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医院 > 正文
编号:11940417
呼吸滨海之精气 惠泽津沽之苍生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病学重点学科发展纪实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3398期
     津沽乃天津之别称,为海河要冲,京畿门户。津沽中医药学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并在近现代发展中格外引人注目,形成了开放、多元、互融、创新等鲜明的地域特色。%3;&}9\, 百拇医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病学科经过三十余年三代人的努力建设,通过挖掘整理、继承创新,在哮喘慢阻肺、肺纤维化、呼吸危重症、感染等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骄人成绩。目前该学科已经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交流及保健为一体,中医特色浓厚,现代诊疗技术先进,学科建设一流,人才梯队合理的,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肺病学科。%3;&}9\, 百拇医药

    继承创新肺病学 中西合璧建伟业%3;&}9\, 百拇医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肺病学科是从20世纪70年代由国家名老中医董国立教授创建并奠定基础,起初为中医内科呼吸病学组;90年代后孙增涛教授继承发展,使中医呼吸专业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明确的研究方向。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天津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呼吸病领域规模最大、软硬件设施最强、人才结构合理和专科发展迅速的中医临床专业学科。%3;&}9\, 百拇医药

    学科创始人董国立教授为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少习岐黄,悬壶津门数十载,学验颇丰。他认为“百病皆生于郁”,倡导“治内伤杂病当以开郁为先务”,临床善用“通法”;其用药以轻、清、宣、动为特点,并巧施对药,活用猛剂,遣方用药,以疗沉疴固疾。董氏创建肺病学科,总结出治疗肺病之“八法八方”,提出治痰喘需宣肺散邪、注重排痰,不可仅顾一时、盲目截喘,宜培扶正气、恢复肺卫固表功能,以期巩固疗效等理论。为后学科研临床打下基础。%3;&}9\, 百拇医药

    学科带头人孙增涛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熟谙传统中医理论,掌握现代医学知识,继承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并加以创新发展。%3;&}9\, 百拇医药

    在哮喘的治疗上,提出“宣肺平喘、祛痰行瘀、疏风解痉”的治则,研制出“麻芩合剂”,并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对哮喘缓解期进行干预,临床效果显著。%3;&}9\, 百拇医药

    根据慢阻肺发病特点,强化稳定期治疗,应用自行研制的“补肺颗粒”,疗效满意。%3;&}9\, 百拇医药

    根据肺间质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提出“因虚致瘀、因虚致病”的发病机制,以“益气活血散结”法组成“芪术合剂”,能明显延缓肺纤维化进展,该成果运用于SARS患者恢复期治疗,效果明显。

    针对急性肺损伤等呼吸系统危重症,提出“通腑泻肺、扶正固气”的治疗策略,并成功运用于甲流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gv, 百拇医药

    孙增涛教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等职。获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中医医院院长、天津市优秀医院院长、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卫生行业双“十佳”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gv, 百拇医药

    现在该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为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呼吸病学科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点和博士点,天津市卫生局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gv, 百拇医药

    大医精诚岐黄术 危难之际显身手\gv, 百拇医药

    该学科现有工作人员3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生研究导师3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天津市中医药“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滨海学者”1人,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青年学术骨干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gv, 百拇医药

    该学科门诊设立了咳嗽、哮喘、慢阻肺、肺心病等专病门诊、专科治疗室和健康宣教中心,病房分普通病区和内科ICU,合计床位60余张。同时建有肺功能检查室、纤维支气管镜室以及肥胖与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中心(筹建)等。\gv, 百拇医药

    基于研究需要专门建立了“呼吸功能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最高级)实验室,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三部)、天津市“肺科治未病”重点研究室和董国立名中医研究室。拥有德国耶格脉冲强迫振荡肺功能仪、OLYMPUS电子支气管镜等设备,总价值逾千万元。\gv, 百拇医药

    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慢性咳嗽、肺部感染类疾病、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呼吸危重症的救治等。\gv, 百拇医药

    特色制剂:建科以来围绕中医优势病种的研究,研制了系列院内制剂如补肺颗粒、杏贝定喘合剂、麻芩合剂及芪术合剂等科研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20余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广受患者欢迎。

