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病综合 > 更多1
编号:11575700
胃病疫苗能管十几年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0日 《生命时报》 2007.07.10
胃病疫苗能管十几年
胃病疫苗能管十几年

     首创者邹全明教授接受本报专访

    邹全明教授(右三)在指导研究生作实验。

    编者按:

    第176期的18版,我们曾对“世界首个胃病疫苗”做过报道,文章发表后,很多读者来信来电,迫切想了解该疫苗的最新进展。据了解,其三期临床试验已于今年5月结束,正在申报新药证书。6月29日,胃病疫苗研制小组的领导者,第三军医大学的邹全明教授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据统计,全世界约1/3的人患有胃病,中国更是胃病大国,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胃癌,但是医学界迄今一直没能找到很好的预防方法。与某些常见病如肝炎、流感等不同,胃病领域一直没能成功研制出相关疫苗。而今天,由我国学者独立研发的幽门螺杆菌疫苗已顺利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效果满意,这将成为世界首个胃病疫苗。这种疫苗的研制成功,将有望大幅度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胃淋巴瘤的发病率。
, 百拇医药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相关

    1983年,幽门螺杆菌(HP)被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仑发现。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高,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幽门螺杆菌称为“与胃癌相关的第Ⅰ级致癌因子”,两位发现者也因此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自上世纪80年代,有关幽门螺杆菌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焦点,但遗憾的是,如今全世界仍有一半的人在遭受幽门螺杆菌的威胁。

    1991年,邹全明于第三军医大学免疫学专业博士毕业,当时国际上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流行病学,与胃癌的相关性”等进行,但能想到通过幽门螺杆菌进行疾病预防的人却少之又少。在阅读大量的文献,进行仔细的研究后,1995年,邹全明带领小组正式开始课题研究,去寻找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途径,到今天已有十二年。

, 百拇医药     所有人群都可以服用

    2003年5月,幽门螺杆菌疫苗进入一二期临床试验,653名受试者参与研究。结果显示,疫苗无明显副作用,产生抗体的阳性率达85%—90%。2004年12月开始三期试验,受试者达1万余人,抗体阳性率为85%,保护力为72%,有望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上市。

    应该说,凡是未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都可以服用该疫苗。通常,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人群,所以,专家建议儿童为胃病疫苗的重点服用对象。对于已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先行正规的“三联治疗”,消灭体内的幽门螺杆菌,然后服用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

    根据试验中抗体浓度的变化趋势,邹全明教授指出,服用一次疫苗后,机体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可维持10—15年,如果此后再次服用,防治期将进一步延长。

    疫苗是口服的
, http://www.100md.com
    不仅这个疫苗是“世界首创”,在疫苗的研究过程中,邹全明小组也做出了许多个“史无前例”的贡献:

    重新筛选抗原:课题组从许多病人身上分离幽门螺杆菌,寻找适合在实验动物体内生长的菌株,经过数百次努力,终于找到了最适合的一种。研究证实,这个菌株在国内外人群中差异不明显,所以适用于全世界人群。

    增加抗体浓度:邹全明说,幽门螺杆菌的特点,是其自然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抗体无法保护机体不再受感染,所以又被称为“无效抗体”,于是病菌会反复感染人体。为此,他们首次利用一些特殊的疫苗增强剂,诱导胃肠黏膜产生“更具杀伤力”的抗体,阻止幽门螺杆菌在胃肠“定居”。

    作用于局部:大多数疫苗都需要注射,产生的抗体也主要分布在血液中。但幽门螺杆菌潜伏在胃肠道的黏膜里,血液中的抗体对它们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该疫苗设计为口服的形式,到达胃部后刺激黏膜产生大量的有效抗体,具有很好的保护性。

    不被胃肠道破坏:因为是通过口服吸收,疫苗容易被胃肠道内的酸液和各种消化酶破坏而失效。所以,在此项研究中,他们还使用了一项新的技术,以保护疫苗的完整性,确保疗效。, 百拇医药(杨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