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504014
上海涉外医疗市场供求矛盾及对策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祝延红 夏葳 陈新乐

    单位:20008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91224 上海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是与我国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紧密相连的。上海要成为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就医疗服务本身而言,它不仅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同样也可被视作一种产业来发展。在此背景下,上海涉外医疗服务的发展也需转入新的阶段。本文将着重对上海涉外医疗服务市场供求矛盾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上海涉外医疗服务市场形成及特征分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涉外医疗主要涉及政府外事活动过程中的保健与急救任务。直至80年代中后期,涉外医疗服务市场才逐渐形成。从供方来看,卫生系统改革波及到卫生事业所有制结构、经济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市场经济被引入医疗服务领域。具有不同社会经济特征人群对医疗服务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使医疗服务分化为特殊医疗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两个层面。预见到包括涉外医疗服务在内的特殊基本医疗服务的潜力,上海一些具有雄厚医疗技术力量的医院,以及与外方合作、合资形式建造规模各异的涉外病区,使医疗服务市场提供方逐渐形成规模;从需方来看,随着金融、保税、出口加工与科技等园区的建立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国外政府、企业驻沪机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在沪常驻外籍人员与短期的过境游客逐年增加,涉外医疗服务市场需方亦形成一定规模并日趋发展。由于医疗服务特殊性,与多数国家一样,我国涉外医疗市场开放程度十分有限,竞争仅限于少数有涉外病区的市级综合性医院之间,上海涉外医疗服务市场具有垄断竞争性。
, http://www.100md.com
    二、涉外医疗服务市场供求矛盾影响因素分析

    在沪外籍人群中中青年所占比重大,人群总体健康水平较高,医疗服务需要适中,相对而言,对预防保健需要较为突出。供需双方各种影响因素干扰,很大程度限制了健康需要转化为实际发生的需求,尽管涉外医疗资源有限,但仍存在供给大于需求的不平衡状态。

    1.对医疗水平低估:涉外医疗服务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外籍人员对上海医疗技术力量缺乏了解,往往低估上海现有的医疗水平,甚至带有偏见。当有医疗服务需要时,不愿主动就医,进而影响医疗需求的实现。

    2.布局不合理:上海市级综合性医院绝大多数位于市区西部,而在外向经济飞速发展的浦东地区则屈指可数。对外经济发展中心的东移与涉外医疗力量的西倾影响了资源布局的合理性,妨碍了涉外医疗服务可及。

    3.语言障碍:与其它行业相比,上海医疗水平较之发达国家差距并非悬殊,应能胜任有限的涉外医疗服务需求。然而,语言障碍直接影响了疾病的诊治,使外籍就诊者对医护人员是否真正理解自己的病情产生顾虑,对诊治结果缺乏信任感,由此影响外籍人员就诊主动性。
, 百拇医药
    4.价格体系不完善:涉外医疗服务市场尚不成熟,主管部门对其价格体系监控缺乏权威和依据,服务价格弹性较大,医院之间收费标准差异明显,价格体系中服务、检查与药品之间比价也不尽合理,影响了需方对供方的信任,供方对市场缺乏安全感。

    5.医疗保险滞后:外籍人员往往已参加本国的商业或社会保险,而上海涉外医疗服务市场与国外发达的保险市场之间缺乏联系,外籍就诊者顾虑在沪就诊的医疗费用得不到保险理赔。

    6.管理模式滞后:面对涉外医疗市场的发展,由于计划体制惯性,供方不能及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开放管理模式,仍较大程度沿袭了以我为主、被动提供服务的传统管理模式,对市场信息不敏感,无法根据供方的需要调整服务内容与经营行为。

    四、上海涉外医疗服务市场供求矛盾对策

    通过对涉外医疗服务市场供求矛盾影响因素分析得知,需方在实现健康需求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阻力。供方因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少这些阻力,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如何使市场的供求关系在更高水平达到平衡,我们就上述对矛盾根源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对策:
, http://www.100md.com
    1.以保健促进医疗:在沪外籍人群健康水平较高,健康保健意识强,并且工作场所与居所较为集中,供方可以此为社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要,设计实施妇幼保健、常见病预防等健康促进计划,通过定期访视等联系形式,在供需双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增进彼此了解,同时供方可根据需方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健康保健和医疗服务之间的资源配置,以实施健康保健计划带动医疗服务需求。

    2.建立涉外医疗卫生服务两级网络:不合理布局影响了涉外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又鉴于外籍人群健康需要特征,可考虑以现有涉外病区的医院为依托中心,在外籍人群集中地区建立起具有初级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健康促进等社区健康服务性质的小型诊所,这些诊所与医院形成两级网络,覆盖外籍人群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以最小的投入弥补涉外医疗布局缺陷,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3.拓展涉外医疗服务空间:国际救援组织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而迅速发展的一类新兴服务产业。如SOS、AEA、GESA等国际救援组织,其业务范围与医疗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将在他国突发重病的患者转运回本国接受治疗;②接受保险公司的委托,为在他国患病的该保险公司受益人安排医疗救助,并提供费用担保。当然保险公司也藉此国际救援组织的跨国服务功能吸引有海外业务的跨国公司或出国旅行者参加保险。国际救援组织在涉外医疗服务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如附图所示:
, 百拇医药
    附图 涉外医疗服务市场组织结构

    国际救援组织接受国外保险公司委托作为第三方付费,使供需双方不直接发生费用关系,外籍患者享受免付现金的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其回国就诊的迫切心情。同时,供方在提供涉外医疗服务过程中,避免受到费用欠付或滞付牵制,涉外医疗需求得以释放。此外,供方还可借助国际救援组织发达的网络获得国际医疗行业的信息,并借助网络进行宣传,拓展涉外医疗服务市场空间。

    4.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以适应涉外医疗服务市场发展:传统模式封闭被动,除简单的医患关系外,供需双方缺乏信息交流。具有特殊医疗服务性质的涉外医疗应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管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应具备能传递与反馈供需双方信息的市场部,其功能包括保险确认、服务项目设计与市场开拓、反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等。

    伴随着上海国际化进程,涉外医疗服务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在沪外籍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需要,而涉外医疗资源也相当有限。涉外医疗市场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状态并非由于人群健康需要量的不足而产生,而是由于供方在地理位置分布、管理模式等方面“结构不良”所造成的,是一种结构型的供求矛盾。我们可以通过对矛盾成因机制的分析,采取适宜措施,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促使健康需要转化为实际发生的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涉外医疗服务市场供求平衡。

    (收稿:1999-05-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