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7年第4期
编号:10694848
胃类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http://www.100md.com 1997年4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7年第4期
胃肿瘤,病因学类癌瘤,病因学,项目负责人,Subjectheadings,主题词,1,胃类癌的概况,2,病因及发病机制,2.1胃类癌发生与5-羟色胺的关系,2.2,胃类癌的发生与胃泌素的关系,3,参考文献
     解放军271医院 天津市 300191

    项目负责人 邹江 ,解放军271医院 天津市 300191收搞日期 1996-05-28 接收日期 1996-06-08

    Subject headings Stomach neoplasms/etiology; Carcinoid tumor/etiology

    主题词 胃肿瘤/病因学 类癌瘤/病因学

    邹江. 胃类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5(4):260-261

    1 胃类癌的概况胃类癌(gastric carcinoid)是起源于胚胎时期原始肠道前肠部分,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的胃恶性肿瘤.由于瘤细胞能分泌多种小分子,多肽或肽类激素,也有人称其为A PUD瘤(Amine precursor upeake and decarboxylation tumor).自1923年Askanazy在尸检中首次发现胃类癌及在1972年Soga首次在临床上报道本病以来[1],有关胃类癌的报 道日趋增多. 90年代以前,Norneim曾报道类癌发病率为2.1/10万,Godwin报道美国白人胃 类癌发病率0.03~0.02/10万,黑人为0.1/10万[2-3]. West报告胃类癌占胃恶性肿瘤的1%以下,占全部类癌的2%以下[4],Godwin对2837例类癌分析后指出,胃类癌发病仅占1.9%~2.2%,但近年来不少文献报道认为胃类癌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如1991年及1992年Solcio及Hirschowit均报告胃类癌的发病占类癌病例的30% [5-6];说明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及人们对类癌特别是胃类癌认识的提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胃类癌并不少见,应引起重视.为使临床医师对本病进一步了解,做到不 贻误诊断,本文重点对近几年来有关胃类癌发病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胃类癌发生与5-羟色胺的关系
由于类癌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故其具有合成、储存、分泌生物活性胺和肽类物 质的功能,其中有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引起类癌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已证实类癌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有:5-羟色胺(5_hydroxytrryptoph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2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