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期
编号:10393139
宫腔镜手术中心跳骤停、猝死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1-0083-02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5岁,因人流术后月经量减少7个月,于2003年5月8日入院。既往无心脏病病史,无明显心脏病家族史。查体:T36.5℃,BP105/70mmHg,P78次/min。神清,精神好,表情自然;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点正常,无抬举性搏动,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妇科检查:外阴发育好,阴道通畅,分泌物少,宫颈轻度糜烂,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前位,较正常稍大,双侧附件正常。门诊B超提示:宫腔粘连。以“宫腔粘连”收入院。临床经过:该患者入院后,查出、凝血时间正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正常心电图;胸透正常。在常规准备下行宫腔镜探查术,膨宫液为0.9%的盐水,宫腔设定压力8kPa;术中发现宫腔呈膜性粘连,予以分离;分离完备上圆环一枚,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10min。手术结束时,患者突然出现四肢轻微抽动,面色青紫,口唇发绀,意识丧失,血压、脉搏测不出。立即予以吸氧,胸外按压;同时打开静脉补液通道,静脉给予阿托品0.5mg,地塞米松30mg等处理。患者面色无好转,呈鼾声呼吸,约10min后呼吸心跳骤停,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心脏除颤;患者心跳恢复,心率60次/min左右,但律不齐,心跳微弱,脉搏无法触及;急查血生化,提示:K + 4.6mmol/L,Na + 138mmol/L,Mg 2+ 1.18mmol/L,Ca 2+ 1.7mmol/L,CO 2 -CP14.6mmol/L,IP5.97mmol/L,即予以纠酸、补液,继续静脉给予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变,心电监护反复出现扭转性室速。2h后,患者肺部出现广泛的干、湿性罗音,并有大量的血性泡沫痰,予以吸痰。10min后,患者再次出现心跳骤停,经持续胸外按压,心脏除颤及药物紧急抢救1h无效后,患者死亡。尸检结果:心脏无器质性病变,心、脑、肺血管未见栓塞。死亡原因:抑制性死亡。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2.1 宫腔镜与猝死 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技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据我们所知,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宫腔镜术中猝死的病例报道。其严重并发症主要有电解质紊乱和心脑综合征,有时可导致患者死亡:(1)电解质紊乱,最常见为TURP(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综合征:大量灌流液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容量过多及低钠血症,严重者可致死。因首报于泌尿外科前列腺电切术后,故称TURP综合征。预防在于手术中尽量采用低压灌流,手术时间尽量控制在1h之内,严密监测灌流液差值,差值达1000ml时应停止手术。术中应持续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SpO 2 ),每5min测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CVP)1次,每30min检测电解质、血常规和渗透压1次。Shirk [1] 等提出膨宫液不仅要选用低粘性液体,同时液体的注入压力应控制在0~10.7kPa,注入速度不能超过450ml/min。Bennett [2] 等也指出维持患者子宫内压力和平均动脉压的平衡,可减少膨宫液的血管内渗;手术时,宫腔内压力等于或小于平均动脉压是安全的。Mushambi [3] 提出宫腔镜手术时,局麻可能优于全麻,局麻有利于早期发现液体负荷过量。(2)心脑综合征,又称“人流综合征”,其原理主要由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如患者原来心肺功能较差或患者过度紧张,可引起患者心跳骤停、猝死。术前口服镇静剂或肌注斯帕丰40mg和654-210mg,对于那些心脏应激能力较差的患者是十分必要的。
, 百拇医药
    2.2 死亡原因分析 对于此例患者,我们认为其死亡原因为:由宫腔操作引起患者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心律失常,心跳骤停而猝死。该患者从就诊到死亡时间短,有宫腔操作诱因,在诊断上,常规心电图也缺乏特发性室颤的特殊类型Brugada综合征的特征性改变:右束支阻滞伴V 1 、V 3 导联ST段抬高 [4] ;手术前2h常规心电图检查示QT间期正常(0.36s),亦可除外长QT综合征 [5] 。因此,基本可以排除由于上述两种潜在性心脏疾患诱发的猝死。膨宫液为0.9%的生理盐水,宫腔设定压力8kPa,手术时间短,约20min,血生化提示:Na+ 138mmol/L,K + 4.6mmol/L,Mg 2+ 1.18mmol/L,Ca 2+ 1.7mmol/L,可以排除TURP综合征。

