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996390
没人陪比没钱用更伤老人心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2日 张家口晚报
没人陪比没钱用更伤老人心

     ■ 老年养生

    人到晚年最需要的是什么? 近日,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 (非盈利机构)对北京1万名老年人发起了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近五成老年人认为缺少子女的陪伴是养老中最大的问题,而对养老金担忧的老人不足三成。

    “老人对于家庭幸福感的心理需求远大于物质方面的需求。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表示,良好的家庭状况有利于提升老人幸福感。 但当前社会,生活习惯、年龄差异、工作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使老年人与子女之间交流、陪伴的机会越来越少。 杨萍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流动性大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 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 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 老人与孩子不在一个城市,一年见面次数自然减少;第二,父母与子女关系之间有代沟,双方缺乏有效的交流方式也导致子女和父母即使待在一个城市,见面交流的机会也不太多,如果婆媳关系处理不好,更会影响子女和父母的交流;第三,有些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仅停留在表面,看似常去父母家,但往往只是走个过场,吃完饭又去忙其他事儿了。

    看望父母是一个子女的义务与责任, 不能流于形式。尽管早在2013年,“常回家看看”就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但是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仍存在不少问题。

    不少人认为,陪伴是可以用物质来弥补的, 但杨萍认为,老人会更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如家庭的和睦与子女的陪伴、兴趣的培养等。 杨萍建议,与父母在一个城市但分开居住的子女,无论工作多忙时间多紧张,至少半个月应看望一次父母。 如果父母年岁已高、身体不好,几个兄弟姐妹或配偶更要每天轮流陪伴;离家的孩子要常与父母联系,进行有效沟通。 未婚的子女可以一周打一次电话, 已成家的子女最好三天和父母通一次电话。 你的生活、 工作、 社交等情况都可以告诉老人。哪怕就告诉他们 “我挺好”,他们也会得到慰藉。 此外,还要多关心、 了解他们的近况, 如吃了什么、 最近身体如何等。 杨萍强调, 和老人交流, 要多包容。 首先, 切忌给他们摆脸色, 顶撞他们;其次, 多找一些老人感兴趣的话题。 和父亲聊聊时政或兴趣爱好, 和母亲谈谈流行的电视节目; 最后, 给老人多些赞美。 如,可以给父亲说“您的建议真不错”;多对母亲说“您做的菜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样好”, 他们会因为你的在意而对晚年生活感到更幸福。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