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信息
编号:10311957
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50期
     胰岛素原,是由胰岛的β细胞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而胰岛素原,则在胰蛋白酶和羧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胰岛素及C肽,并从β细胞释放入血液循环。胰岛素从分泌到发挥生物效应的任何环节发生异常,包括受体前缺陷,如胰岛素分子结构异常、胰岛素原转变为胰岛素不完全和血中存有抗胰岛素物质等,都会出现胰岛素代谢紊乱,特别是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因此,近来有学者提出胰岛素代谢紊乱综合征的概念。在临床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系统功能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等异常的病理生理状态,都是以高胰岛素血症为中心引起的—系列代谢紊乱。在这其中,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医学界对于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于近年取得了很大进展。

    高胰岛素血症可分急性高胰岛素血症及慢性高胰岛素血症。前者常见于胰岛素瘤、胰岛细胞腺瘤及嗜铬细胞腺瘤等;后者继发于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血浆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地从体循环中移除,进而刺激胰岛素从β细胞释放,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往往又伴发高血压,其发生机理是如下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 百拇医药
    一、水钠潴留。高胰岛素血症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可提高肾对水钠的重吸收,导致水钠潴留。有研究证实,向肾动脉输注胰岛素,可使钠排出减少一半。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钠重吸收的部位主要在近曲小管,这一部分胰岛素受体密度最高,且钠-钾ATP酶活化也在此最活跃。但最近有研究报告认为:胰岛素抗钠利尿作用在远曲小管;同时,胰岛素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也可增加钠的重吸收。这两个作用使血容量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血管壁间质水肿与钠潴留,而引起高血压。

    二、跨膜离子转运。正常水平的胰岛素可活化钠-钾ATP酶,减少细胞内钠与钙。但在高胰岛素血症时,其作用相反,并刺激钠与氢、钙与钠的转运。同时,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使细胞内钙聚集,抑制其调节血管舒张及葡萄糖转运。此外,高胰岛素血症时,还可降低血镁离子水平,导致血管不易舒张。胰岛素又是直接刺激ATP酶促进细胞内钾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其过活化可致细胞内碱化,使细胞对生长因子更敏感,促进平滑肌细胞生长及内移,使管壁肥厚及管腔狭窄,产生高血压。国外有研究者,在应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血清钠与钙离子浓度对血压的影响时,发现离子钙浓度与血清钠及钙浓度之比都影响收缩压,而胰岛素参加了影响经膜转运的钙离子,使细胞内钙聚集,从导致不适的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而血压升高。又有国外研究者应用实验测量三联钾导致的血管舒张,以作为钠钾泵活动的指标。在该实验的活体鉴定中,研究者发现胰岛素对氯化钾更敏感,在其产生的动脉收缩与舒张中有剂量依赖性。
, 百拇医药
    三、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高胰岛素血症可提高交感神经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兴奋性,还可降低血管对乙酰胆碱所致舒张作用的敏感性。有研究认为,高胰岛素血症是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R的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表达和血管紧张素原的产生,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收缩作用。这表明,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组织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重要的活化作用,并能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国外研究者的实验也证明,交感神经切除术可阻止高胰岛素血症引发的高血压。有研究者在实验中发现,双肾去神经术耗去了去甲肾上腺素的储存,进而阻止了高胰岛素血症引发的高血压进一步发展。双肾去神经术能使升高的收缩压在2周内恢复正常。这暗示了高胰岛素血症产生的高血压也需要肾神经的参与。国外研究者在胰岛素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导致的血管收缩试验中得出结论:内源性与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导致的血管收缩可被高浓度胰岛素加强,出现非时间依赖性。这表明,上述生长刺激因子和血管肥厚刺激因子在高胰岛素血症导致的高血压血管重构上起很大作用。
, 百拇医药
    四、血管活性物质。研究已证明,胰岛素能刺激主动脉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内皮素,且与胰岛素浓度呈正相关。高胰岛素血症是内皮素升高的主要决定因素。其机理可能是:胰岛素与内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了酪氨酸激酶、刺激了内皮素mRNA转录、合成、分泌ET-1;胰岛素还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作用,而刺激ET-1的分泌。而ET-1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血管收缩剂,其效能是去甲肾上腺素的100倍,缩血管效能持久。因此,ET-1能引起外周阻力的增加,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还可通过一些原癌基因,促进平滑肌与心肌增殖,引起心血管的重塑。高胰岛素血症通过激活一些激酶抑制剂的产生及活动,导致血管舒张的作用丧失。高胰岛素血症可破坏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一氧化氮,并引起内皮细胞前列环素与C型利尿肽的释放减少,使其对扩容反应性下降。高胰岛素血症还可引起缓激肽-激肽系统的活化障碍,引起局部血流增加,使胰岛素诱导的糖氧化作用及扩血管作用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其它血管活性物质的增加,导致纤溶活性受抑,引起血液高凝状

    态,增加了血流阻力。国外有研究者通过实验提出,胰岛素水平与低的红细胞膜流动性有关。这一观点,也支持胰岛素参与红细胞膜流动性的控制,使血流阻力增加,引起高血压。
, http://www.100md.com
    五、血管重塑。国外有研究者分析了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者的微毛细血管功能关系。其结果显示,毛细血管重建与血压呈负相关,与胰岛素的敏感性呈正相关。

    六、脂质代谢。动脉壁是胰岛素敏感组织之一,当暴露于高水平循环胰岛素时,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同时,内皮细胞表面的脂蛋白酯活性增加,使血中含过量甘油三酯。其易被动脉平滑肌细胞摄取,促进粥样硬化斑快形成。

    七、胰岛素代谢清除率。高血压者与正常者的胰岛素代谢清除率明

    显不同,低胰岛素代谢清除率可以认为是高胰岛素血症导致高血压的—个辅助因素。

    八、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遗传有关。有人对高血压家族与正常血压家族做家族内血胰岛素相关分析,发现双亲的血胰岛素均值与子女的血胰岛素呈正相关。国外研究者在双亲无糖尿病者、双亲之一患糖尿病者、双亲全患糖尿病者三类人群中见到,血胰岛素顺次递增。另有国外研究者发现,在高血压患者子女中,血压正常者在发生高血压和高血脂前,已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总之,高胰岛素血症产生高血压的机制是多因素构成的病理生理变化。这就要求在临床医生在治疗高血压时,应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增加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降低血压。, 百拇医药(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