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4年第3期
编号:10694105
原发性胆囊癌31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1994年9月20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4年第3期
     项目负责人:郭英辉,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市第一医院,

    主题词 早期胆囊癌;超声细胞学检查;原发性胆囊癌

    郭英辉, 张啸.原发性胆囊癌31例临床分析.新消化病学杂志,1994;2(3):183-184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1979-12/1990-12收治的31例胆囊癌病例,就其临床和病理特征作一探讨,旨在提高术前诊断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8岁,平均55岁。

    1.2 临床表现 6例以急腹痛就诊,入院诊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石症,B超均表现为胆囊壁增厚、毛糙,囊腔内胆汁郁积伴多发结石,术前仍误诊此病。14例以反复右上腹绞痛入院,病史较长,最短1mo,最长者为17a,入院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门诊均作过多次(1~20次)B超检查,未见胆囊内肿瘤。入院后经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作B超,13例诊断为胆囊癌,另有1例B超未见胆囊肿瘤,术前仍误诊“胆石症”。4例以黄疸起病,其中3例入院时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入院后2例肝功能提示AKP,γ-GT明显增高,B超诊断为胆囊癌;1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2mo,因黄疸进行性加深而作B超获诊。另1例入院时误诊胆管癌,术前B超提示中段胆管癌,手术提示胆囊癌晚期侵润胆管。4例因伴发症入院而漏诊,其中1例以难治性贫血入院,骨髓检查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3mo后出现黄疸而作B超获诊;1例以吞咽困难,考虑球麻痹入院,CT确诊脑多发性梗塞,1wk后右上腹触及肿块而作B超获诊;1例以肝硬变腹水入院,1mo后出现黄疸和皮肤搔痒而作B超获诊;另1例以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入院,既往有慢性胃炎史10a,入院诊断为慢性胃炎,治疗2mo腹痛不能缓解,血生化检查AKP, γ-GT明显升高,作B超获诊。2例以右上腹肿块就诊,其中1例体重明显减轻,另1例伴有黄疸,门诊B超诊断胆囊癌。1例无任何症状,体检时作B超发现胆囊底部有一约14mm息肉,1a后复查B超发现息肉有增大趋势,入院后在B超引导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胆囊癌。
, 百拇医药
    1.3 诊断 31例均经手术确诊,都作过B超检查,23例诊断胆囊癌,8例误诊或漏诊。

    1.4 手术 31例中肿瘤切除21例,切除率68%(21/31),其中5例作单纯胆囊切除术,10例胆囊全切加淋巴清扫,6例胆囊全切、淋巴清扫外加肝床切除。病变位于胆囊颈部12例,体部9例,底部2例,弥漫性8例。2例病变在粘膜层,3例达固有肌层,3例侵入浆膜下层,13例侵犯胆囊壁全层及胆囊淋巴结,10例癌肿广泛转移。31例均作B超检查,24例发现胆囊结石。术中证实胆囊结石27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3例无结石,但有胆囊慢性炎症。

    1.5 病理 侵润型腺癌10例,乳头状腺癌8例,管状乳头状腺癌2例,粘液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3例,未分化癌8例,鳞癌1例。

    1.6 随访与预后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0.5年~10年,5例局限于粘膜层和固有肌层的早期胆囊癌均存活,最长1例已有8年,最短也有1.5年,平均随访期6.5年。另外26例中除1例随访2年尚存活外,余均死亡,其中肿瘤切除者术后平均存活期为1.5年,而未切除者仅平均2.5mo。
, 百拇医药
    2 讨论

    原发性胆囊癌占所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3%[1-3]。据报道近10年来有逐渐增高趋势[1]。胆囊癌一般好发于老年女性,本组统计男女之比为1:2,平均年龄55岁。稍低于文献[1-3]。早期胆囊癌是指癌肿局限于粘膜层或固有肌层者[2],一般没有特异症状,即使有也多是并发症的症状。本组5例早期胆囊癌,1例为体检时作B超偶然发现;3例以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石症起病经手术确诊;另1例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起病,血生化检查AKP,γ-GT均正常。晚期胆囊癌可依次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和黄疸等症状[1,2]。诊断胆囊癌一般首选B超,文献[5]报告B超对胆囊癌的检出率为70%~90%。本组术前检出率为74%(23/31),但早期胆囊癌检出率低于40%(2/5)。B超与手术的诊断符合率为81%(25/31),其中26例晚期胆囊癌的诊断符合率达85%。胆囊癌80%~100%并发胆囊结石[2,3]。本组90%并发胆石症。而胆囊癌并发多数结石时,胆石的声影可成为死角使肿瘤漏诊,因此胆石症的患者作B超时必须反复多体位断层扫描。对直径<2mm的息肉型胆囊癌有时B超也易漏诊,还应进一步作CT、超声内镜等检查。PTC和ERCP仅能提供胆道阻塞的证据,对于早期胆囊癌的诊断帮助不大[3]。从病理上看胆囊癌多位于胆囊颈部,其次为体部和底部[1,2]。本组腺癌28例占90%。从病理结果分析本组I期2例,II期3例,III期3例,IV期13例,V期10例。I,II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均存活,生存期1.5年~8年,V期术后平均生存1.5年,IV期10例均未能手术切除,仅平均生存2.5mo。文献[3]认为早期胆囊癌行单纯胆囊切除术5年生存率达80%~100%,而晚期胆囊癌疗效极差,5年生存率仅14.5%。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提高胆囊癌疗效的关键。最近有资料表明[4,5]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能术前诊断早期胆囊癌,本组也有1例采用此法获诊。因此,我们认为对于40岁以上,尤其患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女性患者,应定期作B超检查,有条件者也可作CT检查,对早期诊断胆囊癌有较大意义。对疑诊胆囊癌的患者,应力争行B超或CT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以期早期诊断胆囊癌。
, http://www.100md.com
    3 参考文献1 Scott JR. Carcinoma of gallbladder. Surg Clin North Am,1990;70(6):1419-1428

    2 长岩治郎,有山襄,须山正文,他. 胆囊癌の早期癸见と诊断. 诊断と治疗,1990;78(4):817-821

    3 川原田嘉文,岩崎诚,山本敏雄,他. 胆道癌. 临床外科,1990;45(13):1875-1884

    4 McLaughlin MJ, Ho CS, Lenger B, et al.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a malignant lesion in

    and around the pancreas. Cancer, 1978;41(7):2431-2428

    5 马桂香, 袁汝根,陆星华. 原发性胆囊癌60例临床分析. 实用内科杂志,1991;11(1):24-25, 百拇医药(郭英辉,张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