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7期
编号:10444694
流行性外感的诊治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7-0636-01

    流感在祖国医学中称:“时行感冒”。《巢氏病源》曰:“时行病者,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有其气,一岁之中长幼之病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诸病源候论》曰:“夫时气病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常见肺肾脾胃不足之人多患感冒者,盖因人之卫气捍卫于外,卫气根于肾,宣布于肺,资生于脾胃,肺肾脾胃不足,卫外不固,邪乘虚入,故常感冒矣。

    1 流感的中医辨证

    感冒之症,因体质各殊,受邪各别,病位深浅不同,而有表里寒热虚实之辨;风寒者,恶寒重,发病轻,无汗,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风热者,发热重而恶寒轻,无汗或有汗,口干或微渴,咽喉肿痛,咯黄痰,苔薄黄,脉浮数;表虚者,自汗,脉浮缓;表实者无汗脉浮有力;犯肺者,咳嗽气喘,咳痰;犯胃者,呕吐泄泻。另外还有挟湿,挟暑,挟滞,挟痰之证;虚人感冒,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感外邪种种证候;且表里相兼,寒热,虚实错杂。

    2 流感的中医治疗

    凡治感冒者当发散为主,属风寒者,辛温发散;当以荆防败毒散加减以辛温解表,属风热者,以桑菊饮加减以辛凉解表,挟暑者以新加香薷饮加减,若兼全身酸楚,头胀痛,胸闷恶心,口中淡腻,苔腻,则属挟湿型,偏于风寒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化湿兼祛风寒;偏于风热用银翘散化裁,化湿兼祛风热;犯肺者,解表宣肺;犯胃者,解表和中;虚人感冒,当扶正解表,根据临床症状适当加减;发热重,用柴胡、双花,咽喉红肿,用牛蒡子、射干。咳嗽有痰用法半夏、陈皮。恶心呕吐加用姜半夏、生姜或藿香、竹茹。咳嗽加用杏仁、贝母,口渴加用玄参、麦冬,清解内热,用黄芩、双花或柴胡、大青叶,除此而外对虚人感冒还需加人参、黄芪以托邪扶正,另外对有慢性病史之人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原因诱发,治疗以祛邪扶正并以扶正为主,祛邪且勿过散,过散则耗伤体液,耗气伤津。扶正首先要益气,如人参、黄芪、甘草等,人参有扶正、抗病毒、抗炎症,具有双向调整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补肾阳选淫羊藿,补肾阴选熟地黄,补气生精,精化气,气充于外,则邪不留矣。对一些主病还须做到兼顾,慢性支气管炎咳痰者加沙参,养阴而化痰。对糖尿病患者,加黄精润肺益脾,控制血糖等。

    作者单位:810200青海省海北卫校

    (编辑 元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