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市场快讯 > 正文
编号:10390251
http://www.100md.com
     消停了将近一年的北京医药商业进入新年后变得躁动起来。1月9日,在北京的西三环路边,一家营业面积达1500平方米,名为天惠得健康大卖场的“超级大药房”开业。无独有偶,同在三环路边,与天惠得相距不足5公里处,另一个同样定位于经营健康相关产品的超大型卖场??紫竹健康广场也已经开始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据悉,这家卖场的开业时间已初步定在2月中旬。

    天惠得的开业与紫竹健康广场项目的启动在医药流通领域引起了一场“地震”。因为同传统概念上的药房相比,除了营业面积大大超出普通药房和高举低价大旗外,两个卖场最大的看点在于:其所经营的商品范围已不再囿于药品和保健品,而是涵盖了药品、保健品、妇幼用品、功能性日化产品、鲜花、配镜中心等与健康相关的诸多产品和服务领域??典型的混业经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在国际上通行的医药商业业态的出现,说明经过数年的价格博弈,药房特别是平价药房的药价已降至甚至突破经营允许的极限,单纯经营药品和保健品的风险过高,混业经营既是医药商业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目前中国医药零售业将药品价格战继续下去的一条重要的出路。

    药品价格战的升级版

    有权威人士测算,在2003年,受价格战冲击,全国有一半左右的药房处于亏损状态,没有亏损的利润也十分有限。“这场由平价药房发动的旷日持久的药品价格战的结果,固然使各地的平价药房吸引了眼球,迅速切入市场并扩大了市场分额,但几年时间若干次降价后,很多平价药房的经营也出现了极大的困难,亏损的比例并不比非平价药房小,”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一位高层人士说。

    投资经营天惠得健康大卖场的正是在北京首倡平价药房的德威治平价药房有限公司。尽管总经理张玉宽不承认此举缘于平价药房之路已越走越窄,但在过去的一年中,号称要建20家店的德威治明显放慢了扩张的步伐。张将此归咎于SARS导致的工作停滞和忙于进行GSP认证,不过他也认为“传统平价药房的药品利润空间已经降至极限,可供挖掘的潜力不大”。据张介绍,2003年德威治在北京的9家平价药房的营业收入达到近2亿元,但张拒绝透露具体利润的数字。

    张玉宽称,德威治开办天惠得绝非放弃其一贯秉承的价格战传统,而是在平价药房基础上的升级。“至少在药品之外增加了很多过去没有的商品品种,使得药房的生存对药品的依赖程度降低,所以天惠得所经营的药品的定价比德威治还要低。”张玉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从理论上讲,这种业态可以为药品价格战提供最有力地支持,但如果单纯地认为这种业态是为价格战服务的也过于狭隘,我们实际上是以这个卖场来探索和检验‘卖场品种组合’理论,有的商品利润率高,有的商品可以吸引一大部分顾客,有的商品可以吸引顾客多次光顾卖场,我们希望探索出国内药店的一个新的经营模式,”张玉宽说。 混业经营引起业态裂变

    和张玉宽同样把算盘打得噼啪响的是紫竹健康广场的总经理岳春旺。

    虽然不像德威治那样在医药健康产业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紫竹健康广场的投资方国东集团同样来者不善,据称该集团在北京拥有多处大型商业物业,旗下经营的三环、环三环家具建材城在北京商界有口皆碑,长于广告拉动的卖场经营手法。据岳春旺透露,紫竹健康广场将在京城首开健康产品“店中店”的经营模式,除一部分自营商品区,营业区主要提供给健康产品厂商进驻。 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天惠得与紫竹健康广场的这种“混业经营”在发达国家是药房经营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国外主流药店的营业收入中药品只占30%~40%。而且,在发达国家真正单品种经营的药店非常罕见,在药品的基础上,药店根据不同的商品特性、购买频度、商品利润率来合理地搭配商品,丰富商品品种,既能实现与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业态的同台竞争,又能实现与这些业态的错位经营。

    事实上,以海王星辰深圳店为代表,药店混业经营近几年在中国南方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萌芽,而且,一些长期从事医药商业研究的专家也不断呼吁行业研究、采用这种经营模式。自去年以来,药品价格战带来的行业性危机引发了对“药房向何处去”的思考,混业经营得以被真正重视起来。如今,在医药商业一贯“慢半拍”的北京,天惠得与紫竹健康广场的出现,标志着这一业态已经开始走出了襁褓阶段。

    (摘自《中国经营报》)

    200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