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丛书、全书类 > 景岳全书
编号:215516
景岳全书-卷之十一从集杂证谟
http://www.100md.com theQi

非风


论正名共二条

非风一证, 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 此证多自卒倒, 卒倒多由昏愦, 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而古今相传, 咸以中风名之, 其误甚矣。 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 而拟名类风, 又欲拟名属风。 然类风, 属风, 仍与风字相近,恐后人不解, 仍尔模糊, 故单用河间, 东垣之意, 竟以非风名之, 庶乎使人易晓,而知其本非风证矣。

凡诊诸病, 必先宜正名。 观<内经>诸篇所言风证,各有浅深, 脏腑, 虚实, 寒热之不同。前义已详,本皆历历可考也。 若今人之所谓中风者, 则以<内经>之厥逆, 悉指为风矣。 延误至今,莫有辨者。 虽丹溪云: 今世所谓风病, 大率与痿证混同论治。 此说固亦有之, 然何不云误以厥逆为风也? 惟近代徐东皋有云: 痉厥类风, 凡尸厥, 痰厥, 气厥,血厥, 酒厥等证, 皆与中风相类。 此言若乎近之, 而殊亦未善也。 使果风厥相类, 则凡临是证者, 曰风可也, 曰厥亦可也, 疑似未决, 将从风乎? 将从厥乎? 不知经所言者, 风自风, 厥自厥也。风之与厥, 一表证也, 一里证也,岂得谓之相类耶? 奈何后人不能详察经义, 而悉以厥证为风。既名为风, 安得不从风治? 既从风治,安得不用散风之药? 以风药而散厥证, 所散者非元气乎? 因致真阴愈伤, 真气愈失,是速其死矣。 若知为厥, 则原非外感, 自与风字无涉。 此名之不可不正,证之不可不辨也, 但名得其正, 又何至有误治之患? 诸厥证, 义详后厥逆本门,当与此门通阅。


论有邪无邪

凡非风等证, 在古人诸书, 皆云气体虚弱, 荣卫失调, 则真气耗散, 腠理不密,故邪气乘虚而入。 此言感邪之由, 岂不为善? 然有邪无邪, 则何可不辨? 夫有邪者,即伤寒, 疟痹之属; 无邪者, 即非风, 衰败之属。 有邪者, 必或为寒热走注,或为肿痛偏枯, 而神志依然无恙也; 无邪者, 本无痛苦寒热, 而肢节忽废,精神言语倏尔变常也。 有邪者, 病由乎经, 即风寒湿三气之外侵也; 无邪者,病出乎脏, 而精虚则气去, 所以为眩晕卒倒; 气去则神去, 所以为昏愦无知也。 有邪者, 邪必乘虚而入, 故当先扶正气, 但通经逐邪之品, 不得不用以为佐; 无邪者, 救本不暇, 尚可再为杂用, 以伤及正气乎?


论肝邪

凡五脏皆能致病, 而风厥等证, 何以独重肝邪, 且其急暴之若此也? 盖人之所赖以生者, 惟在胃气, 以胃为水谷之本也。 故经云: 人无胃气曰死,脉无胃气亦死。 夫肝邪者, 即胃气之贼也, 一胜一负, 不相并立。 凡此非风等证,其病为强直掉眩之类, 皆肝邪风木之化也。 其为四肢不用, 痰涎壅盛者,皆胃败脾虚之候也。 然虽曰东方之实, 又岂果肝气之有余耶? 正以五阳俱败,肝失所养, 则肝从邪化, 是曰肝邪。 故在<阴阳类论>, 以肝脏为最下者,正谓其木能犯土, 肝能犯胃也。 然肝邪之见, 本由脾肾之虚。 使脾胃不虚,则肝木虽强, 必无乘脾之患; 使肾水不虚, 则肝木得养, 又何有强直之虞? 所谓胃气者, 即二十五阳也, 非独指阳明为言也; 所谓肾水者, 即五脏六腑之精也,非独指少阴为言也。 然则真阳败者, 真脏见; 真阴败者, 亦真脏见。 凡脉证之见真脏者, 俱为危败之兆。 所谓真脏者, 即肝邪也, 即无胃气也。 此即非风, 类风之病之大本也。


论气虚

凡非风卒倒等证, 无非气脱而然。 何也? 盖人之生死, 全由乎气,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凡病此者, 多以素不能慎, 或七情内伤, 或酒色过度, 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 再或内外劳伤, 复有所触, 以损一时之元气, 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 则积损为颓, 此发病之因也。 盖其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 以致阴阳相失, 精气不交, 所以忽尔昏愦, 卒然仆倒,此非阳气暴脱之候乎? 故其为病而忽为汗出者, 营卫之气脱也; 或为遗尿者,命门之气脱也; 或口开不合者, 阳明经气之脱也; 或口角流涎者, 太阴脏气之脱也; 或四肢瘫软者, 肝脾之气败也; 或昏倦无知, 语言不出者, 神败于心, 精败于肾也。 凡此皆冲任气脱, 形神俱败而然。 故必于中年之后, 乃有此证。 何今人见此,无不指为风痰, 而治从消散? 不知风中于外, 痰郁于中, 皆实邪也。 而实邪为病,何遽令人暴绝若此? 且既绝如此, 尚堪几多消散? 而人不能悟, 良可哀也。 观东垣云, 气衰者多有此疾。 诚知要之言也。 奈后人不明其说, 但以东垣为主气,又岂知气之为义乎? 故凡治卒倒昏沉等证, 若无痰气阻塞,必须以大剂参附峻补元气, 以先其急; 随用地黄, 当归, 甘杞之类填补真阴,以培其本。 盖精即气之根, 气生于下, 即向生之气也。 经曰: 精化为气。 即此之谓。 舍是之外, 他无实济之术矣。 虽然, 夫以养生失道, 而病令至此, 败坏可知,犹望复全, 诚非易也。 第治得其法, 犹可望其来复。 若误治之, 则何堪再误哉。


论痰之本

凡非风之多痰者, 悉由中虚而然。 夫痰即水也, 其本在肾, 其标在脾。 在肾者,以水不归原, 水泛为痰也; 在脾者, 以食饮不化, 土不制水也。 不观之强壮之人,任其多饮多食, 则随食随化, 未见其为痰也; 惟是不能食者, 反能生痰。 此以脾虚不能化食, 而食即为痰也。 故凡病虚劳者, 其痰必多; 而病至垂危,其痰益甚。 正以脾气愈虚, 则全不能化, 而水液尽为痰也。 然则痰之与病,病由痰乎? 痰由病乎? 岂非痰必由于虚乎? 可见天下之实痰无几,而痰之宜伐者亦无几。 故治痰者, 必当温脾强肾, 以治痰之本, 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 治痰诸法见后, 及详痰饮本门。


