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误诊误治》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500099
小肠结肠耶尔森菌病一例误诊
http://www.100md.com 《临床误诊误治》 2000年第1期
     作者:庞文斌 黄世佳

    单位:庞文斌 黄世佳(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3)

    关键词:

    临床误诊误治000171分类号:R535 文献标识码:B▲

    【病例】 男,18岁。右下腹疼痛伴反复发热2个月入院,体温波动在38.0℃~38.6℃之间,消瘦。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3 g/L,白细胞11.5×109/L,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31,嗜伊红粒细胞0.05;红细胞沉降率37 mm/h;粪常规及细菌培养(-)。X线钡剂灌肠见回盲部上方管腔较狭窄,回盲部及狭窄之肠管轮廓不规则,粘膜紊乱,提示早期结肠癌。胸部X线平片未发现异常。腹部B超检查未发现占位病变及肿大淋巴结。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盲肠及升结肠起始部肠腔狭窄,有3个突起圆形肿物,表面粗糙,活检结果为炎性肉芽组织增生。诊断:盲肠升结肠肿物,不全梗阻。行剖腹探查,术中见盲肠及升结肠起始部挛缩变形,结肠袋消失,组织增厚结块,距回盲部50 cm以上回肠肠段可见节段状肠管病灶,充血、肥厚,颜色较暗,表面粗糙,相应的肠系膜满布大小不等的淋巴结。切除右半结肠及有病变回肠段,行横结肠回肠吻合术。病理检查结果:小肠结肠耶尔森菌病。术后观察2周,病情平稳,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小肠结肠耶尔森菌被视为80年代两个新的重要肠道菌之一,我国于1980年首次从猪的肠道中分离到耶尔森菌,并证实广泛分布于人、动物及环境中,家用冰箱中亦能检出该菌[1]。耶尔森菌病临床表现多样,急性期主要症状为腹泻、发热、腹痛、呕吐等,恢复期则有结节性红斑、反应性关节炎等胃肠外器官损害;部分病人无腹泻,而以右下腹痛、发热等阑尾炎症状为主。国外曾对1 700余例耶尔森菌病进行统计,肠炎型占86%,10%有阑尾炎症状[2],故易误诊为阑尾炎。本例亦无腹泻,以发热、右下腹痛为主,类似阑尾炎。由此提示我们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腹痛病人应做相应的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本病的诊断以病原学与血清学或病理学诊断为最准确。急性期病人粪中多带病原菌,但在急性期后1~3周粪便中病菌一般多已消失,需据血清学进行判定,因为抗体在血中可持续8~10个月。本例病程2个月,大便未培养出耶尔森菌,但未做血清学检查,故术前未能确诊,而由术后的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确诊。

    本病为人畜共患疾病,病人家中养有猪、狗、鸡、鸭等,可能传染源为家畜。克罗恩病后期可并发肠梗阻,而本病引起的肠梗阻则少有报道。该例升结肠出现不全梗阻,手术所见又极像克罗恩病。我院病理科谢泽民教授认为:光镜下克罗恩病与耶尔森菌病有共同特征,如粘膜溃疡形成、淋巴细胞浸润及肠壁全层炎;但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感染的淋巴结滤泡可发生中心坏死,其周围有中性白细胞浸润,且粘膜无鹅卵石样改变。综合CD20、核仁染色区染色、网染、PAS染色等结果,可得出耶尔森菌病的诊断。■

    参考文献:

    [1]韩喜荣,翟凡.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污染冰箱的调查.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7,(1):54

    [2]陈亢川.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见:魏承毓主编.实用流行病学.第4版.兰州:甘肃出版社,1989.334

    收稿日期:1999-04-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