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6年第6期
编号:10694407
支原体性阑尾化脓坏疽穿孔1例
http://www.100md.com 1996年6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6年第6期
     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 265700

    项目负责人
李进,265700,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 收搞日期 1995-09-16

    主题词 支原体感染;阑尾炎

    李进,李有国,王时芳,马淑君.支原体性阑尾化脓坏疽穿孔1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6):359

    1 病例报告

    男,12岁.1994-10-28,05∶00突感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和呕吐,约2h转右下腹疼痛.经氨苄青霉素6g;0.2%甲硝唑溶液250ml,iv;庆大霉素8万U,im;症状不减,09∶00突然疼痛加剧.查体:T 38.8℃,P96次/min,BP 11/9kPa.痛苦貌,以右下腹为著,肠鸣音弱.腰大肌试验(+),闭孔肌试验(+).WBC 11.1×109/L, N 0.79, L 0.21, CT 2min,BT 3min,诊断急性阑尾炎.当日22∶30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淡黄色混浊液约有300ml,大网膜下移并充血水肿,顺结肠带找阑尾,阑尾浆肌层充血水肿,根部坏疽穿孔,按常规切除阑尾,右下腹腔放香烟引流条1根,关腹.术后用氨苄青霉素4g,iv, 2次/d,0.2%甲硝唑溶液250ml,iv, 2次/d;丁胺卡那霉素0.2g,im,2次/d,29日持续高热,T 39.7-40.5℃,伴阵发性抽搐,呈昏迷状,经药物和物理降温等治疗,抽搐控制,体温仍在38.2-39.4℃.术后6d咽喉部疼痛,有局限性粘膜溃疡,查血象正常,尿常规正常,ESR 60mm/1h,多次血培养(-),每日体温波动在37.2-38.6℃.每日体温升高没有规律性,可突然升高不经任何处理可自行出汗降温,持续时间0.5-1h.术后8d切口缝线拆除,切口愈合良好.术后9d改用先锋霉素V 4g,iv,2次/d,0.2%甲硝唑溶液250ml,iv,2次/d,庆大霉素8万U,1次/8h,im,胸部多次透视和拍片正常,腹部B超探查左下腹肠管水肿,余未发现异常.考虑为药物热,停用一切抗生素6d,体温仍未恢复正常,改用中药治疗无效,后改用红霉素0.6g,iv,2次/d,3d后体温恢复正常,维持4d用量后改四环素0.5g,1次/8h,用药7d后恢复正常出院.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该患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短短16h阑尾化脓坏疽穿孔,为一般阑尾炎发展可不及,说明感染的细菌毒力强,机体免疫力差.术后第1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高热(40.2℃),不断抽搐,呈昏迷状,经强有力的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但体温每天波动于38.2-39.4℃,血象高.术后6d咽喉部疼痛,有局限性粘膜溃疡,血象恢复正常,每日体温波动在37.2-38.6℃,每日体温升高没有规律性,可突然升高不经任何处理自行出汗降温,持续时间为0.5-1h.术后第8天切口缝线拆除愈合良好,术后第9天改用先锋霉素V 4g,iv,2次/d;0.2%甲硝唑溶液250ml,iv,2次/d;庆大霉素8万U,1次/8h,ESR 60mm/1h,多次血培养(-),胸部多次透视和拍片正常,腹部B超检查除发现左下腹肠管水肿外,未发现异常.用药9d,体温未恢复正常,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正常.该患者诊断正确,手术及时,抗生素应用合理,术后体温为何始终不能恢复正常,为明确诊断,拓开思路进行肥达试验,外斐试验,结果(-),冷凝集试验1∶256(+).根据病史、体征,检验结果,此患者为支原体感染致阑尾化脓坏疽穿孔,改用红霉素3d后体温降至正常,用药8d的冷凝集试验1∶16(-),恢复正常.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存不需寄生于细胞的最小微生物.由于能形成有分支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过去都认为支原体直接侵犯呼吸道而引起肺部病变.支原体可通过血行播散到达全身任何器官组织.一般认为肠道感染多见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而忽视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四季均有,但以冬春多见,以带菌者及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大流行很少.国外流行可见于家庭、中小学.传染源为患者,借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较易感染., http://www.100md.com(李进1 李有国2 王时芳1 马淑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