    特色技术:经过几代人的挖掘整理和临床验证,总结出具有专科特色的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感染类肺病和呼吸衰竭中西医诊疗方案,临床应用提高了相关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同时创制了冬病夏治三伏贴、呼吸保健操、刺络拔罐平喘法、养生艾灸保健法和熏香防疫祛病法等传统中医预防保健治疗方法,并引进了包括纤细支气管镜检查、诱导痰技术、气道激发试验、经皮穿刺肺活检、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药物灌注术等现代医学检测治疗技术,可以用于开展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检测及中医传统治疗保健,提高了疾病诊断准确率,减少了疾病复发率。uy4\+%, http://www.100md.com

    危难之际显身手,大疫当前保民安。2003年,当SRAS在全国漫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的危难时刻,学科带头人孙增涛教授带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组建中医医疗队,“成建制地”进入“红区”,组建中医病区,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使中医药在控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激素停减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其所领导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驻海河医院抗击非典医疗队获“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uy4\+%, http://www.100md.com

    2009年“甲流”肆虐期间,以孙增涛教授、魏葆琳主任、刘恩顺副教授为主的二附院呼吸团队数次赶赴“甲流”重症监护病房,参与危重症患者救治,并组织编写《天津市中医药诊治甲流方案》,提高了防治效果,并开展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973计划)“通腑泻肺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大肠证候演变机制研究”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病防治行业专项“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研究”等科研课题。针对危重症甲流患者,提出“通腑泻肺、扶正固气”的治疗策略,提高了救治成功率。uy4\+%, http://www.100md.com

    科学研究结硕果 学科发展创一流uy4\+%, http://www.100md.com

    该学科在中医科研工作中提出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平台建设为基础,临床服务为目标”的临床研究原则。目前承担包括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21项:如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医治疗呼吸科常见病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通腑泻肺对ALI/ARDS大肠证候演变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冬病夏治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防治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专项课题“呼吸操和保健灸方法推广研究”和天津市科委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哮喘证候学调查及治未病理论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等; 获得科研及学科建设经费近千万元。uy4\+%, http://www.100md.com

    获20余项科技成果、奖励及专利,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ip, http://www.100md.com

    在支气管哮喘研究领域: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了哮喘的证候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并以其为基础探讨临床辨证治疗和调摄护理规律。明确了哮喘常见证候类型和发病危险因素,提出了“宣肺平喘、化痰行瘀、疏风解痉”的治疗大法,制订了针对哮喘发病危险因素“未病先防”的方案,并研制出“杏贝冲剂”、“麻芩合剂”等系列治疗药物。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针对哮喘缓解期病机特点,采用口服中药针刺、拔罐、穴位贴敷等疗法,形成系列治疗方案,上述手段的建立和应用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患者负担。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天津市科委的资助,研究成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ip, http://www.100md.com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领域: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结合慢阻肺稳定期的病机特点,研制了具有“益肺健脾温肾,化痰行瘀平喘”功效的“补肺颗粒”。制订并完善了以“三伏贴”、刺络拔罐等为主要手段的“冬病夏治”治疗方案。该系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及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和天津卫生系统重点资助,获得国家专利一项。/ip, http://www.100md.com

    在肺间质疾病研究领域:根据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提出了肺纤维化“因虚致瘀,因虚致病”的发病机制,确立了“益气活血、破瘀散结”的治疗原则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成功复制了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发现了肺纤维化早期肺泡炎与肺纤维化并存的发病特点,由此提出早期抗纤维化的治疗观点。研究工作也得到科技部、天津市科委和卫生系统的资助。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卫生局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各 1项。/ip, http://www.100md.com

    在呼吸危重症领域:将药物干预状态下疾病脏腑证候的演变规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相配合开展了研究工作,包括基于ALI/ARDS的肺与大肠证候相关及演变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通腑泻肺治疗ALI/ARDS大肠证候演变机制及物质基础的临床研究和ALI/ARDS肺肠相关的炎症调控与黏膜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和天津市科委的资助。(魏葆琳 封继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