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81988
科学家:对“姓”下药效更佳
http://www.100md.com 2000年7月10日 香港文汇报
     上海消息:也许将来有一天,人们到医院看病买药,除了说明自己患了什么病,要什么药,还必须说明姓什么,然後将得到一瓶贴有姓氏标签的药。

    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解码生命》一书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著名神经精神遗传病基因研究专家贺林教授提出:药物也有“百家姓”。

    贺林教授在书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患了同一种病的不同患者,吃了同一种药,疗效却往往因人而异,并不相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药效的不同是因为患者个体间的基因差异造成的。而大量的事实也证明,疾病的易感性有著明显的家族倾向。

    中国的姓氏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保留著相对稳定性和隔离性,与人类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十分类似。因此,如果是由同一个「根」下所产生的同一姓氏的人群,更有可能携带的遗传信息相似,而同一姓氏家族中的同一类疾病,也有理由被认为是由一段一样的DNA序列所引起的。

    贺林教授大胆设想,如果能将某一姓氏家族成员的遗传样品集中起来分析研究,对发现某类特定遗传性疾病的易感基因定会有很大帮助,从而可以专门针对某一个姓氏或家族开发安全、高效的药物。

    随著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医药设计正在酝酿著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将从目前药物生产主要依据患病人群共性的设计思路,走向今後根据不同人群、甚至不同家族或个体的遗传特徵来设计的新路,即医药个体化或医药家族化。

    这一发展趋势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药物基因组学,并引起了世界各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欧洲、美国等相应的管理机构已纷纷颁发文件,国际著名制药公司也竞相投入巨资,制定发展计划。

    业内专家认为,贺林教授提出的这一按姓氏归类法,可为中国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大大简化研究难度,推动中国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

    目前,贺林教授人生领导的中科院上海生理所“人类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精神遗传病基因”研究室已经开始了按姓氏收集遗传样品的工作,并在中国贵州、湖南与外界隔绝的偏远深山区发现了两个少数民族短指大家族系,从而成功地对困扰国际科学界近百年的一种典型遗传病—A—1型短指基因进行了定位,为最终治疗这种家族性遗传疾病奠定基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