    2.3 心跳骤停的抢救 针对心肺循环骤停(cardiopulmonary arrest)应紧急采用心肺脑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ˉsuscitation,CPCR),它包括保持心肺及脑的供血,恢复原来呼吸循环及脑功能的各种措施 [6] 。复苏分三个阶段,按ABCDEFGHI各条原则进行 [7]
, http://www.100md.com
    第一阶段(ABC):指心搏停止4min以内所进行的复苏术,其目的是为第二阶段复苏而进行。A(air way):指保持气道通畅,这是复苏成功的首要步骤和重要措施;B(breathˉing):指行人工呼吸之前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在此条件下仔细观察胸廓起伏,静听呼气逸出声等方法来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则须采取人工呼吸。C(circulaˉtion):指建立人工循环。(1)胸外心脏按压,能迅速建立人工循环。标准:可触知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收缩压达8.0~13.3kPa,颈动脉平均压达5.33kPa,颈动脉血流量达正常的1/3~1/4,使动脉产生压力,保证向脑和心脏供血供氧;患者则表现为瞳孔缩小、口唇转红,开始出现自主呼吸。(2)胸内心脏按压,适用于胸廓畸形、多处肋骨骨折、血气胸以及体外除颤无效、高度左房室瓣膜狭窄、妊娠晚期、深低温型心搏停止。方法:在第四肋间隙胸骨旁2.5cm至左腋前线作弧行切口,打开胸腔,迅速把手掌伸入胸腔内挤压心脏;挤压时将四指并拢,平放于心室后方,拇指和大鱼际放在心脏前方,把心脏托于掌心挤压,一般为80次/min。
, 百拇医药
    第二阶段(DEFG):指心搏停止8min以内所进行的复苏术,其目的是用人工手段使心肺功能恢复,建立循环呼吸。D(drugs):即药物治疗。肾上腺素:适用于心室纤颤、心脏停搏和电-机械分离,将肾上腺素0.5~1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10ml,首先静脉注射,必要时可每3~5min重复注射,临床上有突破10mg复苏成功的报道 [8] 。也可气管内给药,但用量是静脉给药的2~2.5倍;心内注射一般除开胸按压外,目前不主张应用,在开胸时心内注射效果优于其他途径。血管活性药: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多巴胺作用与用量有关,开始以2~5μg·kg -1 ·min -1 的速度静脉滴注,并根据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调节。控制心率、心律的药物:(1)利多卡因:是治疗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的首选药。初量1~1.5mg/kg静脉注射,以后每5~10min给0.5~1.5mg/kg,总量3mg/kg,心搏停止期间单次注射,复跳后持续滴注2~4mg/min。(2)阿托品:用于窦性心动过缓、发生在窦房结的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搏停顿,0.5mg行静脉注射,此后每5min注射1次,总量2mg为度。稀释后也可气管注入。(3)溴苄胺:用于利多卡因和电除颤不能逆转的心室纤颤、再发性室颤患者。静脉注射5~10mg/kg,连续滴注2mg/kg。对不应性心室纤颤,可静脉注射5mg/kg后再电除颤,无效时可增到10mg/kg,并相隔15~30min再次注射。E(ECG):作心电监护,明确心搏停顿、心室纤颤或心电机械分离。F(fibrillation):有心室纤颤最常用电除颤和药物治疗;G(gauge):监测。复苏初期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电图、酸碱平衡和动脉血气分析等;复苏后期除上述各项外,还要测尿量(每小时1次)、CVP及桡动脉压、呼吸功能、颅内压和血生化等。
, http://www.100md.com
    第三阶段(HI):指复苏后治疗,其目的是维持和恢复心肺脑功能至正常。H(human mentation):即脑复苏,心跳和自主呼吸恢复后争取恢复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注意改善脑及全身血液灌流,充分供氧,控制体温在37℃以下,抗惊厥及防止脑水肿。I(intensive care):即重症监测治疗,其目的是维持有效循环,进行输液,应用升压药,保持尿量在30mg/h以上,防止肾功衰竭,慎用肾毒性药物及严格控制感染。

    2.4 高危患者的筛查 对心脏性猝死来说,预防胜于治 疗,尤其胜于紧急的心脏复苏;而其关键在于如何识别貌似正常的“高危”患者。我国学者王湘生 [9] 提出,评价“心电不稳状态”,检出猝死“高危”患者的主要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方法是自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分层及分类,主要依据体表标准导联和动态心电图结果;第二种方法是程控电刺激,它可用于诱发可能是基于折返机制基础上的室性心动过速;第三种方法是记录迟发、碎裂电活动及晚电位,最初这种迟发、碎裂电活动是从狗心脏缺血区记录到的,可检出那些引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第四种方法是测定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值。对于这些“高危”患者,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操作要轻巧,以减少局部刺激,从而避免因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甚至猝死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Shirk GJ,Glimpelson RJ.Control of intraulterine fluid pressure during operative hysteroscopy.J Am Assoc Gynecol Laparosc,1994,1(3):229.

    2 Bennett KL,Ohrmundt C,Maloni JA.Preventing intravasation in women undergoing hysteroscopicproedure.AORN J,1996,64(5):792.

    3 Mushambi MC,Willamson K.An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for hysteroscopˉic surgery.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tic,2002,16(1):35.
, http://www.100md.com
    4 Brugada J,Brugada R,Brugada P.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and ST segment elevation in leads V1-V3:a marker for sudden death in patinets without demonstable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Circulation,1998,97:457-460.

    5 Chiany CE,Roden DM.The long QT syndrome:genetic basis and cliniˉcal implications.J Am Coll Cardiol,2000,36:1-12.

    6 Hoyoeng K.Basic principles of anesthesia.Seoul:Koonza Publishing Company,2000,305.
, 百拇医药
    7 严相默.脑死亡与脑复苏.中华麻醉学杂志,1983,8(1):53.

    8 Ronald DM.Anesthesia.4 th ed.Vol2,London:Churchill Livingston,2000,2533.

    9 王湘生.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的检测与防治.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1-3.

    作者单位:430074湖北省荣军医院普外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编辑曲 全), http://www.100md.com(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