并设对照组31例,口服阿米替林。结果中药组显效2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而对照组分别为5例、12例和14例;复发率中药组为20%,对照组为76.5%。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8>。

    日本学者对紧张性头痛患者用葛根汤提取剂治疗,观察患者自觉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紧张性头痛显著改善、改善及轻度改善者合计强于80%,而且肌紧张程度越强效果越显著,但自觉症状的改善与体征的改善不完全一致<9>。

    以本方为基础,治疗颈椎病36例,结果临床痊愈20例,显效7例,好转5例,未愈4例<10>。以原方随证作剂量调整,治疗梨状肌综合症25例,结果痊愈24例,好转1例<11>。随证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22例, 痊愈19例, 好转3例<12>。而以之化裁治疗缺血性脑梗塞58例, 有效率达98.28%<13>。
, 百拇医药
    消化系统:根据原著所论,本方可治太阳阳明合病之下利证,故而现代临床常在辨证基础上以之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病症,如痢疾、肠炎、胃肠型感冒等。其审证要点在于中焦升降失常而致清气下陷,同时伴见明显表寒征象。

    陈氏认为,本方近代多用于胃肠型感冒,以太阳伤寒证之下利(腹泻)或呕吐作为用药指征。其胃肠型感冒主要继发于流感,其次继发于麻疹,很少继发于普通感冒。葛根汤对此实为特效。……治疗15例胃肠型感冒,全部继发于流感,其证的特点完全符合《伤寒论》第32条和33条,用葛根汤治疗,治愈14例,有效1例<14>。

    李氏报道以本方为基础, 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3例。呕吐者加半夏,腹胀者加厚朴, 咳嗽者加陈皮, 表热者加薄荷, 里热甚者加黄连。结果痊愈22例, 显效5例, 好转4例, 无效2例<15>。

    另外,本方亦常用治五官科病症如牙痛、麦粒肿、眼睑脓肿、重听、口鼻燥热、失音等。马氏报道用葛根汤加味治疗急性多发性睑腺疾患(麦粒肿、眼睑脓肿)25例,服药7天消退者24例,好转1例。一般3~5剂愈,最多10剂<16>。
, 百拇医药
    他如皮肤科、妇产科等方面,亦有报道用本方治疗而获良效者,多为个案。

    统计163例古今医案,有中医诊断者60例,涉及39个病名,主要有感冒、头痛、痉证、下痢、泄泻、痿症、鼻渊等;有现代医学诊断者65例,包括48个病种,主要有颈椎病、破伤风、流感、脑炎后遗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鼻炎等病。此外日本医案61例,主要用治外伤及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颈、四肢肌肉筋腱的痉挛、疼痛、功能障碍等疾病、鼻炎、鼻窦炎等。(《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参考文献><1> 陈菊仙,等·云南中医杂志 1987;(2):35<2> 袁今奇.新疆中医药 1982;(1):28<3> 许良培.江苏中医 1974;(11):17<4> 王海波·葛根加薏仁术附汤治疗肩凝证50例·河北中医 1987;(4):16<5> 雷陵·葛根汤治疗软组织损伤32例·国医论坛 1990;(5):13<6> 郑跃进·葛根汤合活络效灵丹治疗腰扭伤·中国骨伤 1992;(4):33<7> 麻福昌·葛根汤治疗面瘫34例·国医论坛 1993;(1):16<8> 蔡铁勇·养心汤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纤维肌痛4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4):247<9> 桥本泽一,等·葛根汤对紧张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1994;(5):263<10> 邓素玲·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36例·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6;(2):31<11> 郑跃进·四川中医 1988;(9): 38<12> 卢自昌·广西中医药 1991;(2): 57<13> 王平, 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3;(9): 390<14> 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5:14<15> 李水文·福建中医药 1988;(2): 15<16> 马山.加味葛根汤治疗急性多发性睑腺疾患25例.新中医 1986;(7):30

    (2)伤寒兼阳明下利证<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释义> 太阳伤寒兼阳明下利证治。所谓太阳与阳明合病,意指太阳表证与阳明里证同时并见。据方测证,此之太阳,为伤寒表实证,临床证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无汗脉浮紧;而里之阳明,则仅见下利清稀,间或伴有肠鸣腹胀。究其机理,乃风寒束表,内迫阳明,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非邪气内传胃肠蓄热所致,是以证无口渴心烦脉数舌红?,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