论经络痰邪

余尝闻之俗传云: 痰在周身, 为病莫测。 凡瘫痪, 瘈瘲, 半身不遂等证,皆伏痰留滞而然。 若此, 痰饮岂非邪类? 不去痰邪, 病何由愈? 余曰: 汝知痰之所自乎? 凡经络之痰, 盖即津血之所化也。 使果营卫和调, 则津自津,血自血, 何痰之有? 惟是元阳亏损, 神机耗败, 则水中无气, 而精凝血败,皆化为痰耳。 此果痰也, 果精血也, 岂以精血之外而别有所谓痰者耶? 若谓痰在经络, 非攻不去, 则必并精血而尽去之, 庶乎可也。 否则, 安有独攻其痰,而津血自可无动乎? 津血复伤, 元气愈竭, 随去随化, 痰必愈甚。 此所以治痰者不能尽, 而所尽者惟元气也。 矧复有本无痰气, 而妄指为痰,以误攻之者, 又何其昧之甚也! 故凡用治痰之药, 如滚痰丸, 清气化痰丸,搜风顺气丸之类, 必其元气无伤, 偶有壅滞, 而或见微痰之不清者, 乃可暂用分消,岂云无效? 若病及元气, 而但知治标, 则未有不日用而日败者矣。


论治痰共四条

治痰之法, 凡非风初病,而痰气不甚者, 必不可猜其为痰, 而妄用痰药, 此大戒也。若果痰涎壅盛, 填塞胸膈, 汤液俱不能入,则不得不先开其痰, 以通药食之道。而开痰之法, 惟吐为捷, 如古方之独圣散,茶调散, 稀涎散之属, 皆吐痰之剂也。但恐元气大虚, 不能当此峻利之物, 或但用新方之吐法为妥,或用牛黄丸, 抱龙丸之类, 但使咽喉气通, 能进汤饮即止, 不可尽攻其痰,致令危困, 则最所当慎。以故治痰之法, 又必察其可攻与否, 然后用之, 斯无误也。若其眼直咬牙, 肢体拘急,面赤强劲有力者, 虽见昏沉, 亦为可治。 先用粗箸之类,挖开其口, 随以坚实笔干□住牙关, 乃用淡淡姜盐汤徐徐灌之。然后以中食二指, 深入喉中, 徐引其吐。若指不能入,则以鹅翎蘸汤代指探吐亦可。如是数次, 得吐气通, 必渐苏矣。然后酌宜可以进药, 此治实痰壅滞之法也。

若死证已具, 而痰声漉漉于喉间者, 吐亦无益, 不必吐也。若痰气盛极,而不能吐者, 亦不治之证也。 又凡形气大虚者, 忌用吐法, 是皆不可攻者也。

凡形证已定, 而痰气不甚, 则万勿治痰, 但当调理气血,自可渐愈。如果痰涎未清, 则治痰之法, 当分虚实。 若气不甚虚, 而或寒或湿生痰者,宜六安煎, 二陈汤主之; 因火为痰者, 宜清膈饮, 及竹沥, 童便; 火甚者,抽薪饮主之; 脾虚兼呕而多痰者, 六君子汤, 或五味异功散; 阴气不足,多痰兼燥而欬者, 金水六君煎; 阴虚水泛为痰者, 六味丸, 八味丸酌而用之,或为汤亦妙; 脾肾虚寒不能运化而为痰者, 不必兼治痰气, 只宜温补根本。 若中气虚者, 理中汤, 或温胃饮; 阴不足者, 理阴煎之类最佳。

薛立斋曰: 若脾气亏损, 痰客中焦, 闭塞清道, 以致四肢百骸发为诸病者,理宜壮脾气为主, 兼佐以治痰, 则中气健而痰涎自化, 非补中益气,参术二陈之类不能治, 最忌行气化痰及倒仓之法。


论寒热证共二条
  1. 凡非风口眼歪斜, 有寒热之辨。 在经曰: 足阳明之筋, 引缺盆及颊, 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 热则筋纵,目不开。 颊筋有寒, 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 缓不胜收, 故僻。 此经以病之寒热, 言筋之缓急也。 然而血气无亏, 则虽热未必缓, 虽寒未必急,亦总由血气之衰可知也。 尝见有引<内经>之意而曰: 偏于左者, 以左寒而右热; 偏于右者, 以右寒而左热, 诚谬言也。 不知偏左者, 其急在左而右本无恙也,偏右者亦然。 故无论左右, 凡其拘急之处, 即血气所亏之处也。 以药治者, 左右皆宜从补; 以艾治者, 当随其急处而灸之。 盖经脉既虚, 须借艾火之温,以行其气, 气行则血行, 故筋可舒, 而歪可正也。 凡诸灸法, 有言左灸右, 右灸左者, 此亦<内经.缪刺论>之法, 从之亦无不可。 至若经言寒热,则凡如唇缓流涎, 声重语迟含糊者, 是皆纵缓之类。 纵缓者, 多由乎热, 而间亦有寒者, 气虚故也。 歪斜牵引, 抽搐反张者, 皆拘急之类。 拘急者,多由乎寒, 而间亦有热者, 血虚故也。 盖经所言者, 言理之常; 余所言者, 言病之变, 亦无非理也。 使读经不明理, 必反害经意矣。 故临此证者,不可不加之详审。
  2. 非风瘈瘲等证, 亦有寒热之辨。 观之经曰: 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 此固其常也。 然寒热皆能拘急, 亦能弛纵, 此又不可不知。 如寒而拘急者, 以寒盛则血凝, 血凝则滞涩, 滞涩则拘急, 此寒伤其营也; 热而拘急者, 以火盛则血燥, 血燥则筋枯, 筋枯则拘急, 此热伤其营也。 又若寒而弛纵者, 以寒盛则气虚, 气虚则不摄, 不摄则弛纵, 此寒伤其卫也; 热而弛纵者, 以热盛则筋软, 筋软则不收, 不收则弛纵, 此热伤其卫也。 以此辨之, 岂不明析? 且或寒或热, 必有脉证可据, 但宜因证而治之。 若病无寒热, 则当专治血气无疑矣。

论治血气共二条
  1. 凡非风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及四肢无力, 掉摇拘挛之属, 皆筋骨之病也。 夫肝主筋, 肾主骨; 肝藏血, 肾藏精。 精血亏损, 不能滋养百骸, 故筋有缓急之病,骨有痿弱之病, 总由精血败伤而然。 即如树木之衰, 一枝津液不到, 即一枝枯槁。 人之偏癈, 亦犹是也。 经曰: 足得血而能步, 掌得血而能握。 今其偏癈如此,岂非血气衰败之故乎? 临川陈先生曰: 医风先医血, 血行风自灭。 盖谓肝邪之见,本由肝血之虚; 肝血虚则燥气乘之而木从金化, 风必随之。 故治此者,只当养血以除燥, 则真阴复而假风自散矣。 若用风药, 则风能胜湿, 血必愈燥,大非宜也。
  2. 偏枯拘急痿弱之类, 本由阴虚, 言之详矣。 然血气本不相离, 故阴中有气, 阴中亦有血。 何以辨之? 夫血非气不行, 气非血不化, 凡血中无气, 则病为纵缓废弛; 气中无血, 则病为抽掣拘挛。 何也? 盖气主动, 无气则不能动, 不能动则不能举矣; 血主静,无血则不能静, 不能静则不能舒矣。 故筋缓者, 当责其无气; 筋急者, 当责其无血。 无血者, 宜三阴煎, 或大营煎, 小营煎之类主之; 无气者,宜五福饮。 四君子汤, 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 其与痿证之不动, 痛风之不静者, 义稍不同, 详列本门。

