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人到老年
编号:10760643
父母的渴望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20日 《当代健康报》 2003.03.20
     我和弟弟都在省城济南,每当周末相聚、闲暇聊天,提及最多的是为我们操劳大半生的父母,是父母对儿女的那种渴望和期盼。

    我们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总共生下了5个孩子,只有我和弟弟长大成人。小的时候,乡亲们都说我们兄弟俩命大,是两个人担着5个人的命,必成“大器”。开明的父母不相信这些命运之说,但在他们心中却有自己对儿女的一种渴望,就是渴望我们弟兄俩能有出息和成就。

    我和弟弟虽天资不算聪明,但上学后,靠着刻苦勤奋,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那时学习费用不是太高,却也成了我们家不轻的负担。为了我们兄弟俩不丢掉学业,身体单薄的父亲便外出做点小生意,到几百里远的地方偷偷贩点粮食什么的。见到父亲累得那样子,刚刚懂点事的我心里酸楚楚的。一天晚饭后,我提出来不上学了,在家里帮父亲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没想到,当时父亲就火了,瞪着眼睛训斥我:“现在你能干得了什么事?叫你去上学,是为了以后能干点大事。”母亲也在一旁帮父亲的腔:“我们受点累应该,只要你们能有出息就行。”我没有吱声,但我理解了父母的渴望。

    1981年,我高考落榜,便决定从军。送别的那天,看到我伤心的样子,父亲深情地说:“去吧,部队上锻炼人,好好干会有出息的。”我入伍后的第二年,弟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当时,弟弟身体比较虚弱。为了使弟弟有个好身体,有足够的精力学习,父母宁愿在家里啃大饼子吃粗粮,也要省下那少得可怜的细粮让弟弟吃。弟弟所在的学校离家二十多里路,课程紧时,常常几周也回不了一趟家,因此,时间一长,不管家里的农活多忙,母亲都催促着父亲到学校看一看,哪怕就是看上一眼,不说一句话,心里也踏实了。而每当弟弟周末回家返校时,父亲也总是推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把弟弟送到校门口,目送他走进教室。从父母那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不复杂的感情变化中,弟弟也读懂了父母的那种渴望。

    为了父母的渴望,我们兄弟俩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由于表现出色,我被推荐上了新闻学院,并提了干。在我提干的第二年,弟弟也走进了高校的门坎。这在我们那不大的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从此那小村子结束了建国以来没有一个军官和大学生的历史。就是这一年的春节,我和弟弟一起回家过年。当穿着四个口袋军装的我和戴着大学校徽的弟弟出现在父母面前时,母亲紧紧拉着我们俩的手,热泪纵横:“这就好,你们都算有了出息。”晚上,等看望我们的乡亲们走了以后,父亲坐在炕沿上,认认真真地对我们说:“你们才刚刚起步,不能满足。”

    时光匆匆,一晃就是二十多年。这期间,为了父母的那种渴望,我和弟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执著地追求着。如今,我们兄弟俩也算小有成就。我和弟弟商定,把父母接到城里来享享清福,意想不到的是,对此决定,父母都持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是“到城市里生活不习惯”。而我们明白,是父母怕影响我们的工作,不愿给我们添麻烦。他们只想在农村耕种着那“一亩三分田”,依然固守着作为父母对儿女那无私的渴望和期盼。

    (李义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