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503847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徐伟 季耀东 周良辅 高亮 曹晓运 胡德志

    摘 要 目的 总结67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3~8分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 方法 对我科1992年2月至1998年10月收入院行手术治疗的6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存活45例(67.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34例(50.7%),重残11例(16.5%),死亡22例(32.8%)。 结论 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包括院前急救、颅内血肿的早诊早治、骨瓣减压、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及全身支持治疗等措施,可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百拇医药
    关键词:头部损伤;手术期间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很高,同样的受伤机制,老年人颅脑损伤后病情多严重,提高救治水平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1,2〕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我科1992年2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6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41例,女26例,男女比为1.6∶1。年龄60~77岁,平均68.3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为3~8分。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39 h,平均13 h。本组术前合并心血管疾患者占49.2%(33/67),主要是高血压和冠心病。

    二、受伤情况
, 百拇医药
    车祸伤45例,砸伤和打击伤12例,坠落伤6例,跌伤4例。着力部位:枕部42例,额部15例,颞部3例,顶部3例,不详4例。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67例中单侧瞳孔散大12例,双侧瞳孔散大<1 h 8例,1~2.5 h 6例,>2.5 h 5例。通过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和CT扫描发现所有患者均有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血肿均位于幕上,血肿量30~130 ml,中线移位均大于7 mm。单发血肿55例,包括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9例,脑内血肿5例;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27例,脑内血肿8例。多发血肿12例,包括着力部位血肿5例(硬膜下合并脑内血肿3例,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2例),对冲部位血肿5例(硬膜下合并脑内血肿4例,多发脑内血肿1例),着力部位合并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2例。17例诊断为颅底骨折,15例诊断为原发性脑干伤,11例弥漫性脑肿胀。67例中术前低血压10例,呼吸功能障碍13例,其中曾有呼吸停止5例。合并伤:肢体骨折16例,肋骨骨折11例,血气胸4例,腰椎骨折3例,骨盆骨折2例,尿道损伤2例。
, 百拇医药
    四、统计学处理

    指标数据用X±s表示,显著性水准α=0.05。

    结 果

    一、治疗

    6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仍昏迷者48 h内行气管切开术,常规亚低温治疗。治疗方法:全身半导体降温毯(北京康诺技术发展公司)加冬眠肌松合剂,10 h内将体温降至亚低温水平(肛温33~35℃),并维持3~5 d,同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所有患者均行开颅血肿及脑挫裂伤清除,并根据术前、术后情况决定是否行骨瓣减压术。23例术中放置光纤颅内压探头,术后用MODEL 420型颅压监护仪对其行连续颅内压(ICP)监护(美国Camino公司)。连续监测并控制血糖、电解质和血气等。

    二、并发症

    肺部感染24例(35.8%),其中11例因此致死,消化道出血18例(26.9%),泌尿系感染9例(13.4%),心功能衰竭7例(10.4%),其中4例因此致死,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肝功能损害3例,重度营养不良3例,褥疮2例。
, http://www.100md.com
    三、随访

    术后3~6个月,67例中存活45例,占67.2%,根据格拉斯哥预后积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恢复良好20例,中残14例,重残11例,死亡22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19例,其中双侧瞳孔散大超过2.5 h的5例患者均死亡,1~2.5 h的6例患者死亡5例,小于1 h的8例患者死亡4例。67例患者中,45例存活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8.1 h,而22例死亡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5.4 h(P<0.05)。

    讨 论

    近年来,我们对颅脑损伤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逐步完善,使GCS评分为3~8分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手术存活率达67.2%,其中超过半数(34/67)患者预后良好或具有独立生活能力。通过对以上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救治,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
, 百拇医药
    1.心血管功能特点: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后表现较复杂,因各器官多有退行性改变,代偿能力差,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改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低、血流分布改变,导致动脉血管内腔狭窄、血栓形成,甚至器官(心、脑)缺血性梗死。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使手术中失血代偿机能减退,组织灌注减退。围手术期不恰当使用脱水剂可造成急性血容量降低,甚至发生休克,一旦休克,代偿更为困难,术后容易诱发心功能衰竭,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