非风诸证治法共十二条
  1. 凡非风证, 未有不因表里俱虚而病者也。 外病者, 病在经; 内病者, 病在脏。 治此之法,只当以培补元气为主。 若无兼证, 亦不宜攻补兼施, 徙致无益。盖其形体之坏, 神志之乱, 皆根本伤败之病, 何邪之有? 能复其元, 则庶乎可望其愈。
  2. 初病卒倒, 危急不醒, 但察其有无死证。 如无死证, 而形气不脱, 又无痰气, 但扶定掐其人中, 自当渐醒; 或以白汤, 姜汤, 徐徐灌之亦可。 待其苏醒, 然后察证治之。 若无痰无气, 而息微色白, 脉弱暴脱者, 急以独参汤或淡姜汤灌之俱可。 若其有痰甚者,以前治痰法吐之。 其痰不甚, 或以白汤调抱龙丸一丸, 以暂开其痰。 无痰声者, 不可用。 若因气厥昏沉, 而气壅喘满, 气闭不醒者,则用淡姜汤调苏合丸一丸, 以暂开其气。 若气不壅满者, 不可用。 其有久之不醒, 或牙关不能开者, 则以半夏或牙皂, 细辛之类为末少许, 吹入鼻中。 有嚏者可治, 无嚏者不可治。 或以皂荚为末, 捻纸烧烟, 冲入鼻中亦可。
  3. 人于中年之后, 多有此证, 其衰可知。 经云, 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正以阴虚为言也。 夫人生于阳而根于阴,根本衰则人必病, 根本败则人必危矣。 所谓根本者, 即真阴也。 人知阴虚惟一, 而不知阴虚有二: 如阴中之水虚, 则多热多燥, 而病在精血; 阴中之火虚,则多寒多滞, 而病在神气。 若水火俱伤, 则形神俱毙, 难为力矣。 火虚者, 宜大补元煎, 右归饮, 右归丸, 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庶可以益火之源; 水虚者, 宜左归饮, 左归丸, 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庶可以壮水主。 若气血俱虚, 速宜以大补元煎之类, 悉力挽回, 庶可疗也。 凡多热多火者, 忌辛温,及参, 术, 姜, 桂之类, 皆不宜轻用; 多寒多湿者, 忌清凉, 如生地, 芍药, 麦冬, 石斛之类, 皆非所宜。 若气虚卒倒, 别无痰火气实等证,而或者妄言中风, 遽用牛黄丸, 苏合丸之类再散其气, 则不可救矣。
  4. 非风有火盛而病者, 即阳证也。 火甚者, 宜专治其火, 以徙薪饮, 抽薪饮, 白虎汤之类, 酌而用之。 火微者, 宜兼补其阴, 以一阴煎, 二阴煎, 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 凡治火之法, 但使火去六七, 即当调治其本。 然阳胜者阴必病, 故治热必从血分。 甚者用苦寒, 微者用甘凉, 欲其从乎阴也。
  5. 非风有寒盛而病者, 即阴证也。专宜益火。寒微者, 宜温胃饮, 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寒甚者, 宜右归饮,回阳饮, 理中汤, 四逆汤之类主之。然寒胜者阳必病, 故治寒之法, 必从气分, 而从乎阳也。 如阳脱寒甚者, 仍宜灸关元, 气海, 神阙, 以回其阳气。
  6. 非风眩运, 掉摇,惑乱者, 总由气虚于上而然。经曰: 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苦眩。 又曰: 上虚则眩。此明训也。凡微觉此证, 即当以五福饮之类, 培其中气。 虚甚者, 即宜用大补元煎, 或十全大补汤之类治之。否则卒倒之渐所由至也。丹溪曰: 无痰不作运。 岂眩运者, 必皆痰证耶? 此言最为不妥。别有详义, 见眩运门。
  7. 非风麻木不仁等证, 因其血气不至, 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 则偏枯痿废, 渐至日增。 此魄虚之候也。经曰: 痱之为病, 身无痛者, 四肢不收, 智乱不甚, 其言微, 知可治; 甚则不能言, 不可治也。此即其类,而但有微甚之辨耳。又经曰: 营气虚则不仁, 卫气虚则不用, 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肉如故也, 人身与志不相有, 曰死。亦此类也。故凡遇此证, 只宜培养血气, 勿得误认为痰。
  8. 夏月卒倒, 忽患非风抽搐等证, 此火克金, 热伤气而然, 即今人之所谓暑风也。 气虚者, 宜用参耆, 或十味白薷饮亦可。若水不制火,而多烦渴者, 宜生脉散, 或人参竹叶石膏汤。 若火独盛者, 宜瓜水绿豆饮, 或用芩连之属, 暂解其热。若单由伤气而无火者, 宜独参汤, 或四君子汤。 若伏阴在内,而阳虚气脱者, 必用附子理中汤, 或六味回阳饮之类, 放胆用之, 勿谓夏月忌温热。 此不达之言也。
  9. 肥人多有非风之证, 以肥人多气虚也。何以肥人反多气虚? 盖人之形体, 骨为君也, 肉为臣也。肥人者,柔胜于刚, 阴胜于阳者也。且肉以血成, 总皆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之证。 然肥人多湿多滞, 故气道多有不利。若果痰气壅滞, 则不得不先为清利, 宜于前治痰之法, 随宜暂用。 若无痰而气脱卒倒者,必宜四君, 六君, 或十全大补汤, 大补元煎之类主之。
  10. 非风烦热自汗, 小水不利者, 不可以药利之。 盖津液外泄, 小水必少, 若再用渗利, 则阴水愈竭, 无以制火, 而躁烦益甚。 但使热退汗止, 则小水自利也。 况自汗者, 多属阳明之证, 亦忌利小便, 宜生脉散, 一阴煎之类主之。火甚者, 宜加减一阴煎。
  11. 非风遗尿者, 由肾气之虚脱也, 最为危证。宜参, 耆, 归, 术之类补之是矣。然必命门火衰, 所以不能收摄, 其有甚者, 非加桂, 附,终无济也。
  12. 尸厥, 酒厥, 痰厥, 气厥, 血厥之属, 今人皆谓之中风, 而不知总属非风也, 俱详后厥逆本门。

