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其他
编号:10400825
氟哌酸直肠给药治疗菌痢1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7月 第4卷 第1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4-2207-01

    细菌性痢疾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口服、肌注或静滴抗菌药物。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氟哌酸直肠给药治疗菌痢16例,并与同期应用氨苄青霉素静滴治疗的14例作对照,在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减少住院日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按就诊时间先后将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两组均有不洁饮食史,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大便培养阳性,符合菌痢的诊断。治疗组男9例,女7例;对照组男7例,女7例。年龄在28~54岁之间。两组病人用药前病情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每日氟哌酸0.8~1.2g,加入0.9%氯化钠20~50ml液体中分2次肛注。肛管插入肛门深度为10~20cm。对照组每日静滴氨苄青霉素4~6g,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4日为一疗程。腹痛剧烈者加服颠茄合剂10ml,每日3次。发热者加用地塞米松2~5mg。

    1.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一疗程后症状消失,每日大便2次以下,无脓血便,粪常规检查正常。有效:症状有所改善或部分消失,大便次数每日2次以上,粪常规检查有好转。无效:经2~3个疗程症状仍无缓解者。

    1.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有效4例。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5天, 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8天。

    2 讨论

    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在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发病率仍然很高。痢疾杆菌侵袭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后,通过基膜进入固有层,引起肠粘膜炎性反应,充血水肿进而形成浅表溃疡。其内毒素从肠道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常规的治疗方法为口服、肌注或静滴抗菌药物。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增加,给临床治愈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近年来喹诺酮治疗菌痢较为满意,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的断裂及再连接功能,从而抑制DNA的合成,使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因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氟哌酸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能迅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抗菌谱广、高效、安全等特点。由于菌痢病变一般限于大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著,氟哌酸直肠给药可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因其对细胞壁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其杀菌作用更加增强。使内毒素的吸收减少,内毒素对肠道的刺激减轻,迅速缓解肠道症状。我们观察直肠给药后约1/2的病人腹痛症状当日消失,腹泻及脓血便明显减少。与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相比,疗效更为明显。氟哌酸直肠给药治疗菌痢,不需要复杂设备,方法也较简便,病人无痛苦,易于接受,疗程短,费用低,又可避免由于肌注或静脉给药所造成的局部损伤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255100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医院

    (编辑李 阳), http://www.100md.com(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