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503695
新生儿颅内出血20例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覃花桃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百色 533000)

    关键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9901146 我院儿科从1995年11月~1998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12例,女8例,日龄最小为生后3h,最大30d,其中宫内窒息者6例,产后窒息7例,产钳助产5例,维生素K1缺乏2例。治疗效果:治愈12例,好转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

    2 护理体会

    2.1 病情观察
, 百拇医药
    2.1.1 观察神志、瞳孔变化 本病患儿早期多表现为兴奋症状,如易激惹、烦躁哭闹、脑性尖叫、惊厥等。随着病情发展及出血量增多,则表现为抑制状态,如嗜睡、昏迷、双眼凝视,双瞳孔大小不等或固定,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本组病例中有一出生后10h的男性患儿,体温不升,面色青紫,生活能力低下由本院产科转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患儿烦躁不安,反复啼哭,伴有抽泣样呼吸,口周紫绀,惊跳频繁。报告医生急做头颅CT检查,确诊为左小脑出血,大脑脑水肿。从而使患儿得到及时治疗,最后治愈出院。

    2.1.2 观察前囟 婴幼儿颅内压增高时,可通过前囟膨隆,颅缝分开及头围增大等代偿,故在临床中我们注意观察患儿的头围、颅骨缝、前囟的膨隆及紧张度,以提供对患儿的诊断依据。本组病例中有14例患儿前囟饱满,触之有紧张感。

    2.1.3 观察抽搐情况 若发现患儿眼球震颤,凝视或强直性偏斜,烦躁尖叫,甚至上下肢屈曲性一次或多次同步性抽动等,多是抽搐先兆,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本组病例中有9例患儿早期有四肢肌张力增高,拥抱反射亢进,指趾抽动呈握拳状。5例患儿有面肌颤动,眼球震颤或凝视,斜视。
, 百拇医药
    2.1.4 观察心率、呼吸变化 呼吸不规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出血量多时,可出现呼吸慢而不规则或阵发性停止,脑实质及小脑内出血或颅内高压时,还伴有心动过缓,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2.2 患儿体位要适当 首先要让患儿绝对静卧,尽量减少干扰和搬动,各种治疗及护理要集中进行,注意保持头部安静,并将头肩部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低颅内压,让患儿取右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预防吸入呕吐物及分泌物引起窒息,有头颅血肿者,头偏向健侧,以防压伤。

    2.3 消除导致缺氧的各种诱发因素

    2.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要随时清除口鼻及喉头分泌物,呕吐物,合理给氧,以改善组织缺氧。有窒息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按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等,以恢复自主呼吸。

    2.3.2 镇静、止惊 新生儿在缺氧时,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哭闹、抽搐等刺激又可增加血管内压力,从而加重出血或水肿。并进一步加重缺氧,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患儿要进行有效镇静,常用镇静剂有鲁米那每次3~5mg/kg静推,安定每次0.1~0.3mg/kg肌注或静推,这两种药可交替或重复使用,每4~6h 1次,但安定或与鲁米那合用时有发生循环、呼吸衰竭的危险,故用药后一定要密切观察心率呼吸,并做好急救准备。我们曾遇到一患儿在静脉注射安定时,出现呼吸暂停,面色、口唇紫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面罩吸氧,使用呼吸兴奋剂等,经抢救后患儿恢复了自主呼吸。
, http://www.100md.com
    2.3.3 降低颅高压,防止脑水肿及缺血缺氧加重,甚至引起脑疝导致死亡。①脱水疗法:常用有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等,使钠和水从尿内排出,而降低颅内压,使用脱水剂期间要注意监测水电解质的变化。②脑保护剂:鲁米那、安定除了镇静止惊外,还可抑制或降低脑代谢,改善脑血流,从而降低颅内压。③控制液体入量:按50~60ml/kg*d-1,并根据电解质变化随时调整,输液速度要慢,以4~6/min为宜,使患儿始终保持轻度脱水状态。④保温:注意保暖,使患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即36~37℃之间,不能过高或过低,从而使机体处于最低耗氧量状态,以降低脑代谢。

    2.4 喂养问题 出血早期,由于病情严重,易出现吮吸抑制状态,吞咽、吮吸、觅食反射均降低或消失,应根据病情推迟喂奶时间24~48h,病情稳定后再开始喂奶,喂奶时要少量多次,喂完后要注意观察,防止呕吐窒息。我们曾碰到一患儿,在一次喂奶后出现呕吐窒息,呼吸暂停,口周紫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吸氧,抽吸返流液,使用呼吸兴奋剂等处理后,患儿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 百拇医药
    2.5 控制出血 按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常用维生素K1每次3~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3天,或静滴止血敏,6-氨基已酸等,严重者输新鲜血、血浆或白蛋白,以补充凝血因子和纠正贫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2.6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置于新生儿病室,保持病室安静及温度、湿度的恒定,做好消毒隔离及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脐带、皮肤、臀部及口腔的护理,按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61

    [2] 杨桂兰.5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4;10(7):27

    (1998-07-17收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