论用药佐使

凡非风而有兼证者, 则通经佐使之法, 本不可废。盖其脉络不通, 皆由血气。血气兼证,各有所因。 如因于风者, 必闭郁; 因于寒者, 必凝涩; 因于热者, 必干涸; 因于湿者, 必壅滞; 因于虚者, 必不运行。 诸如此者, 皆能阻塞经络。 此佐使之法, 所以亦有不同也。

凡风闭者, 宜散而通之, 如麻黄, 桂枝, 柴胡, 羌活, 细辛, 白芷之属是也。
寒凝者, 宜热而通之, 如□, 椒, 桂, 附, 干姜之属是也。
热燥者, 宜凉而通之, 如芩, 连, 栀, 柏, 石膏, 知母之属是也。
湿滞者, 宜温利而通之, 如苍术, 厚朴, 茵陈, 萆薢,五苓之属是也。
血滞者, 宜活而通之, 如芎, 归, 牛膝, 红花, 桃仁, 大黄, 芒硝之属是也。
气滞者, 宜行而通之, 如木香, 香附, 乌,沉, 枳, 藿之属是也。
痰滞者, 宜开而通之, 如南星, 半夏, 牛黄, 天竺黄, 朱砂, 海石, 玄明粉之属是也。
气血虚弱者,宜温补而通之, 如参, 耆, 归, 术, 熟地, 枸杞, 牛膝之属是也。

凡此通经之法, 若乎尽矣。然虚实之异, 犹当察焉。盖通实者, 各从其类, 使无实邪而妄用通药, 则必伤元气, 反为害矣。通虚者, 则或阴或阳,尤当知其要也: 如参耆所以补气, 而气虚之甚者, 非姜附之佐, 必不能追散失之元阳; 归地所以补精血, 而阴虚之极者, 非桂附之引, 亦不能复无根之生气; 寒邪在经而客强主弱, 非桂附之勇, 则血脉不行, 寒邪不去; 痰湿在中而土寒水泛者, 非姜附之暖, 则脾肾不健, 痰湿不除。 此通经之法, 大都实者可用寒凉,虚者必宜温热也。 但附子之性刚勇而热, 凡阴虚水亏, 而多热多燥者, 自非所宜; 若无燥热, 但涉阳虚, 而诸药有不及者, 非此不能达也。古人云,附子与酒同功, 义可知矣。今人谓附子有毒, 多不敢用。不知制用得宜, 何毒之有, 此诚奇品, 其毋忽之。


辨经脏诸证共五条

凡非风等证, 当辨其在经在脏。 经病者轻浅可延; 脏病者深重可畏; 经病者,

病连肢体, 脏病者败在神气。 虽病在经者无不由中, 而表里微甚则各有所主, 此经脏之不可不辨也。 然在经在脏,虽有不同, 而曰阴曰阳, 则无不本乎气血, 但知气血之缓急, 知阴阳之亏胜, 则尽其善矣。 若必曰某脏某经, 必用某方某药, 不知通变, 多失其真。 故凡凿执之谈, 每有说得行不得者, 正以心之所至, 口不能宣也, 必也知几知微, 斯足称神悟之品。

经病之轻证: 皮毛枯涩, 汗出,眩运, 鼻塞者, 肺之经病。血脉不荣, 颜色憔悴者, 心之经病。肌肉消瘦, 浮肿不仁, 肉□筋惕,四肢不用者, 脾之经病。筋力疲困, 拘急掉瘛, 肋胀痛者, 肝之经病。 口眼歪斜者,足阳明及肝胆经病。骨弱无力, 坐立不能者, 肾之经病。

经病之危证: 皮腠冰冷, 滑汗如油, 畏寒之甚者, 肺之经病。舌强不能言者, 心肾经病。唇缓口开手撒者, 脾之经病。眼瞀昏黑无见,筋痛之极者, 肝肾经病。耳聋绝无闻, 骨痛之极者, 肾之经病。反张戴眼, 腰脊如折者, 膀胱经病。

脏病之稍轻证: 欬嗽微喘,短气, 悲忧不已者, 病在肺脏。言语无伦, 神昏多笑, 不寐者, 病在心脏。腹满少食, 吐涎呕恶,吞酸嗳气, 谵语多思者, 病在脾胃。胸□气逆, 多惊多怒者, 病在肝胆。少腹疼痛, 二便不调, 动气上冲,阴痿, 呻吟多恐者, 病在肾脏。

脏病之危证: 气大急大喘, 或气脱失声, 色灰白或紫赤者, 肺肾气绝。 神脱色脱, 昏沉不醒, 色赤黑者,心脏气绝。 痰涎壅极, 吞吐不能, 呃逆不止, 腹胀之极, 色青黑者, 脾胃气绝。 眼闭不开, 急躁援乱, 懊□囊缩, 色青灰白者, 肝脏气绝。 声瘖不出,寒厥不回, 二便闭不能通, 泄不能禁者, 肾脏气绝。


不治证

凡非风口开眼闭, 手撒遗尿, 吐沫直视, 声如鼾睡, 昏沉不醒, 肉脱筋痛之极, 发直, 摇头上窜, 面赤如装,或头重, 面鼻山根青黑, 汗缀如珠, 痰声漉漉者, 皆不治。

非风之脉, 迟缓可生, 急数弦大者死。

述古共二条, 是皆风门论治, 故列于此

华元化曰: 风之厥, 皆由中于四时不从之气, 故为病焉。 有瘾疹者, 有偏枯者, 有失音者, 有历节者, 有癫厥者, 有疼痛者, 有聋瞽者, 有疮癞者, 有胀满者,

有喘乏者, 有赤白者, 有青黑者, 有瘙痒者, 有狂妄者,皆起于风也。 其脉浮虚者, 自虚而得之。实大者, 自实而得之。 弦紧者, 汗出而得之。 喘乏者,饮酒而得之。癫厥者, 自劳而得之。 手足不遂, 语言謇失者, 房中而得之。 瘾疹者,自卑湿而得之。 历节疼痛者, 因醉犯房而得之。 聋瞽疮癞者, 自五味饮食,冒犯禁忌而得之。 千端万状, 莫离于五脏六腑而生矣。

薛立斋曰: 前证若因肾虚阴火而肝燥者, 宜用六味地黄丸生肾水, 滋肝血。 若因怒动肝火而血耗者, 用四物加柴, 栀, 丹皮, 茯苓以清肝火, 生肝血。 若因脾经郁结而血耗者, 用归脾, 四物二汤以补脾气, 生肝血。 若脾气虚而痰滞者,用二陈加白术, 柴胡, 健脾以化痰。 若因脾虚湿而风痰不利者, 用二陈加南星,苍术, 防风, 胜湿以化痰。 若脾经郁而滞者, 用归脾汤加柴胡, 半夏。 若肾经败液为痰者, 用六味丸。


灸法

凡用灸法, 必其元阳暴脱, 及营卫血气不调, 欲收速效, 惟艾火为良。 然用火之法, 惟阳虚多寒, 经络凝滞者为宜。 若火盛金衰, 水亏多燥, 脉数发热, 咽干面赤, 口渴便热等证, 则不可妄加艾火。 若误用之, 必致血愈燥而热愈甚, 是反速其危矣。

