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472735
禁止医生拿红包专家担心最后是“纸上谈兵”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6日 现代快报
     其实,对于医生拿红包收回扣的现象,无论是卫生主管部门,还是各家医疗结构,都是三令五申明文禁止的。去年初,南京市卫生局就下发了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六不准”的通知,明文规定:不准收取病人及家属红包,凡有此行为者,红包没收,人员待岗,凡向病人及家属索要红包和收受红包情节严重者,正式职工予以党纪政纪处分,临时合同人员予以辞退,进修和实习人员退回原单位;不准接受药品和器械生产、销售企业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不准向病人推销药品和其它商品,对违反者没收非法所得,作待岗处理,情节严重者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并承担法律责任。

    前两年南京市卫生局还制定了12项服务公开承诺,并公布了南京市卫生局的行风监督电话,记者昨天在南京市属几家大医院看到,这些医院均在门诊大厅显眼处将本院的行风监督电话和卫生局的行风监督电话83617837张贴公布,以方便病人举报投诉“红包回扣”问题。一名工作人员说,这些公开承诺和监督电话在一两年前就贴出来了。

    “查无实据”大多不了了之
, 百拇医药
    按照这些三令五申,这些年来主管部门和医院查处的结果如何呢?有多少医护人员为此被处理?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和南京几家大医院的相关负责人。

    南京市卫生局纪委书记郑建宁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有多少医护人员因为“红包回扣”问题受到查处,他还不太清楚,因为这方面的工作分块负责,各个区县卫生部门、各家医院均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有的医院因为行风问题扣罚医护人员的奖金等事情并不一定都要报到市卫生局。

    南京脑科医院纪委副书记陆迎庆告诉记者,该院一直在抓“红包回扣”等行业不正之风。他们也收到过关于某某医生拿红包收回扣的举报信,但这些举报信中有99%是匿名的,让他们在调查过程中,很难找到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的证据,有时举报人连医生的科室都不说清楚。取证困难导致了纪检部门对“红包回扣”问题的查处难度加大,去年该院没有一名医务人员因为“红包回扣”问题受到查处,前年也只有一例因此而受到查处。南京另外一家大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这两年也一直加大力度查处“红包回扣”问题,但由于举报电话、信件多是匿名的,经常查无实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记者了解到,大多医院查处“红包回扣”问题收效甚微。
, 百拇医药
    记者通过有关渠道了解到这样一些数字:因为行风问题,2002年,南京市卫生系统处理人员53人,其中经济处罚41人,待岗5人,其他处理7人;在收受药品回扣和红包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中,2003年的前三季度,江苏全省卫生系统有3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2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红包禁令”未令举报热起来

    这些数字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出目前屡禁不绝的“红包回扣”问题。记者了解到,在南京市卫生局召开动员大会后,各家医院立即开始了这方面的部署计划,南京脑科医院纪委副书记陆迎庆说,目前医院正在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正在制定具体的方案。记者了解到,这两天,南京市卫生局行风监督热线和部分医院的行风投诉热线接到的投诉电话并没有明显增多;几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也都呼吁,希望病人投诉时能够将医生的姓名、科室等信息反映完整,并留下病人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样才能有确凿的证据查处。对于“红包禁令”,社会各界人士也是反响强烈。南京一家医院外科的陈医生说:“说句实话,我也拿过病人的红包,刚开始心里很不安,但后来发现送红包拿红包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风气,不仅是医疗行业,其他行业都有这种现象,慢慢的也就心安理得了,心里也就不再愧疚了。”对于“红包禁令”,他认为很难起到大的效果,“除非整个社会风气都好转了,红包才会绝迹。”一名资深的医学专家说,拿红包收回扣在医疗系统的确存在,但只是少数人的行为,有很多正直的医生根本不会拿病人的红包,即使病人硬塞过来最后也要退回或者打到病人的医疗费中去。
, 百拇医药
    市民李小姐上个月因母亲住院做胆囊手术送了几千块钱的红包,她说:“如果红包真的禁了,那就可以省下来好几千块钱了。”而市民吴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现在社会都是这个样子,找人办事就要花钱,如果家人或者自己住院他宁愿送些红包,只要保证手术质量。他表示不会去举报投诉拿红包的医生,他觉得“红包禁令”没有必要。

    “红包”根源在医疗体制

    对于这个“红包禁令”的效果,江苏省医学会的一位专家却认为可能又是收效甚微。他说,红包问题的根源在于医疗体制本身,并非仅靠一时的查处治理就能解决的。他说,医生是高风险行业,特别是经常做手术的外科医生,一旦碰上一个医疗事故,不仅要面临被病人家属打骂的可能,还有可能吃官司,甚至一生无法再当医生了。但是目前国家对医生的职业风险没有任何其他的补贴,医生的收入与职业本身的风险性不成正比,因此当病人送上红包时,有些医生也就顺理成章地收下了以弥补过低的收入。再加上目前仍是以药养医的体制,医生正常的劳务收入技术很低,医生还没有其他渠道获取利益,技术好、水平高的医生也不一定能获得高收入。

    他说,医疗资源过少让现在的医院成了“医老大”,知名医院更是如此,对于大多病人来说,不能因为某家医院收红包就不去看病了,而且也很难找到不收红包的医院。慢慢的无论病人愿不愿意,送红包毫无商量地变成了一种“规矩”,由当初简单的表达谢意演变成必须支付的费用。他说,只要不扩大卫生资源,只要病人对医院的选择性不成倍地增加,医生收受红包就不会真正杜绝。他说,医生收红包屡禁不止的背后,是医疗体制本身存在问题,解决“红包回扣”问题的根源还应是抓紧促进医疗改革。, 百拇医药(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