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肝脏病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501732
抗内毒素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年第2期
     庄丽维 马占军 刘铁夫 梁桃

    摘 要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的抗内毒素疗法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前列环素(6-Keto-PGF1α)、TNF-α的影响。 方法 观察了30例肝硬化病人口服思密达及阿莫西林抗内毒素治疗二周前后血浆内毒素、NO、6-Keto-PGF1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及机体功能状态与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 结果 肝硬化患者上述四种指标平均水平治疗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二周后内毒素(×1021U/L)由0.546降0.347,NO(μmol/L)由56.498降至31.256、6-Keto-PGF1α(ng/L)由716.964降至539.867、TNF-α(μg/L)3.090 降1.750,较前明显下降。 结论 NO、6-Keto-PGF1α、TNF-α的升高与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思密达及阿莫西林抗内毒素治疗安全有效。
, 百拇医药
    关键词:肝硬化;内毒素;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

    给肝硬化患者口服思密达及阿莫西林抗内毒素治疗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前列环素(6-Keto-PGF1α)及TNF-α的变化情况,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对 NO、6-Keto-PGF1α、TNF-α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30 例,男 24例,女6例,年龄 26~68 岁,符合 1990 年5月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除外重型肝炎,合并Ⅱ期以上肝性脑病,感染性炎症,肝硬化癌变,其中肝硬化腹水患者 11 例,腹水并肝肾综合征7例,合并肝性脑病Ⅰ期3例,同期健康献血者 28 例做正常对照组,男 18 例,女 10 例,年龄 24~49 岁,经病史,查体,肝功能,血清乙、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无异常发现。
, 百拇医药
    二、方法

    1.肝硬化组于采血前一周停用抗菌素、钙离子拮抗剂及输血。分别于入院时、常规药物保肝治疗2周后、抗内毒素治疗2周后3次收集抗凝和不抗凝血各3ml 分离上清液供测定。

    2.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葡萄糖、能量合剂及复方氨基酸等,疗程2周。

    3.抗内毒素治疗:思密达(法国益普生制药公司)3g,3次/d饭后 2h 水冲服;阿莫西林胶囊(昆明贝克诺顿制药公司) 0.5g,3次/d 饭后口服,疗程2周。

    4.测内毒素采用上海伊华临床医学科技公司生产的鲎试剂盒(Ⅱ),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微量内毒素;NO 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的 NO 测试盒,亚硝酸盐比色法测 NO 水平;6-Keto-PGF1α、TNF-α用北京东亚免疫研究所提供的放免试剂盒测定。所有病例均测肝功能、肾功能、尿钠含量、24h 尿量,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3]。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
, 百拇医药
    结 果

    1.肝硬化组内毒素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毒素、一氧化氮、前列环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内毒素

    (×1021U/L)

    一氧化氮

    (μmol/L)

    前列环素

    (ng/L)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μg/L)

, 百拇医药     常规促肝治疗

    治疗前

    0.566±0.120

    58.458±16.128

    777.731±617.160

    3.380±1.620

    治疗后

    0.546±0.114

    56.498±16.195

    716.964±443.620

    3.090±1.440

, 百拇医药     抗内毒素治疗

    治疗前

    0.546±0.114

    56.498±16.195

    716.964±443.620

    3.090±1.440

    治疗后

    0.347±0.145

    31.256±11.252

    539.867±320.436

    1.750±0.540

, 百拇医药     治疗前后比较,t 值依次为 6.08、7.01、2.79 和 5.22,P 值均<0.01

    2.肝硬化组内毒素水平与 NO、6-Keto-PGF1α、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8、0.652 和 0.806、P值均<0.01);内毒素水平与平均动脉压,24h 尿量、尿钠含量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6、-0.713 和-0.784、P值均<0.01)。

    3.常规治疗2周前后内毒素、NO、6-Keto-PGF1α、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4.抗内毒素治疗2周后内毒素、NO、6-Keto-PGF1α、TNF-α水平较前显著下降(P值均<0.01),见表1;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由(9.87±2.13)kPa升至(11.73±2.67)kPa、24h尿量由(866±276)ml升至(1152±339)ml、尿钠含量由(137±33)mmol/L升至(159±46)mmol/L,统计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1)。
, 百拇医药
    讨 论

    血液中的内毒素增加可以引起某些细胞因子的过量释放,如 TNF-α、6-Keto-PGF1α、过氧化物酶、白细胞介素、白三烯等[1]。内毒素和这些细胞因子可刺激诱导型 NO 合酶产生 NO。肝硬化时体内扩血管物质NO、6-Keto-PGF1α、TNF-α水平增加,可引起周围动脉扩张[2]。基础研究显示,内毒素可诱导上述扩血管物质产生,是 NO、6-Keto-PGF1α、TNF-α水平增高并产生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始动因素。因此,抗内毒素治疗应该做为临床改善肝硬化血流动力学紊乱的一种有效手段。

    思密达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极强的固定和吸附作用;阿莫西林为广谱杀菌性半合成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体的细胞壁合成而使细胞死亡,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几乎不受酸性环境的影响,组织渗透性好,可渗入组织深部及体液、分泌液中发挥杀菌功能,能有效杀灭肠道革兰氏阴性细菌,从而减少内毒素的生成及释放。研究表明,思密达及阿莫西林联合应用抗内毒素治疗可以使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同时伴有 NO、6-Keto-PGF1α、TNF-α水平下降,从而改善肝硬化血流动力学异常,使肝硬化病人平均动脉压升高,24h 尿量增加,尿钠含量增高及临床症状改善。
, 百拇医药
    庄丽维,女,36岁,主治医师,硕士

    庄丽维(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马占军(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刘铁夫(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梁桃(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参考文献

    [1]黄自平. 肝病时的内毒素血症. 见: 梁扩寰,主编. 肝脏病学.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397-410.

    [2]黄颖秋. 一氧化氮与肝病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7. 17: 79-8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