凡灸法, 头面上艾炷宜小不宜大, 手足上乃可粗也。 又须自上而下,不可先灸下, 后灸上。

灸非风卒厥危急等证: 神阕: 用净盐炒干, 纳于脐中令满, 上加厚姜一片盖定,

灸百壮至五百壮, 愈多愈妙。 姜焦则易之。 或以川椒代盐; 或用椒于下, 上盖以盐,再盖以姜灸之, 亦佳。 丹田, 气海: 二穴俱连命门, 实为生气之海, 经脉之本,灸之皆有大效。

灸非风连脏, 气塞涎上, 昏危不语等证: 百会, 风池, 大椎, 肩井, 曲池, 间使, 足三里。

灸口眼歪斜: 听会灸眼, 客主人灸眼, 颊车灸口, 地仓灸口, 承浆灸口, 合谷。

灸手足不遂, 偏枯等证: 百会, 肩□, 曲池, 风巿, 环跳, 足三里, 绝骨即悬钟。

华元化曰: 心风者宜灸心俞。 肺风者宜灸肺俞。 脾风者宜灸脾俞。 肝风者宜灸肝俞。 肾风者宜灸肾俞。 又治阳脱灸法, 见热阵四十六。


非风论列方

四君子汤补一。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五福饮新补六。 大营煎新补十四。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归脾汤补三二。 二阴煎新补十。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四逆汤热十四。 独参汤补三五。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理阴煎新热三。 左归饮新补二。

六味丸补百二十。 右归丸新补五。 二陈汤和一。 六君子汤补五。 大补元煎新补一。

五味异功散补四。 小营煎新补十五。 四物汤补八。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一阴煎新补八。 三阴煎新补十一。 十味香薷饮和一七一。 生脉散补五六。

理中汤热一。 温胃饮新热五。 右归饮新补三。 左归丸新补四。 八味丸补一二一。

六安煎新和二。 白虎汤寒二。 徒薪饮新寒四。 抱龙丸小八五。 苏合丸和三七一。

独圣散攻百六。 稀涎散攻四三。 抽薪饮新寒三。 绿豆饮新寒十四。 牛黄丸和三六五。

吐法新攻一。 茶调散攻百七。 人参竹叶石膏汤寒五。


论外备用方

参附汤补三七。 <神效>黄耆汤补四八麻木。 地黄饮子补九九。 三生饮热九四痰盛。

易老天麻丸和二七五血虚受邪。 三建汤热四二阴厥。 通关散因九八酒浸牛膝丸和三百八腰脚无力。 术附汤补四一。 人参膏补一六三。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痰气。 愈风丹和二七四血气受邪。 交加散和二五二血虚经闭。 神应养真丹和三一三瘫痪。 续断丸和三百六脚病。 调元健步丸和三一一下步无力。


厥逆

经义并附释义

脉解篇曰: 内夺而厥, 则为瘖俳, 此肾虚也, 少阴不至者, 厥也。

详本篇之言厥者, 以其内夺, 谓夺其五内之精气也。 瘖, 声不能出也; 俳,肢体偏废也。 今人见此, 必皆谓之中风, 而不知由于内夺, 由于肾虚。 盖声出于肺而本乎肾, 形强在血而本乎精, 精气之本皆主于肾, 故少阴不至则为厥。 又调经论曰: 志不足则厥。 本神篇曰: 肾气虚则厥。 观此诸论, 则非风之义可知矣。 故凡治此者, 当以前非风证治第三条等法主之。

调经论岐伯曰: 气之所并为血虚, 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 人之所有者, 血与气耳。 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 气并为虚, 是无实乎? 岐伯曰: 有者为实, 无者为虚。 今血与气相失。 故为虚焉。 血与气并, 则为实焉。 血之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气复反则生, 不反则死。

气并为血虚, 血并为气虚, 此阴阳之偏败也。 今其气血并走于上,则阴虚于下而神气无根, 是即阴阳相离之候。 故致厥脱而暴死, 复反者轻,不反者甚。 此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 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而不知实由于下虚也。 然上实者, 假实也, 其有甚者, 亦宜稍为清理; 下虚者,真虚也, 若无实邪可据, 则速当峻补其下。

阳明脉解篇曰: 厥逆连脏则死, 连经则生。

观本篇之连经连脏, 本以厥逆为言, 何其明显平正。 盖连经者, 病在肌表,故轻而生; 连脏者, 病在根本, 故重而死。 既知此为厥逆, 则凡卒倒暴仆等证,其非风也可知, 而河间诸公皆以中腑中脏为言, 则是风非风, 始混乱而莫辨矣。

大奇论曰: 脉至如喘, 名曰暴厥。 暴厥者, 不知与人言。

解精微论曰: 厥则目无所见。 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 阴气并于下。 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 阴并于下, 则足寒, 足寒则胀也。

详此二论, 云脉至如喘者, 谓脉之急促如喘。 此血气败乱之候, 故致暴厥不言,即今人所谓中风不语之属也。 云阳并于上, 阴并于下, 此即上热下寒,水火不交之候, 故为目无所见, 即中风昏眩之属也。 不语者, 责在肺肾; 昏眩者,责在肝脾。 暂见者, 气复则苏; 阴败者, 最危之候。 俱当按法如前而救其本。

终始篇曰: 厥逆为病也, 足暴清, 胸若将裂, 肠若将以刀切之, 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 煖取足少阴, 清取足阳明, 清则补之, 温则泻之。

暴清, 即暴冷也。 若裂若切, 谓其懊□痛楚, 莫可名状,此即所谓躁扰烦乱之中风也。 有火者, 多温热而脉洪大, 宜清阴中之火; 有痰者,多喘壅而脉滑实, 宜开上焦之痰; 无火无痰, 多寒凉而脉涩弱, 宜补其元气。 凡证有若此而兼之昏乱不醒者, 此真连脏之甚者也, 多不可治。

生气通天论曰: 阳气者, 烦劳则张, 精绝, 辟积于夏, 使人煎厥。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

此云煎厥者, 即热厥之类, 其因烦劳而病积于夏, 亦今云暑风之属也; 若见抽搐,痰涎, 卒倒者, 当即以前暑风之法治之。 薄厥者, 急迫相薄之谓, 因于大怒,即气厥, 血厥之属, 治法如后。

通评虚实论曰: 凡治消瘅仆击, 偏枯痿厥, 气满发逆, 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

膈则闭绝, 上下不通, 则暴忧之病也。 暴厥而聋, 偏塞闭不通, 内气暴薄也。 不从内, 外中风之病, 故瘦留着也。

详此膏粱之疾, 即酒色之伤, 脾肾之病也; 暴忧之病, 即悲忧伤肺之属也; 内气暴薄, 即郁怒伤肝之属也, 凡此皆内伤之病。 其有不从内, 而外中于风者,则必留着经络, 故为消瘦痛痹之病。 是可见内伤外感之辨, 其不可混言有如此。

