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业版 > 药事药政 > 信息 > 正文
编号:10436492
新药研发穷则思变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15日 中国医药网
     研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新药研发的瓶颈。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王晓良介绍,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企业唱主角、其销售额的15%~20%用于新药研发相比,我国的制药企业仅有2%~5%的销售额用于新药研发,而投入广告的费用则高达销售额的5%~10%。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如果能将全国药品销售额的10%用于新药研发,按2001年全国药品销售额1300亿元计,将有130亿元投入到新药研发中,这个数字是国家投入的10倍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药研发中去?过去国家是投资主体,僧多粥少,资金有限;近几年逐渐引导企业成为投资主体,但企业又存在实际困难,真正的投入还是少之又少。记者为此对业内有关人士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国家正在酝酿之中的税收政策调整也许将给一直“喊穷”的新药研发带来“福音”。

    科研主体吃“不饱” 制药企业也叫“穷”

    “目前,我国还相对欠缺鼓励研发投入的政策。”某药物研究所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解释:“我国新药研究一直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为研究主体,国家是投资主体,众多科研单位都在争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这就难免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既然投资主体是国家,实行税收优惠就不具实际意义。”中国药科大学廖清江教授对记者谈起在十几年前开始的一项国家一类新药研究时也颇有感慨:由于研究初期国家投入的经费有限,所以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一直到获得新药证书,才有企业愿意大笔投入资金。他认为,过去的新药研发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药的研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