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 1999年第0期
编号:10504395
仪征市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结果
http://www.100md.com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1999年第0期
     作者:陆宾 陈长春 余鉴萍 赵赓五

    单位:陆宾 陈长春 余鉴萍 赵赓五 江苏仪征市卫生防疫站 211400

    关键词: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99zk39 仪征市是班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1984年经省考核验收达到了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85年进入后期监测阶段,现将1985-1996年全市监 测结果报告如下。

    1 监测方法

    1.1 病原学监测

    按不同发病程度,每年普查或抽查1-2个乡。于夜间2 1∶00-02∶00取耳垂血3大滴(相当60μl)涂制成厚血膜染色查微丝蚴。并对检出的微丝蚴血症者予以正规治疗(海群生7d×3疗程)。

    1.2 蚊媒监测

    按照蚊虫季节消长的规律,自1986年起采取专人设点和定时的方法开展蚊媒监测,包括种类、密度、叮人率的调查,并将捕获的 蚊虫进行个体解剖,了解其自然感染情况。

    2 监测结果

    2.1 病原学监测

    1985年查2个乡11个村11365人,查出阳性4例,阳性率为0.04%。1986年查2个乡20450人,未查出阳性。1987年查1个乡10345人 ,查出阳性1例,阳性率为0.01%。1988年查2个乡21061人,未查出阳性。1989年至1996年共 查8个乡21个村11997人,未发现阳性。1985年查出的4例阳性者微丝蚴平均密度为5.4mf/60 μl,1987年查出的1例的微丝蚴仅为1mf/60μl。

    2.2 蚊媒监测

    1986-1996年5月-10月中华按蚊平均密度分别为:4.5、8.4、31.2、25.4、10.4、7.1只/人工小时;叮人率分别为:2.1、6.5 、12.6、10.6、7.3、2.6只/人.夜。在谢集、移居、月塘、青山、铜山、陈集、马集七个乡共捕获人房内的中华按蚊2600只,嗜人按蚊850只,淡色库蚊3500只,个体解剖均未发现 人体幼丝虫感染。与病原学监测基本一致。

    3 讨论

    1985-1996年进行的丝虫病监测结果表明 :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虽然终止了防治措施,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1985年0.04%和5.4mf/60μl下降至1987年的0.01%和1mf/60μl,1988年后连续10年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通过对6950只蚊媒解剖未发现人体幼丝虫自然感染,这与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传染源减少,微丝蚴密度降低或转阴有关,与文献所报告的当微丝蚴率下降至0.5%以下,微丝蚴密度 在5mf/60μl左右时,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可在3-5年内陆续转阴的结果一致〔1-3〕。 因此我们认为仪征市的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今后不宜每年进行大规模的防治和监测,应加 强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防止传染源的输入,同时还要重视对晚期丝虫病人的 调查和治疗。

    4 参考文献

    1 史宗俊,等.丝虫病防治后期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传播作用的研究.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88;6∶99.

    2 崔子海,等.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流行病学监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 杂志 1989;7∶4.

    3 潘士贤,等.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微虫蚴血症者传播作用的研究.中国寄生 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0;8∶19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