逆顺肥瘦篇曰: 夫冲脉者, 五脏六腑之海也。 五脏六腑皆禀焉。 其上者, 出于颃颡,渗诸阳, 灌诸精。 其下者, 注少阴之大络, 出于气街, 循阴股内廉, 入膕中,伏行骭骨内, 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 其下者, 并于少阴之经, 渗三阴。 其前者,伏行出跗属, 下循跗, 入大指间, 渗诸络而温肌肉。 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 厥则寒矣。

详此冲脉之义, 则上自头, 下自足, 后自背, 前自腹, 凡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无所不禀, 故称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 夫海为百川之宗, 凡诸经发源之处,即皆有会合之义, 其于通身血气盛衰皆归乎此可知也。 然冲脉起于胞中,即其经络之所, 亦即其聚畜之所, 故称为血海, 亦称为命门, 此即所谓根本之宅也。 若素纵情欲, 以致精气之源伤败于此, 则厥脱暴仆等病, 亦因于此。 不然,则何以忽然仆倒而神形俱败, 表里俱残, 全无知觉, 一至于此,是岂一经一脏之病之所致欤? 于此察之, 则实由冲脉崩败必无疑矣。 故凡治此者,欲舍根蒂而求其济, 吾知其必无是理也。 冲脉详义具<类经.经络类>第二十七篇注中。

缪刺论曰: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 此五络皆会于耳中, 上络左角。 五络俱竭, 令人身脉皆动, 而形无知也, 其状若尸, 或曰尸厥。 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 燔治, 饮以美酒一杯, 不能饮者灌之, 立已。

详此尸厥一证, 乃外邪卒中之恶候, 凡四时不正之气,及山魔土煞五尸魇魅之属皆是也。 犯之者, 忽然手足厥冷, 肌肤寒栗, 面目青黑,精神不守, 或口噤妄言, 痰涎壅塞, 或头旋运倒, 不省人事, 即名飞尸卒厥,宜用鍼法, 具见本经。 若用艾灸, 则无如秦承祖灸鬼法及华陀灸阳脱法为妙。 凡用药之法, 当知邪之所凑, 必因气虚, 故在本经即以左角之血余,用补五络之脱竭, 其义可知。 若此危急之际, 非用参附回阳等药, 何以挽回? 若果邪气壅盛, 胸膈不清, 则不得不先为开通, 然后调理, 宜不换金正气散,流气饮, □姜汤, 苏合丸之类酌而主之。

方盛衰论: 雷公请问, 气之多少, 何者为逆? 何者为从? 帝曰: 阳从左, 阴从右,老从上, 少从下。 是以气多少, 逆皆为厥。 问曰: 有余者厥耶? 答曰: 一上不下,寒厥到膝, 少者秋冬死, 老者秋冬生。 气上不下, 头痛癫疾, 求阳不得, 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 若居旷野, 若伏空室, 绵绵乎属不满日。 是以少气之厥, 令人妄梦,其极至迷。

此言气逆者, 即为厥也。 凡阴阳之气, 阳从左而升, 阴从右而降, 故阳病者左为甚,阴病者右为甚, 以升者不升, 降者不降, 而逆其升降之气也。 又人之生气,必自下而升, 故老人之气已衰于下, 而从上者为顺; 少壮之气, 先盛于下,而从下者为顺。 若以老人而神衰于上, 其所终之气可知; 少壮而形衰于下,其所始之气可知, 皆逆候也。 及其为病而一上不下, 此其根本已亏, 故寒厥到膝。 少年以阳气方盛, 而阳衰若此, 故秋冬当死。 老人以阳气本衰, 而畏寒其常,故秋冬无虑。 凡此厥逆之病, 谓其阳若非阳, 谓其阴若非阴, 五脏隔绝, 无征可验,若不能终其日者, 盖甚言其凋敝难为也。 若人之妄梦而有至迷乱昏绝者,此以心肾不交而精神散越, 故为厥逆, 有至如此, 亦总属少阴根本之病。

厥论岐伯曰: 阳气衰于下, 则为阳厥; 阴气衰于下, 则为热厥。 帝曰: 热厥之为热也, 必起于足下者何也? 岐伯曰: 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 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帝曰: 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 曰: 阴气起于五指之里, 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 其寒也, 不从外, 皆从内也。 寒厥何失而然也? 此人者质壮, 以秋冬夺于所用, 阳气衰, 不能渗营其经络, 阳气日损, 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热厥何如而然也? 酒入于胃, 则络脉满而经脉虚,阴气虚则阳气入, 阳气入则胃不和, 胃不和则精气竭, 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

此人必数醉, 若饱以入房, 气聚于脾中不得散, 酒气与谷气相薄, 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 内热而溺赤也。 夫酒气盛而慓悍, 肾气日衰, 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帝曰: 厥或令人腹满, 或令人暴不知人, 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者, 何也? 岐伯曰: 阴气盛于上, 则下虚, 下虚则腹胀满; 阳气盛于上, 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 逆则阳气乱, 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厥论帝曰: 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岐伯曰: 巨阳之厥, 则肿首头重, 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呕血善□。 阳明之厥, 则癫疾欲走呼, 腹满不得卧, 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喘欬身热, 善惊□呕血。 少阳之厥, 则暴聋颊肿而热, □痛,胻不可以运, 机关不利, 腰不可以行, 项不可以顾, 发肠痈不可治, 惊者死。 太阴之厥, 则腹满□胀, 后不利, 不饮食, 食则呕, 不得卧, 胻急挛, 心痛引腹。 少阴之厥, 则口干溺赤, 腹满心痛, 呕变, 下泄清。 厥阴之厥, 则少腹肿痛, 腹胀,泾溲不利, 好卧屈膝, 阴缩肿, 胻内热, 挛腰痛, 虚满, 谵言。 三阴俱逆,不得前后, 使人手足寒, 三日死。 手太阴厥逆, 虚满而欬, 善呕沫。 手心主,少阴厥逆, 心痛引喉, 身热。 死不可治。 手太阳厥逆, 耳聋泣出, 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俛仰。 手阳明, 少阳厥逆, 发喉痹, 嗌肿, 痉。

详本论之寒厥热厥, 虽皆以手足为言, 而实以阴阳之败乱为言也,故寒厥言夺于所用, 热厥言因于数醉。 正以阴阳之气, 无不起于手足,故凡厥之将作, 则寒热麻痹必先由手足而起。 及其甚也, 则变出百端,或五脏六腑各有其证如此。 然则手足之厥, 特其形见之征兆耳, 而见微知着,自当因标而虑本也。


伤寒厥逆

仲景曰: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 必发热, 前热者后必厥, 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 厥应下之, 而反发汗者, 必口伤烂赤。 凡厥者,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 手足逆冷是也。 厥少热多, 其病当愈; 寒多热少, 阳气退,其病为进也。

