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0期
编号:10447286
1987~2000年吴县市居民意外死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了解1987~2000年吴县市居民主要意外死因及其性别、年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U显著性检验和死因顺位对居民意外死亡率进行性别、年龄及前后7年间差异的比较。结果 男性意外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50.87/10万>41.43/10万,U=16.86,P<0.01);后7年前3位意外死因男性依次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溺死、自杀,女性依次为自杀,溺死、机动车交通事故。男性青年期以后和女性中年期居民的机动车交通事故、男女幼儿期和儿童期溺死、女性青、壮年期的自杀分别占其年龄组意外死因的首位。结论 机动车交通事故、溺死和自杀为吴县市居民的主要意外死因,男女性意外中毒、砸死和男性被杀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意外死因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显著性检验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10-0909-03

    Analysis of the accident death causes of the Wu
, http://www.100md.com
    county resident from1987~2000

    Fei Xiaojing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Wuzhong Region,Suzhou215128.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the main accidental death causes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ages and sex in Wu County from the year1987to2000.Methods Comparing the sequence of accidental death between different ages,sexes,andbetween the former7years and later7years by U test.Results The men’s accidental death rate is much higher than women’s and the mail courses are traffic accidents,failing off and being smashed.The first three causes of men are traffic accident,drowning and suicide in the later7years,and the women’s are suicide,drowning and traffic accident.Traffic accident is the main death cause in adult men and middle and old women,in infants and children is drowning,in young and prime women is suicide.Conclusion Traffic accident,drowning and suicide are the main causes of accidental death in Wu County.The death rate caused by poisoning,being smashed in both men and women and by homicide in man is rising.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accidental death causes death rate cause of death sequence significant test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意外死亡是不可完全杜绝的,但对有关危险人群和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现对1987~2000年吴县市(2001年划归苏州市)居民主要意外死因及其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意外死亡人数及人口数分别取自1987~2000年吴县市居民死因和公安年报资料,采用ICD-9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死因归类,对前后7年及男女间意外死亡率差异进行U检验 [1] ,并分析男女性前3位意外死因的年龄分布特征。

    2 结果

    2.1 意外死亡率男女性别比较 1987~2000年吴县市居民意外死亡6888人,死亡率46.14/10万,其中男性3788人,死亡率50.87/10万,女性3100人死亡率41.43/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U=16.95,P<0.01)。各年份分布中,男性1987显著低于女性(U=2.68,P<0.01),1993~2000年每年均显著高于女性(均P<0.01)。男女意外死亡占全死因的位次始终稳定在第4、第5位。后7年意外死因分类中的男女死亡率比较,自然环境和自杀男性显著低于女性,火灾、切割穿刺、被杀差异无显著性,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中毒、砸死、被杀、跌落、触电、溺死等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 http://www.100md.com
    2.2 意外死亡率前后7年比较 后7年(1994~2000年)中,总意外死亡率(45.27/10万)显著低于前7年(46.90/10万)(U=2.93,P<0.01),但其中男性(54.91/10万)却显著高于前7年(47.37/10万)(U=7.45,P<0.01),主要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中毒、砸死和被杀死亡率显著高于前7年(U值分别为17.91、3.80、5.54和3.78,均P<0.01),其占意外死因的位次分别由前7年的第3、第11、第7和第13位前移到第1、第7、第6和第11位。男性自杀死亡率(6.80/10万)显著低于前7年(10.81/10万)(U=9.97,P<0.01),溺死死亡率与前7年差异无显著性,两者占意外死因位次分别由前7年的第2、第1位后移到第3、第2位。而女性后7年总的意外死亡率显著低于前7年(35.73/10万<46.43/10万,U=12.15,P<0.01),但其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中毒死亡率显著高于前7年(U分别为10.40和4.16,均P<0.01),占意外死因的位次:机动车交通事故稳定在前7年的第3位,意外中毒由前7年的第12位前移到第7位;自杀和溺死死亡率显著低于前7年(U值分别为20.39和3.47,均P<0.01),占意外死因位次分别相同于前7年的第1和第2位(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1987~2000年吴县市居民意外死亡率(1/10万)前后7年比较及死因位次分布

    2.3 后7年(1994~2000年)前3位意外死因的年龄分布 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率:男女死亡率均以老年期为最高,从儿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青年期以后和女性中年期的人群机动车交通事故占其年龄组意外死因的首位。溺死死亡率:男性以幼儿期、婴儿期、老年期为主;女性以幼 儿期、老年期、儿童期为主,男女幼儿期、儿童期和女性老年期的溺死占其年龄组意外死因的首位。自杀死亡率:男性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女性各年龄段间有波动,依次为老年期、青年期、壮年期,且女性青、壮年期自杀占其年龄组意外死因的首位,见表2。

    表2 1994~2000年吴县市前3位意外死亡率

    3 讨论

    1987~2000年吴县市居民意外死亡率尽管后7年显著低于前7年,但占全死因的位次始终稳定在第4、第5位,意外死亡为吴县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男性意外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尤其后7年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中毒、砸死、被杀、跌落、触电、溺死等均明显,这与农村男性流动性较女性日趋增大,外出打工机会日益增多,主要从事重体力劳动,较差的劳动环境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不良的社会治安环境有关。后7年吴县市居民前3位意外死因:男性依次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溺死、自杀,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比前7年的第3位前移2位,溺死和自杀均比前7年的第1、第2位后 移1位;女性前后7年均依次为自杀、溺死、机动车交通事故。机动车交通事故日趋严峻,其死亡率:男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男性尤为明显,其占意外死因的位次由前7年的第3位前移到第1位,主要危及男性老年期的人群;溺死死亡率虽无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始终占意外死因的第2位,为危及儿童和老年人群主要意外死因;自杀死亡率:男女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也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女性自杀仍占意外死亡的首位,自杀始终为青年期女性最为突出的意外死因;意外中毒、砸死问题正日趋严重,其死亡率虽然始终位于后3位,但男女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意外中毒(不包括自杀服毒)占意外死因的位次男女分别由前7年的第11、第12位前移了4、5位,主要由煤气中毒增多引起,正是今后应密切关注的意外死因之一;砸死占意外死因的位次男女分别由前7年的第7、第10位前移了1、2位,男性较女性更为严重;男性被杀死亡也较为突出,其死亡率显著高于前7年。今后应加快道路建设的进程、提高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改善民工劳动环境,以减少人群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中毒和砸死的发生。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对人们的道德法制教育及社会治安的管理,加快老年事业的发展, 以降低溺死、自杀和被杀的死亡率。(说明:由2001年3月撤吴县为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故本文章的作者单位名与资料来源地区名不符,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 四川医学院编著.卫生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7:55.

    作者单位:215128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收稿日期:2004-03-12)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