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22687
对脾约证的新认识/中医基础理论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55期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设麻子仁丸主治脾约证,如何认识脾约证,其证为何会出现大便硬、小便数?笔者为此查阅了研究仲景方面的有关著作,发现诸多研究者对此未做出较完善的解答,试将拙识略述于此,以飨同道。

    认识脾约证,必须从脾的生理功能入手,方可认清脾约证的病理演变特征。脾在运化水津方面,一是上输而走水道,《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点明水津运行由胃经脾到肺而下行于膀胱的整个代谢过程,亦即水津下行而为尿的基本生成过程。二是脾运化水津下行而滋润肠道,《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即脾为胃家行其津液。胃家,如《灵枢·本输》所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水津运行于肠道,则使大便正常有序而不溏不硬。总之,脾运化水津归肺下输膀胱是水津运行的主导方面,脾运化水津走于肠道是水津运行的辅助方面。

    辨识脾约证,必须认清脾约证的病因是以邪热为主导方面,其病机是脾的运化水津功能为邪热所约束,脾不得为胃家行其津液,津液不得下行肠道,肠道得不到津液濡润而失于传导,则糟粕停留肠中难以排出而出现大便硬。此时脾不能运化水津下行走于肠道而偏走于水道,即水液运行多由胃经脾归肺而下行于膀胱,故使小便数。一些医家认为脾约证是脾津亏少所致,假如是体内水津亏少,其小便则不当数而当少,以此可见张仲景论脾约证有其特定含义及有其一定针对性。

    张仲景以麻子仁丸治疗脾约证,方中以麻子仁运脾滋脾,以助脾气运化水津;大黄主泻热,使热不得约束脾为胃家行其津液;杏仁泻肺,使肺协调脾气,助脾运化水津而不偏走水道;芍药泻肝柔肝,使肝气疏达,脾运正常;枳实清脾热而理脾气,使气机得以通畅;厚朴一则增强枳实理气下行,一则制约大黄、枳实寒性太过,使其不伤脾气,如此脾气既不为热约,又不为寒凝。方中诸药相伍,共奏其效,使脾为胃家行其津液,大小便得以恢复正常。

    在临床中,曾诊一女性患者,主诉月经量少,2~3个月或4~5个月经行一次,经行无定期,且手足心热、心烦症状明显,曾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余诊其脉浮而涩,问诊知其大便硬而难下,约十余日一行,小便量多,由以上症状辨为脾约证,方以麻子仁丸组方加味:麻子仁12克,白芍6克,枳实6克,大黄12克,厚朴8克,杏仁6克,桃仁10克,丹皮12克。每日1剂,水煎煮

    30分钟左右,分早中晚3次服用,连服20余剂后,恰逢月经来潮,经量较以前明显增多,又续服10剂停药。此后病人月经40天一行,经量正常,手足心热、心烦消除,大便2日一行,小便正常。此病人他医多从妇科月经量少诊治,治疗多用清热凉血、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等方法,而忽视大便硬、小便数,故收效不佳。审度月经量少,乃因小便量多所致,证属实热而非虚热、血虚、血瘀,故从脾约证治之而收全效。, http://www.100md.com(王 付)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综合症 > 脾-肝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