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400984
中药灌肠对术后早期恢复胃肠营养及血浆IL-2水平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6-0526-02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与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实验证明,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可加速胶原合成,增加肠道血流量,促进吻合口周边新生血管形成,及时排出肠道内容物,减轻吻合口炎症,有利于吻合口的胶原纤维形成及成熟,促进吻合口愈合[1] 。因此目前早期胃肠营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试验针对术后患者体质虚弱,自拟“术后通气方”保留灌肠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选择本科常见病种,因腹部手术住院、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120例,给以必要的抗生素和静脉补液及营养,注意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贫血及营养不良。试验采用配对设计,将年龄、身体状况、术种、病种、术后处理等条件相近的患者配对,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 百拇医药
    1.2 方剂组成 “术后通气方”选用大黄、芒硝、槟榔、厚朴、枳实、莱菔子、乌药等为主药,辅以党参、黄芪、当归等药。

    1.3 灌肠方法 两组分别于术后12h将药液(或生理盐水)100ml,加温至30~35℃,用一次性灌肠管插入肛门约15cm,10min灌完,然后令患者平卧。每日早晚各1次,直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或排便为止。排气后进流食,3天后进半流食。

    1.4 观测指标 观察肠蠕动恢复的情况,计数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同时检测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血浆IL-2(ELISA法)的变化,以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况。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SA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两组灌肠后对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 (略)

    3 讨论

    胃肠道营养较胃肠外营养有诸多优越性,它是较胃肠外营养或静脉补液治疗更经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且更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它能缩短术后静脉营养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实现低价位高疗效的目的。并且能使胃肠道的化学屏障、粘膜屏障、免疫屏障、菌群屏障、机械屏障等早期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创伤修复,使患者早日康复 [2,3] 。

    目前西医对促进术后肠蠕动恢复一般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下地活动及肌注新斯的明等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文献报道大黄中含有大磺酸,可使结肠壁内水分和钠离子直接向肠腔内分泌而起到泻下作用 [4] ;芒硝主要含有结晶硫酸钠,硫酸根离子不易被吸收,能使肠腔内保持一定的渗透压而使肠壁内水分渗入肠腔内、肠壁水肿消退 [5] ;另有实验证明大承气汤能间接提高迷走神经张力和直接提高肠道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性,因此可增强胃肠蠕动和张力,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胃肠道血流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6] 。
, 百拇医药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以大黄为主的中药通气方,其中大黄、芒硝、槟榔为主药通里攻下;配以厚朴、枳实、莱菔子、乌药理气导滞;党参、黄芪、当归补气养血,达到行气消胀之功。本方攻补兼施,泻不伤正,补而不滞,能够缩短腹部手术后的静脉营养时间,同时及早进行胃肠营养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石如,边雪民,赵有国.番泻叶与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手术后肠麻痹的疗效比较.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4(2):130.

    2 朱金水,蒋西华,王冠庭,等.胃癌术后早期肠道营养治疗对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影响.中华消化杂志,2000,4(2):133-134.

    3 Kusugami K,Matsuura T,Kawase T,et al.Interleukin2and interferon-gamma activities of with gastric cancer Gastroenterol.JPN,1990,25:306-312.

    4 周才一.大黄泻下作用与肠道水分以及电解质移行的关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3):48.

    5 祝宝章.大黄芒硝在消化道造影中应用价值的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报,1996,(4):49.

    6 王盛丰.中药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157例临床观察.中级医刊,1996,6:56.

    (收稿日期:2002-12-25) (编辑 晓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