详此仲景之厥逆, 颇与<内经>有异。 盖以手足言之: 在<内经>则有寒厥热厥之分, 在仲景则单以逆冷者为厥。 再以邪正言之: 在<内经>则论在元气, 故其变出百端, 而在气在血俱有危证; 在仲景则论在邪气, 故单据手足, 而所畏者, 则在阴进而阳退也。 观成无己曰: 厥为阴之盛也, 义可知矣。 诸伤寒厥逆等证, 俱详具伤寒门。


论证

厥逆之证, 危证也。 盖厥者尽也, 逆者乱也, 即气血败乱之谓也。 故<内经>特重而详言之。 如云卒厥, 暴厥者, 皆厥逆之总名也; 如云寒厥, 热厥者, 分厥逆之阴阳也; 如云连经, 连脏者, 论厥逆之死生也。 再若诸经脏腑之辨, 亦既详矣。 又近世犹有气厥, 血厥, 痰厥, 酒厥, 脏厥, 蚘厥等证, 亦无非本之经义。 观<内经>诸论, 已极明显, 奈何后人犹不能察, 凡遇此证, 则悉认之为中风,竟不知厥逆为何病, 而通作风治, 害孰甚焉! 余深悲之, 故于前非风门悉力辨正。 至于治此之法, 即当以前非风证治, 互相参用, 正所以治厥逆也。 其有未尽等证, 仍列如后条。


论治共七条
  • 寒厥热厥之治: 凡寒厥者, 必四肢清凉, 脉沉微不数, 或虽数而无力,或畏寒喜热, 引衣自覆, 或下利清谷, 形证多惺惺。 虽此类皆属寒证,然似热非热之证犹多, 故凡以手足见厥而脉证俱无寒热者, 悉寒厥之无疑也。 热厥者, 必先多热证, 脉沉滑而数, 畏热喜冷, 扬手掉足, 或烦躁不宁, 大便秘赤,形证多昏冒。 凡治此二者, 即当以非风门治寒治热之法主之。 至若伤寒厥证,其阴其阳, 亦当以此法为辨。 但伤寒之厥, 辨在邪气, 故寒厥宜温, 热厥可攻也。 <内经>之厥, 重在元气, 故热厥当补阴, 寒厥当补阳也。 二者之治, 不可不察。
  • 气厥之证有二, 以气虚, 气实皆能厥也。 气虚卒倒者, 必其形气索然, 色清白,身微冷, 脉微弱。 此气脱证也, 宜参, 耆, 归, 术, 地黄, 枸杞, 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饮, 独参汤之类主之。 气实而厥者, 其形气愤然勃然, 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 此气逆证也。 经曰: 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即此类也。 治宜以排气饮, 或四磨饮, 或八味顺气散, 苏合香丸之类先顺其气,然后随其虚实而谓理之。 又若因恕伤气, 逆气旋去而真气受损者, 气本不实也。 若素多忧郁恐畏而气怯气陷者, 其虚尤可知也。 若以此类而用行气开滞等剂,则误矣。
  • 血厥之证有二, 以血脱, 血逆皆能厥也。 血脱者, 如大崩大吐, 或产血尽脱,则气亦随之而脱, 故致卒仆暴死。 宜先掐人中, 或烧醋炭以收其气, 急用人参一,二两煎汤灌之, 但使气不尽脱, 必渐苏矣; 然后因其寒热, 徐为调理。 此所谓血脱益气也。 若不知此而但用血分等药, 则几微之气忽尔散失; 阴无所主,无生机矣。 其或有用寒凉以止血者, 必致败绝阳气, 适足以速其死耳。 血逆者,即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谓, 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之类也。 夫血因气逆, 必须先理其气, 气行则血无不行也。 宜通瘀煎或化肝煎之类主之,俟血行气舒, 然后随证调理。
  • 痰厥之证, 凡一时痰涎壅塞, 气闭昏愦, 药食俱不能通, 必先宜或吐或开,以治其标, 此不得不先救其急也。 但觉痰气稍开, 便当治其病本。 如因火生痰者,宜清之降之; 因风寒生痰者, 宜散之温之; 因湿生痰者, 宜燥之利之; 因脾虚生痰者, 自宜补脾; 因肾虚生痰者, 自宜补肾。 此痰之不必治也,但治其所以痰而痰自清矣。 然犹有不可治痰者, 恐愈攻愈虚, 而痰必愈甚也。 诸治痰法, 见前非风门治痰条中。
  • 酒厥之证, 即经所云热厥之属也, 又经云酒风者, 亦此类也。 凡纵饮无节之人,多有此病。 方其气血正盛, 力能胜之, 不知酒害之何有; 及其将衰,则酒之侮人斯可畏耳。 酒病极多, 莫知所出。 其为酒厥, 则全似中风,轻者尤自知人, 重者卒尔晕倒, 忽然昏愦, 或躁烦, 或不语, 或痰涎如涌,或气喘发热, 或欬嗽, 或吐血。 但察其大便干燥, 脉实喜冷者, 此湿热上壅之证,宜以抽薪饮之类, 疾降其火。 火之甚者, 仍以梨浆饮, 绿豆饮之属, 更迭进之,以解其毒。 此证大忌辛燥等物。 务使湿热渐退, 神气稍复, 然后用补阴等剂,以善其后。 其有大便不实, 或无火证而脉见缓弱者, 则不宜清火, 但以二陈汤,六君子汤, 或金水六君煎之类主之。 若因酒伤阴, 以致脾肾两虚而为厥脱者,非速救本源, 终无济也。 凡患此者, 宜终身忌酒, 勿使沾唇可也; 若不知戒,再犯必难为矣。
  • 色厥之证有二: 一曰暴脱, 一曰动血也。 凡色厥之暴脱者, 必以其人本虚,偶因奇遇, 而悉力勉为者有之; 或因相慕日久而纵竭情欲者亦有之。 故于事后则气随精去, 而暴脱不返, 宜急掐人中, 仍令阴人搂定, 用口相对,务使暖气嘘通以接其气, 勿令放脱, 以保其神, 随用独参汤灌之,或速灸气海数十壮, 以复阳气, 庶可挽回。 第以临时慌张, 焉知料理, 故每致不救。 然此以即病者言, 所见诚不多也。 其有不即病而病此者, 则甚多也。 又何以言之? 以其精去于频而气脱于渐, 故每于房欲二, 二日之后, 方见此证。 第因其病不在即,故不以此为病, 兼之人多讳此, 而不知中年之后, 多有因此而病者,是皆所谓色厥也。 奈时师不能察, 而每以中风毙之耳。 凡治此者, 单宜培补命门,或水或火, 当以非风门治法第三条者主之。 又色厥之动血者, 以其血气并走于上,亦血厥之属也。 但与大怒血逆者不同, 而治法亦有所异。 盖此因欲火上炎,故血随气上, 必其情欲动极而欲不能遂者有之, 或借曲蘗以强遏郁火者亦有之。 其证则忽尔暴吐, 或鼻□不能禁止, 或厥逆, 或汗出, 或气喘, 或欬嗽,此皆以阴火上冲而然。 凡治此者, 必先制火以抑其势, 宜清化饮, 四阴煎,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 其有阴竭于下, 火不归源, 别无烦热脉证,而血厥不止垂危者, 非镇阴煎必不能救。 待其势定, 然后因证酌治之。
  • 脏厥, 蚘厥二证, 皆伤寒证也, 并见伤寒门。

