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500631
USS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
http://www.100md.com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0年第10期
     汤欣 孙康 黄辽江 姜长明

    摘 要 目的:观察U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15例病人平均随访12个月,通过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后路及前路手术进行比较。结果:USS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为86%;脊柱后凸角、椎体压缩和椎管矢状径复原率分别为81%、95%和83%,其中后二者与传统后路手术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耗时及输血量亦明显低于传统前、后路手术(P<0.01)。结论:模式化的USS操作简便,复位满意,三维固定牢固,是脊柱后路固定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USS

    脊柱通用系统(Universal Spine System,USS)是在TSRH 和CD基础上的一种新一代短节段后路脊柱固定的钉一棒系统,已被广泛用于骨折、滑脱和脊柱先天性畸形[1]。我院1998年12月引进Mathys公司生产的USS治疗胸腰椎骨折15例,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5例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3~51岁,平均42岁。损伤部位:T123例;L17例;L23例;L3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3d,平均6.5d。根据Magerl[2]骨折分型:Type A 9例;Type B 4例;Type C 2例。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7例;D级3例;E级1例。术前、后行正侧位X线摄片,测椎体后凸角(cobbs法)和椎体压缩率,同时行SCT 和MRI扫描,行骨折段椎体及椎管重建,测椎管矢状径、椎体前后及侧方移位、硬膜囊受压程度及观察脊髓信号改变。

    1.2 手术方法:采用连硬麻醉,患者俯卧脊柱手术床,以伤椎为中心作后正中纵形切口,长约15cm ,剥离骶棘肌后暴露伤椎及上下各一正常椎体的棘突、椎板和关节突。首先行伤椎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然后在C-arm监视下,按AO/ASIF定位法[3],在伤椎上下各一椎体两侧椎弓根钻入Schanz钉。先直视下用带保险的手锥钻透皮质,再用有刻度的手锥钻向椎体3cm,探针确保孔道四周均为骨壁,Schanz钉拧入深度相当于椎体前后径的80%。按装USS卡子及适当长度的连接杆,复位时先将卡子固定于连接杆上,再用套板复位棒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并固定螺帽,然后用扩张钳将卡子向连接杆两端延长,恢复椎体后缘高度,再按装调节横向连接杆以增强其三维稳定性,然后用螺栓剪断器切断多余的Schanz钉。若复位后椎体后缘仍有骨块突入椎管,用自制的“L”型骨块嵌入器将骨块推向前方。最后按 Daniaux法[4]在骨折椎体的椎弓根部做一直径6mm隧道,隧道稍偏向缺损部位的头侧,用一特殊漏斗型器械置入隧道内,将碎植骨块通过该漏斗向前推入椎体骨缺损区,完成伤椎骨缺损区的植骨。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本组病例随访最短9个月,最长13个月,平均12个月,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平均住院日(18±4.5)d。神经功能恢复4例Frankel A、B级各有1例恢复1级外,其它13例均有1~2级不同程度地恢复,恢复率达86%。影像学术后脊柱后凸角、椎体压缩和椎管矢状径复原率分别为81%、95%和83%,与术前比较差别显著(P<0.01)。

    将该组资料与我科以往所施前路(Armstrong 、Kaneda)和传统后路(Harrington 、Luque 、Dick)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其中在椎体压缩和椎管矢状径复原方面,USS与传统后路手术比较有显著差异(x2=14.8和4.2 P<0.05)。另外,USS平均手术耗时(90±30)min,与前路(180±60)min和传统后路(150±50)min比较差异显著(P<0.01);输血量前路(1 600±400)ml,传统后路(800±300)ml,而USS仅(300±200)ml,有显著差异(P<0.01)。
, http://www.100md.com
    术前MRI均存在明显的椎管变形、阻塞、硬膜囊受压和脊髓信号异常,而术后椎管变形基本消失,椎管通畅,硬膜囊受压基本解除,脊髓信号较术前有恢复(见图1、2)

    图1、2 腰椎骨折手术前、后MRI片

    3 讨 论

    目前,USS有医用不锈钢和商业纯钛2种产品。商业纯钛USS的组织相容性好,植入后无任何过敏反应。经过特殊处理后的纯钛强度与中等硬度的不锈钢相同,无磁性,体内植入后可行CT及MRI扫描,金属伪影小,有利于病人术后随访观察。并且,USS骨折固定系统的操作中可通过Schanz钉及固定其上的连接杆矫正任何方向的移位,恢复解剖关系,完成稳定的三维固定。由于USS操作的模式化,使手术操作简便、灵活、快速,整个手术均在背侧同一切口内完成,手术耗时及输血量低于传统后路与前路手术。

    爆裂型骨折,传统后路手术在恢复椎体矢状径、椎体的高度和固定后,伤椎大块骨缺损会引起椎体的“蛋壳”样改变,导致前柱力学上的薄弱,从而可能出现迟发性后凸畸形,椎弓根钉疲劳性断裂和疼痛乃至神经系统症状。USS手术中采用Daniaux植骨,克服了上述缺撼。本文随诊病例椎体均愈合良好,无继发性畸形的改变,这是其它后路固定器械及各种后路植骨方法所无法达到的。
, 百拇医药
    另外,USS手术中,除了籍以后纵韧带和后方纤维环的完整,在复位过程中将突入椎管的骨块或破碎的间盘组织复位外,我们尚用“L”型骨块嵌入器将椎管内骨块推向前方,从而有效地扩大了椎管的矢状径,其椎管的复原率明显高于传统后路手术。虽然在神经机能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方面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意义,这可能与本资料样本含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有关,其相对数差别显而易见。

    当然,对严重的前中柱骨折,椎管前方受压>50%,或骨折>2周,前方骨块难以向前推移者,仍应考虑行前路减压与固定。对如何更好地矫正和固定旋转移位,USS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简介:汤欣(1961-),男,辽宁大连人,副教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创伤骨科。电话:(0411)3635963—3132

    汤欣(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116011)

    孙康(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116011)
, http://www.100md.com
    黄辽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116011)

    姜长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116011)

    参考文献:

    [1] Muschi KM,Schlenzka D,Robinson PN,et al.Dorsal intrumentation for idiopathic adolescent th oracic scoliosis rod rotation versus translation[J].Eur spine J, 1999,8(2):93~9.

    [2] Magerl F,Aebi M,Gertzbein SD,et al.A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of thoracic and lumbar injuries[J].Eur spine J,1994;3.184~210.

    [3] 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骨科内固定(AO组织推荐)[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0~462.

    [4] Daniaux H.Transpedikulare Reposition and Spongiosaplastik bei wirbelkorperbruchen der unteren Brust-und lendenwirbelsaule unfallchirug 89,197~2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