    2.临床表现特点:老年人骨质脆弱,易发生颅底骨折;脑血管硬化,易损伤出血,且出血后难以自行停止;脑组织萎缩,易形成大血肿。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伤多见,应尽可能做到全面合理诊断治疗。心、肺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术后一旦发生并发症,患者病情变化很快,应尽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院前急救:对于有呼吸与循环障碍的危重患者,应及早行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输液扩容,稳定血压至正常水平,避免早期低血压、低血氧与高碳酸血症造成脑损害。本组术前低血压患者10例,死亡9例,说明低血压直接影响预后。建立有效的急救体系可以使脑外伤病死率和病残率下降〔3,4〕
, 百拇医药
    4.手术指征:我们认为有颅内血肿与脑挫裂伤,中线移位大于7 mm,幕上血肿大于30 ml,可作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指征。本组患者均符合以上情况,但应综合考虑术前身体状况和双侧瞳孔散大的时间。本组双侧瞳孔散大超过2.5 h患者均死亡,说明此类患者预后不佳,这与文献报道双侧瞳孔散大超过3 h呼吸与循环功能不可恢复的动物实验结果〔5〕相接近。45例存活患者受伤至手术平均时间明显短于22例死亡患者,充分说明受伤至治疗的时间长短明显影响预后,应该尽可能缩短确诊至治疗的时间,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5.骨瓣减压指征:(1)术前脑疝患者;(2)术前虽无脑疝,但清除挫伤、坏死脑组织后仍有轻度脑膨隆,脑搏动不佳者;(3)术前有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估计术后会发生较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手术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 cm,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部发际下,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和中颅窝,顶部骨瓣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 cm,彻底清除血肿和挫伤坏死组织。大骨瓣减压术有利于降低继发性血肿和(或)脑水肿所致脑疝的发生率,亦可减少血肿清除急性减压后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膨出。
, 百拇医药
    6.防治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脑损伤后的继发性病理过程中,脑缺血、缺氧是导致各种继发性病理情况的基础。对脑水肿防治不应单纯采用脱水治疗,还需要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流。本组对术前有较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者,除常规使用甘露醇脱水外,在术后1周常规使用尼莫地平(尼莫通)24 h维持。尼莫地平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对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都有较好的效果,属于病因治疗〔6,7〕

    7.ICP监护:连续动态ICP监护有助于及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避免为控制ICP而过度脱水的治疗方法,并有助于判断预后。ICP>20 mm Hg应行脱水治疗,ICP>35 mm Hg应高度怀疑迟发性颅内血肿〔8,9〕。本组术后ICP监护过程中发现2例患者ICP持续>35 mm Hg,达40 mm Hg,及时行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而再次手术,挽救了生命。ICP>20 mm Hg者行脱水治疗应避免过度脱水。

    8.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减少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性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阻断钙超载,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10〕。本组术后仍昏迷患者皆行亚低温治疗,效果满意。
, 百拇医药
    9.术后低氧血症和低血压的防治:低血压和低氧血症能加重继发性脑损伤。为防止术后低氧血症,本组患者术后48 h内如意识无明显改善皆行气管切开术,充分供氧,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针对病因有效地控制术后低血压的发生。

    10.营养问题:近年来,营养问题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后必须给予全身支持治疗,以脂肪乳液、氨基酸、葡萄糖为基本营养液,改善氮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

    11.高压氧:病情稳定后尽早使用,可能有助恢复。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往往超过50%,本组死亡率为32.8%,说明通过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如何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还需在基础和临床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徐伟(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市,200040)
, 百拇医药
    季耀东(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市,200040)

    周良辅(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市,200040)

    高亮(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市,200040)

    曹晓运(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市,200040)

    胡德志(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市,200040)

    参考文献

    1,谢培增,睦秋材.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124-125.

    2,周强.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256-257.
, 百拇医药
    3,Becker DP,Gade GF,Miller JD.Prognosis after head injury. In: Youmans JR,eds.Neurologicalsurgery.3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1990.2194-2229.

    4,Gabrielle FM,Lawrence FM. Recent advan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ad injury. Crit Rev Neurosurg, 1997,7:156-164.

    5,张远征,段国升,张纪 .急性颅高压双瞳散大后意识和呼吸不可逆的时限——实验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7,3:214-217.

    6,Previgliano I,Ceraso D,Rozas MC,et al.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management in head injury.Crit Rev Neurosurg, 1997,7:36-44.
, http://www.100md.com
    7,Miguel AM,Fernando GD. Hemodynamic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rit Rev Neurosurg, 1995, 5:6-14.

    8,Donald W,Peter BL.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Contem Neurosurg,1997,19:1-6.

    9,Critical pathway for the treatment of established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J Neurotrauma, 1996,13:719-720.

    10,Amacher AL.Hypothermia and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brain injury.Crit Rev Neurosurg, 1995,5:1-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