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0期
编号:10446743
左房心律11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10-0874-01

    左房心律是一种节律规则、心率正常、异位节律点位于左心房的较少见的房性心律失常。现将我们所遇11例左房心律的特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5例,年龄13~85(40.67±25.39)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4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冠心病1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正常健康者2例。心电图P波方向:1导联除1例平坦、1例直立外均倒置,Ⅱ、Ⅲ、aVF导联除1例直立外均倒置,aVR导联均直立,aVL导联除2例倒置外均直立,V1导联除3例倒置外均直立,V2导联除2例倒置、1例平坦外均直立,V3导联除2例直立、1例平坦外均倒置,V4~V6导联全部倒置。Pv 1 有典型圆顶尖角特征性改变者8例。1例病毒性心肌炎左房心律伴二度Ⅰ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持续1天后转复为窦性心律伴Ⅰ°房室传导阻滞,8天后消失并恢复为窦性心律。经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右室大者4例,左室大者3例,右房大者3例,左房大者3例,全心大者1例,正常大小者3例。9例经追踪3个月~4年,发现左房心律与窦性心律经常交替出现,但与体位改变、压迫颈动脉窦刺激迷走神经等无关,有的在1h内即可自然移行2次,有的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出现左房心律1次后即转为窦性心律,经追踪半年未再出现。在追踪中并未发现左房心律与病情变化有明确关系。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本症心电图有以下改变:(1)左房后壁起搏时,在V1导联有特殊的圆顶尖角状直立P波,其前半部为圆形表示左房兴奋,后半部为尖角显示右房兴奋,这种特征在一般心电 图机上可记录到。(2)左房前壁起搏时,V1~6导联的P波倒置。(3)左房前壁或后壁如起搏在其下方时,Ⅱ、Ⅲ、aVF导联的P波倒置。如在其上方时,则Ⅱ、Ⅲ、aVF导联的P波直立。

    Mirowski指出临床所见的左房心律根据P波方向、形态分为3型 [1] 。Ⅰ型:Ⅰ、V6导联倒置,V1导联呈圆顶尖角型。Ⅱ型:Ⅰ、V6导联倒置,V1导联没有圆顶尖角型。Ⅲ型:V6导联倒置,Ⅰ导联直立或平坦。

    近年来国内外对左房心律的问题争论较大。我们根据本组11例资料,认为左房心律是确实存在的一种房性异位心律,本组心电图改变全部符合上述3种分型,有8例(72.7%)符合Ⅰ型,1例(9.1%)为Ⅱ型,2例(18.2%)为Ⅲ型。此外,本组9例V6导联P波全部倒置,有8例(72.7%)在V1导联上有典型的圆顶尖角形P波。故我们认为这种特异性Pv1可作为诊断左房心律的主要条件之一,Pv6倒置是诊断左房心律最敏感、最具有特征性的改变。左房心律可合并Ⅰ°及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百拇医药
    左房心律临床意义尚不清。可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及左心负荷增加的疾病。据本组资料及文献报道 [1,2] ,我们认为左房心律多数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本症无特殊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有时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左房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左房心律不稳定,经常自然地移行到窦性心律。本组11例患者,均为左房心律与窦性心律互相移行。

    参考文献

    1 夏宏器,邓开伯.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与决策,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57-261.

    2 夏宏器,咱家言.左房心律21例报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0,8(4):280-282.

    作者单位:110024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电诊科

    (收稿日期:2004-02-29)

    (编辑 若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