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研究生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504245
原发性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伴鳞状细胞癌
http://www.100md.com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张丽华 石群立 马恒辉

    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江苏南京 210002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鳞癌

    医学研究生学报000424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199(2000)04-0277-02

    原发性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伴鳞状细胞癌罕见,国内仅见散在报告。我院收治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以左侧甲状腺肿块伴咽痛、咳嗽2个多月,于1998-11-05入院。体检:左侧甲状腺可触及1.5 cm×1.5 cm大小肿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随吞咽能上下移动,质地稍硬,余无异常。ECT示左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左甲状腺腺瘤。于1998-11-12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 百拇医药
    2 病理检查

    大体检查:甲状腺肿瘤大小4 cm×3 cm×2 cm,表面有包膜,切面中央见一灰白色区域,大小2.5 cm×2 cm×1.5 cm,质地中等,与周围境界欠清。光镜检查:大部分肿瘤呈滤泡状,小部分呈乳头状生长,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束,乳头分级都在2~3级,且不规则,乳头表面被覆细胞呈低柱状或不规则形,细胞较大,胞质丰富,淡粉染;滤泡状和乳头状结构的瘤细胞胞核均大,圆或卵圆形,染色质呈细颗粒状、粉尘状或毛玻璃样(图1),可见核分裂相,少部分瘤细胞可见核沟。肿瘤除滤泡、乳头结构外,还可见成巢、成片的肿瘤组织,瘤细胞多边形,胞质丰富,淡伊红染;核卵圆形,有核仁,可见核分裂相;有明显的细胞间桥及角化珠形成(图2)。两种类型的肿瘤相互掺杂,互无移行(图3)。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示乳头状肿瘤成分阳性,PCNA示两种肿瘤细胞大部分均阳性,显示有明显增殖。病理诊断:左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伴鳞状细胞癌。
, http://www.100md.com
    图1 癌组织呈乳头状分布,核呈毛玻璃核,可见核仁

    偶见核沟。HE×400

    图2 角化珠形成 HE×200

    图3 鳞状细胞癌(左下角)与甲状腺腺癌互无移行。HE×200

    3 讨 论

    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伴鳞状细胞癌罕见,国内外文献共报道了16例。关于甲状腺鳞癌或乳头状癌伴鳞癌的组织发生一直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甲状腺鳞癌的组织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的鳞状上皮化生[1];还可能来自甲状舌管或腮裂残留组织[2];也有学者提出乳头状腺癌可直接向鳞癌转化[3] ;也有人认为未分化的滤泡上皮可向柱状和鳞状上皮分化,在不同条件下,未分化上皮由于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可以发展成腺癌和鳞癌,而形成两种数量不等的癌组织。 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伴有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大多为中老年女性,临床上常以颈部肿块就诊,肿块多发生于左颈部,体积最大者为9 cm×7 cm,最小者直径为1.5 cm,肿块质地较硬,主要呈膨胀性生长,常伴有局部浸润,并常有转移或(和)术后复发。组织学上乳头状癌和鳞癌两种成分虽彼此掺杂,但未见有移行过渡现象。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原发癌中最常见的,传统观点对乳头状癌的诊断是基于纤维血管束作支架,外覆间变上皮的乳头结构,可见核沟、核分裂相、砂粒体及呈浸润性生长等为标准。进一步研究认为乳头细长和分支级数与恶性程度相关[2,4] 。通过观察发现,单一性乳头状癌并不多见,仅占22%。常与滤泡癌等相伴[5] ,所以有了混合性癌的概念[4,5],再根据甲状腺鳞癌的诊断标准:①有肯定的鳞癌组织学依据;②排除其他部位鳞癌转移和浸润至甲状腺的可能;③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有甲状腺肿大病史。本例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 http://www.100md.com
    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生长快,恶性程度高,对放疗不敏感。因其呈浸润性生长,术后易局部复发,预后差。Hanng 报道了6例甲状腺鳞癌术后平均仅存活1年左右。Hutter等[6]发现在甲状腺非致死性疾病中鳞状细胞的形态常是良性的,而致死性病例则常表现为鳞状细胞癌。因鳞状细胞癌较乳头状癌预后差,所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性癌中出现鳞癌成分时,应作出鳞癌的诊断。本病治疗上以扩大根治手术为主,结合放疗,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张丽华(1961-),女,江苏盐城人,医师,从事病 理诊断专业,现在盐城射阳淮海农场医院病理科工作.

    参考文献:

    [1] Huang TY,Assor D.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gland:A report of four cases[J]. Am J Clin pathol,1971,55:93-98.
, 百拇医药
    [2] 武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外科病理学(下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3] Harada T,Ito K,Shimaoka K,et al.Fetal thyroid carcinoma anaplastic transfor mation of adenocarcinoma[J]. Cancer,1977,39:2588.

    [4] Livolsi VA.Mixed thyroid carcinoma.A real entity[J]? Lab invest,1987,57: 237-239.

    [5] Meissner WA,Warren S.Atlas of tumor pathology fascicle 4 and series tumors of the thyroid gland[J]. 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 washington,1969.

    [6] Hutter RVP,Tollefen HR,Decosse JJ,et al. Spindle and giant cell metaplasia in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J].Am J Surg,1965,110:660.

    收稿日期:1999-06-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