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5期
编号:10393500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5-0760-02

    1998~2000年我们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12例胫骨骨折,获得良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20~52岁。撞伤6例,跌伤2例,坠落伤4例;闭合骨折10例,开放骨折2例。

    1.2 治疗经过 开放骨折急诊清创缝合,择期带锁髓内钉内固定,闭合骨折均采用择期手术,所有病人术后抗炎治疗,未给予外固定,疼痛消失后,指导病人主动锻炼骨折邻近关节。对于稳定骨折1周后扶拐下地完全负重行走,不稳定骨折2周后扶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以后每月复查1次,直至骨折愈合。

    2 结果

    所有骨折均在1年内愈合,未见各种骨折并发症,根据患膝踝关节运动范围,下肢是否短缩、步态及是否能够从事伤前工作及X线片,评定优10例,良2例。

    3 讨论

    3.1 适应证的选择 所有能够应用直型钢板固定的胫骨骨折均适用带锁髓内钉,尤其对于多段、粉碎、骨质缺损及骨不连要更为适用。但Ⅲ°开放骨折及骨端骨折避免应用。

    3.2 生物力学原理 对于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钉通过骨干的中轴线固定,所受弯曲应力几乎为零,骨折端均匀承受轴向应力,避免剪、折、扭等有害应力,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应力遮挡作用,方便患者早期功能练习及负重行走。

    3.3 与AO钢板的比较 对于多段、粉碎严重及骨质缺损的胫骨干骨折,应选择较长的钢板,这就需要术中剥离较多骨膜,不利于骨折愈合,并且需要放在骨干的张力侧,采用AO钢板内固定,钢板下的骨质未得到适当的应力刺激,易出现钢板下的骨质疏松,导致内固定失败。带锁髓内钉则避免了以上缺点,且固定方式灵活,可采用闭合或开放任何一种方式。随着连接带锁钉的瞄准器及C臂机的应用,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3.4 动力型固定和静力型固定的选择 对于骨干稳定型骨折由于折端不易移位,采用动力型固定,以达到弹性固定的目的,通过负重折端受应力刺激,促进骨痂形成,有利于骨折愈合,对于不稳定的骨干骨折由于易产生短缩畸形,则采用静力型固定以防止短缩及旋转,早期为折端提供一个稳定的固定,待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折端,提示骨折端有足够的稳定性,可去除远离骨折线一侧 锁钉,改静力型固定为动力型固定。

    3.5 带锁髓内钉应用前景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及骨不连在国外已有20多年历史,临床效果较好。1986年召开的国际第三次髓内钉专题讨论会上肯定锁式髓内钉是近十年来髓内钉应用领域中三大进展之一。

    (编辑 小川), http://www.100md.com(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