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5A期
编号:10445041
一些疾病的PT、APTT试验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5A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一些疾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方法 采用日本半自动血凝分析仪Sysmex CA100进行测定。结果 血液病、DIC、肝癌、肝病及高血压患者PT及APTT二者均延长比率最高。结论 对血液病、DIC、肝癌、肝病及高血压患者选择测定PT、APTT有较大临床价值。

    关键词 凝血试验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5-0637-02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分别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目前各大、中型医院都已采用用PT和APTT取代几乎无临床诊断意义的玻片法BT及CT。本文将本院一些疾病的PT、APTT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检测对象 随机收集经确诊患有下列疾病的住院病人共376例,男220例,女156例,其中血液病10例,脑出血、DIC19例,肝癌24例,肝病73例,急慢性感染68例,脑梗塞、心肌梗死49例,癌症病人74例,高血压4例,白内障55例。正常组是随机收集的体检健康正常成人50例,男10例,女4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6.5岁。

    1.2 实验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仪器采用日本半自动血凝分析仪Sysmex CA100,试剂选用美国太平洋凝血测定试剂盒。

    1.2.2 方法 准确取静脉血1.8ml用0.2ml枸橼酸钠抗凝,轻轻颠倒3~5次,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血浆备用。PT测定取血浆0.1ml37℃孵育1~2min,加经37℃预温PT试剂0.2ml上机测定,读取凝固时间(秒计)。每份标本测定2次。APTT试验将激活物0.1ml加入预温血浆0.1ml轻轻混匀,并于37℃准确孵育5min,加经37℃预温CaˉCl 2 试剂0.1ml上机测定,读取凝固时间(秒计),每份标本测定2次。以上标本均在采血后2h内完成。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见表1。

    表1 各种疾病的PT、APTT试验的结果略

    3 讨论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多见于外源系统因子先天性缺乏,例如Ⅶ、Ⅹ、Ⅴ、Ⅱ及凝血酶原缺乏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0.8g/L)及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外源系统因子获得性缺乏多见于肝病、阻塞性黄疸、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原发性纤溶症、新生儿出血、维生素K缺乏、淀粉样变、口服抗凝剂、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存在。PT时间缩短多见于先天性因子增多、DIC早期、口服避孕药者。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多见于内源系统因子先天性缺乏,例如血友病,Ⅷ、Ⅸ、Ⅶ缺乏症,严重的因子Ⅴ、Ⅹ减少或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内源系统因子获得性缺乏或异常多见于肝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存在。缩短见于因子Ⅷ、Ⅴ活性增高、DIC高潮期、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
, http://www.100md.com
    从上表可以看出,正常组的PT和APTT没有变化。而其它几组病例则不同,引起PT、APTT延长因疾病不同而延长比例不同,血液病、脑出血和DIC两组病例PT和APTT延长比率最高,分别占70%、68.4%和40%、63.2%。原因可能与感染、出血、血小板减少以及血中Fbg减少有关 [1,2]

    肝癌、肝病组病例PT、APTT延长比例也较高,分别占54.2%、47.9%和29.2%、32.9%。其原因可能是与肝细胞严重受损、维生素K缺乏、Fbg减少等等有关。

    急慢性感染组病例的PT延长占50.0%,APTT占22.1%,它可能与体内微小血栓形成有关。

    脑梗塞、心肌梗死病例PT、APTT延长分别占36.7%和24.5%,与血栓形成导致凝血因子活性减低有关。

    癌症病人PT、APTT延长比例不明显,分别占10.8%和6.7%。白内障病例基本上在正常范围。个别病例升高的原因可能与老人存在高凝状态有关。
, 百拇医药
    PT、APTT测定是外源性及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特别对血液病、DIC、脑出血、肝病、急慢性感染、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等病例的试验很有临床意义;又是外科手术全筛查的主要项目检查之一;另外还是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监测的首选指标,PT监测口服抗凝药物的最佳抗凝度为比值 1.3~2.0或INR2~3.5。APTT监测肝素治疗的最佳抗凝度为正常对照的1.5~2.5倍。因PT、APTT试验受抗凝剂与血量的比例、溶血、脂血、黄疸血浆、小部分凝固标本、测定的温度、时间的准确、试剂的优质、操作规范等等因素的影响 [3,4] ,因此,试验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 程烽,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标准化及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检验中华医学杂志,1995,18:111.

    2 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标准化.检验中华医学杂志,1998,21:308.

    3 肖秀林.PT和APTT标本采集顺序和保存浓度的探讨.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103.

    4 王华忠.75例血栓性疾病六项凝血纤溶指标测定结果与分析。临床检验杂志,2002,20:110.

    作者单位: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12-23)

    (编辑 周少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