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5年第2期
编号:10694173
肝包虫病3例
http://www.100md.com 1995年6月20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5年第2期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13003

    项目负责人:沈云志

    收稿日期:1994-06-03

    主题词 肝包虫病/诊断;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沈云志,蒋伟.肝包虫病3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2):91

    1 病例报告

    
例1 女,27岁。因高热伴上腹痛就诊。家住溧阳市农村,无疫区生活史,但家中养狗有15年。查体:肝上界第4肋间,右肋下2cm,质中,无压痛,有肝区叩击痛,脾肋下未扪及。肝功能检查正常。CT扫描发现肝脏右后叶约8cm×8cm×8cm园形囊性低密度区,其内密度均匀,CT值16.2Hu,囊内有漂带状阴影漂浮,其边缘光整、清晰,诊断为肝包虫病。
, http://www.100md.com
    例2 女,29岁。因发热伴右上腹痛就诊。本地人,无疫区生活史,但家中养狗已20余年。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检查示肝脏内有多个囊性占位。CT扫描发现肝脏左叶内侧段有1枚约8.6cm×7.4cm×5.0cm的类园形低密度区,其内密度较均匀,CT值18.2Hu,内侧边缘见结节状突起,边缘光整。右叶前段肝前缘见1枚11.3cm×10.2cm×7cm类园形囊性低密度区,囊内密度均匀,CT值15.6Hu,其内偏后侧有浮莲状漂浮物,即水百合花征,边缘光整。周围还有3枚2-4cm囊性低密度区,其内均见不规则钙化影,边缘光整,同时右肾上极见1枚7.5cm园形低密度区,密度均匀,CT值14.6Hu,边缘光整,后侧壁内有结节状小突起,增强扫描见各病灶均无强化征象。诊断为肝、右肾包虫病。

    例3 女,31岁。无症状,体检时经B超发现肝脏右叶囊性占位。本地人,无疫区生活史。家中养耕牛10余年。CT扫描示肝右叶见1枚8cm×7cm×9cm类园形低密度区,CT值18.2Hu,病灶区中央偏右见不规则环形漂浮物,其内密度更低,CT值10.2Hu,其边缘光整,前缘可见双边征。诊断为肝包虫病,并经外科手术切除。
, 百拇医药
    2 讨论

    包虫病在我国共有二种:一种是细粒棘球绦虫幼虫致病,称为囊性棘球蚴病。以狗为终宿主,羊等家畜为中间宿主,主要在家庭中传播。另一种为多房棘球绦虫幼虫致病,称为泡型棘球蚴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狐、狼等野生动物为终宿主,被其捕食的啮齿动物如田鼠为中间宿主,主要在野生动物间传播。人吞食这二种虫卵均可引起感染,成为中间宿主。包虫病为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广大牧区,我国已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四川西部、西藏及黑龙江等地发现;非牧区与犬羊等密切接触也可感染,江苏苏南未见报道,常州虽非牧区,且本组3例均为本地人,无疫区生活史,但分别有与家畜长期密切接触史。近年来,随着人们逐渐兴起“宠狗热”,故应引起重视,这对防止包虫病的感染与流行,有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肝包虫病由棘球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肝脏引起,它是包虫病之首。 本病常男多于女,本组3例均为女性。3例中共发现8枚包虫囊肿,2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并可与其他脏器如肾、脾、脑等同时发生。囊肿大小不一,呈园形或类园形,边缘光整,清晰,囊壁不易显示,囊内密度均匀一致,CT值10-20Hu,水样密度,增强扫描各病灶均无强化。但仅根据上述表现与单纯性肝囊肿难以鉴别。近年来随着影象学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本病诊断的准确性。CT图象清晰,子囊壁与囊液之间具有良好的对比,具有独特的诊断优势。我们认为CT诊断本病的依据为:母囊内出现子囊,子囊密度常低于母囊(例3);内囊破裂分离、塌陷,卷缩并悬浮于囊液中,呈水百合花征(例2,3)或完全分离呈漂带状阴影以及双边征;文献报道囊壁可见弧形或蛋壳状钙化,本组3例均无此特征,而表现为囊内片状子囊钙化影。根据以上特征,本组3例经CT确诊为肝包虫病,例2合并右肾包虫囊肿。例3经外科手术切除后证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