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5年第4期
编号:10694127
类固醇激素致消化性溃疡28例
http://www.100md.com 1995年12月20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5年第4期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肾内科 223600

    项目负责人:吴秀华

    收稿日期:1995-03-01 接受日期:1995-04-15

    主题词 消化性溃疡;类固醇激素

    吴秀华.类固醇激素致消化性溃疡28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4):234-235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院1988-1993年78例长程大剂量激素治疗肾脏病,其中并发消化性溃疡28例.7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狼疮性肾炎14例,紫癜性肾炎4例.男52例,女26例.年龄17-52岁,平均31.5岁.78例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内镜检查,证实消化性溃疡28例,浅表性胃炎29例,十二指肠炎10例,未见病变11例.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8例,狼疮性肾炎8例,紫癜性肾炎2例.临床表现,规律上腹部疼痛12例,反酸、嗳气14例,剑下或脐上压痛15例,腹胀10例,无明显症状4例.症状多于激素治疗第8-12周时出现.其中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黑便.BUN<7.14mmol/L 4例,BUN 7.14-14.3mmol/L 19例,BUN>14.3mmol/L 5例.

    1.2 方法 本组28例消化性溃疡经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规则口服(2例伴上消化道出血者,出血期间以西咪替丁静脉点滴,待出血停止后改为口服),并加用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2周后上腹不适症状开始减轻,12-16周时症状消失.经复检X线上消化道钡餐或内镜,溃疡愈合26例,好转2例.

    2 讨论

    
大剂量激素的长程应用,势必对胃粘膜分泌、酸碱平衡、粘膜血流供应等有破坏,使胃腔表面粘膜和粘膜上皮细胞组成的胃粘膜屏障受到损害,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而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严重者可造成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本组观察78例,发生消化性溃疡28例(35.9%),其中有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6%).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我国自然人群溃疡病的发生率11.4%.同时,大剂量激素治疗可出现高分解状态,致使血尿素氮升高.28例患者BUN>7.14mmol/L 24例(85.7%).BUN升高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可能有一定关系.西咪替丁拮抗了激素应用时的副作用,而使溃疡发生发展环节中止.本组28例经H2受体阻滞剂治疗后26例溃疡愈合、2例好转,也证明这一点. 同时,由于大剂量激素应用多于8-12周之前用量较大,后继之递减剂量治疗,高分解亦得以缓释,高血尿素氮症得以改善,也消除或中止了消化性溃疡促发因素,而致使12-16周后溃疡开始好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内环境基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