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材
编号:10331783
茯苓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1日 吉林长白山中药
茯苓//

     茯苓 别名:杜茯苓、野苓

    Poria cocos (Ochw.) Wolf--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菌核有特殊臭味,深入地下20~30cm,球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长径20~30cm,或更长。新鲜时较软,干燥后坚硬。外面为淡灰棕色至深褐色,具瘤状皱缩的皮壳;内部由多数菌丝体组成,粉粒状,外层淡粉红色,内部白色;子实体平卧于菌核表面,厚3~8mm,白色,老熟或干燥后,变浅褐色,管孔多角形至不规则形,深2~3mm,直径0.5~2mm,孔壁薄,孔缘渐变为齿状。于显微镜下观察,担子棒状,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稍屈曲,一端斜尖,壁表面平滑,无色。

    生于向阳、温暖的山坡和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多寄生于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马尾松(P. massoniana Lamb.)、黑松(P. thunbergii Parl.)、云南松(P. yunnanensis Sieb. et Zucc.)等松属植物较老的根部。全国大部分都有人工培育。

    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制]

    野生茯苓一般于7月至次年3月间采挖,人工培植者,于接种后的第二年7~9月起窖。采收时应选择晴天,以利加工。挖出茯苓团后,洗净泥沙,擦干,堆置于密闭的不透风处,垫草,盖严,“发汗”5~8天后,去掉稻草,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表皮变褐色,并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称“茯苓个”。先将外皮剥掉,称“茯苓皮”。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成块,阴干,制成“茯苓块”等商品。将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片状或小方块,称“赤茯苓”。切成平片,晒干,称“茯苓片”。抱木而生(切片中央有木心)的称“茯神”。

    [性味及功效]

    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用量9~15g。,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