述古

华元化阳厥论曰: 骤风暴热, 云物飞扬, 晨晦暮晴, 夜炎昼冷, 应寒不寒,当雨不雨, 水竭土壤, 时岁大旱, 草木枯悴, 江河之涸, 此天地之阳厥也。 暴壅塞,忽喘促, 四肢不收, 二腑不利, 耳聋目盲, 咽干口焦, 喉舌生疮, 鼻流清涕,颊赤心烦, 头昏脑重, 双睛似火, 一身如烧, 素不能者乍能, 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 弃衣奔走, 狂言妄语, 不辨亲疏, 发躁无度, 饮水不休, 胸膈膨胀,腹□满闷, 背疽肉烂, 烦溃消中, 食不入胃, 水不穿肠, 骤肿暴满, 叫呼昏冒,不省人事, 疼痛不知去处, 此人之阳厥也。 阳厥之脉, 举按有力者生, 绝者死。 阴厥论曰: 飞霜走雹, 朝昏暮霭, 云雨飘飘, 风露寒冷, 当热不热, 未寒而寒,时气淋淫, 泉生田野, 山摧地裂, 土壤河溢, 月晦日昏, 此天地之阴厥也。 暴哑卒寒, 一身拘急, 四肢拳挛, 唇青面黑, 目直口噤, 心腹满痛, 头颔摇鼓,腰脚沉重, 语言蹇涩, 上吐下泻, 左右不仁, 大小便滑, 吞吐酸绿, 悲忧惨戚,喜怒无常者, 此人之阴厥也。 阴厥之脉, 举指弱, 按指大者生, 举按俱绝者死。 一身悉冷, 额汗自出者亦死。 阴厥之病, 过三日勿治。


厥逆论列方

独参汤补三五。 六君子汤补五。 四阴煎新补十二。 清化饮新因十三。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排气饮新和六。 通瘀煎新因五。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八味顺气散和二四四。 大补元煎新补一。 镇阴煎新热十三。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化肝煎新寒十。 二陈汤和一。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四磨饮和五二。
苏合香丸和三七一。


论外备用方 星香汤和二四三痰气厥。 沉香桂附丸热百十一厥冷。 姜附汤热三二厥冷转筋。 四逆汤热十四寒厥。 三建汤热四二阴寒。 附子理中汤热二虚寒。 大已寒丸热百七十中寒。 四逆散散二八热厥。 养正丹热一八八痰厥不降。
伤风
经义

骨空论曰: 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从外入, 令人振寒, 汗出头痛, 身重恶寒,治在风府, 调其阴阳, 不足则补, 有余则泻。

阴阳应象大论曰: 邪风之至, 疾如风雨。

太阴阳明论曰: 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 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岁露论曰: 贼风邪气, 乘虚伤人。

八正神明论曰: 正邪者, 身形若用力汗出, 腠理开, 逢虚风, 其中人也微,故莫如其情, 莫见其形。

平人气象论曰: 脉滑曰风。

风论曰: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 内不得通, 外不得泄。 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 闭则热而闷, 其寒也则衰饮食, 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 名曰寒热。

评热病论曰: 劳风法在肺下, 其为病, 使人强上冥视, 唾出若涕, 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 巨阳引精者三日, 中年者五日, 不精者七日, 欬出清黄涕,其状如脓, 大如弹丸, 从口中若鼻中出, 不出则伤肺, 伤肺则死也。


论证

伤风之病, 本由外感, 但邪甚而深者, 遍传经络, 即为伤寒; 邪轻而浅者,止犯皮毛, 即为伤风。 皮毛为肺之合而上通于鼻, 故其在外则为鼻塞声重,甚者并连少阳, 阳明之经, 而或为头痛, 或为憎寒发热; 其在内则多为欬嗽,甚者邪实在肺而为痰为喘。 有寒胜而受风者, 身必无汗而多欬嗽,以阴邪闭郁皮毛也; 有热胜而受风者, 身必多汗恶风而欬嗽, 以阳邪开泄肌腠也。 有气强者, 虽见痰嗽, 或五六日, 或十余日, 肺气疏则顽痰利, 风邪渐散而愈也; 有气弱者, 邪不易解而痰嗽日甚, 或延绵数月风邪犹在, 非用辛温必不散也; 有以衰老受邪而不慎起居, 则旧邪未去, 新邪继之, 多致终身受其累,此治之尤不易也。 盖凡风邪伤人, 必在肩后颈根大杼, 风门, 肺俞之间,

由兹达肺最近最捷, 按而酸处, 即其迳也, 故凡气体薄弱, 及中年以后血气渐衰者,邪必易犯, 但知慎护此处, 或昼坐则常令微暖, 或夜卧则以衣帛之类密护其处,勿使微凉, 则可免终身伤风欬嗽之患。 此余身验切效之法,谨录之以告夫惜身同志者。


论治

凡伤风欬嗽多痰, 或喘急呕恶者, 宜六安煎加减治之为最妙, 二陈汤多加生姜亦可。 若外感风寒, 欬嗽多痰, 喘急, 而阴虚血气不足, 痰有不活, 气有不充,则托送无力, 邪不易解, 宜金水六君煎, 其效如神; 若年衰胃弱者, 尤宜用之。 若伤风兼寒而欬嗽发热者, 宜柴陈煎。 若时行风邪在肺, 欬嗽喘急多痰,而阴寒气甚, 邪不易解者, 宜小青龙汤, 或消风百解散, 或金沸草散。 若伤风初感,寒热往来, 涕唾稠粘, 胸膈不快, 欬嗽多痰者, 参苏饮。 若伤风头痛, 鼻塞声重,欬嗽者, 局方神术散, 或川芎茶调散。 若感风兼湿而头目不清, 鼻塞声重者,宜冲和散, 若风寒外闭, 肢节烦疼, 鼻塞声重而内多伏火者, 局方羌活散。 若太阳经伤风, 发热自汗恶风者, 桂枝汤。


伤风论列方

六安煎新和二。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冲和散散八十。 桂枝汤散九。 <局方>神术散散六五。 金沸草散散八一。 川芎茶调散散六四。 二陈汤和一。 参苏饮散三四。 消风百解散散四六。 柴陈煎新散九。 小青龙汤散八。 <局方>羌活散散八六。


论外备用方

三拗汤散七八鼻塞欬嗽。 华盖散散七九嗽。

景岳全书卷之十一终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