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01579
孩子的胎记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23日 《家庭医生报》 2001年第17期(总第793期 2001.04.23)
     “胎记”,是民间对出生时婴儿皮肤表面形状各异、大小及数目不等的斑片状色素的俗称。“胎记”通常有色素性和血管性两大类。

    色素性“胎记”是由真皮内细胞内特殊色素积聚沉着形成的。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真皮内细胞沉积的色素逐渐减少,大约两岁左右,此类“胎记”即大多完全消失,也有少数色素斑可部分地保留终身。它不会给身体健康和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对于部位隐蔽,不影响外观的色素斑,不需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血管性“胎记”,又称之为血管瘤,是由胚胎时期残留的毛细血管生长而来,多数出生时即存在。血管瘤并非肿瘤,其种类很多,表现不一。

    1、毛细血管瘤。早期与色素性“胎记”外表相似,但大多数于婴儿生后半个月左右出现,生后6个月内生长迅速。高出皮肤0.3-0.5厘米,呈紫红色,逐渐变成鲜红色,2-3岁大部分吸收,到学龄期可完全消退。

    2、鲜红斑痣。扁平而不突出皮肤,用手指按压后褪色。当孩子哭闹、吃奶、叫喊时,由于面部充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皮下斑块可更为明显或复出。鲜红斑痣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它很少扩大,但除少数可自然消退外,大多会保留终身。它对身体多无妨碍,一般毋需治疗。

    3、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大小及形状不规则,由扩张的血管窦和充满血流的腔隙形成,外观似海绵状。它不仅见于皮肤,全身各器官也均可发生,有时体积很大而且深至皮下组织或肌肉层。

    4、蔓状血管瘤。是由动脉、静脉互相沟通而形成的血管瘤,比较少见。

    血管瘤的治疗应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病变种类及发生部位确定。除发展迅速或生长部位比较特殊的血管瘤外,通常宜先观察一个阶段,再作处理。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冷冻、激光、及硬化剂注射,也可用放射性磷、放射性锶敷贴于肿物表面及手术切除等。一般早期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高,且不留下痕迹。, http://www.100md.com(张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