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2890
邢远翔、李兵:非典防治诊断路在何方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6日 健康报
     邢远翔、李兵:非典防治诊断路在何方 5月15日,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杨焕明研究员在第203次北京香山科学会议上,介绍了非典病毒的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 病毒能穿越人体免疫防线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各方面资料,特别是基因组研究提供的证据,正式宣布了非典病原是一种高度变异的冠状病毒。 杨焕明研究员说,很难想象,冠状病毒这个小小的生命体,大约只有大头针针头直径的几千万分之一,却能成功地穿越人体免疫防线,并置许多人于死地,而它赖以生存的物质与进攻的武器,甚至于那个躯体“外膜”,竟都是借用人类本身。 这个杀手所耍弄的全部伎俩,都隐匿在它自己那大小还不到人类基因组1/100000(30亿个核苷酸)的基因组之中。 病毒多了一层攻击人体的“外膜” 杨焕明研究员说:这个病毒的厉害之处在于:除了一般病毒的衣壳(由E蛋白组成),还有一层“外膜”,这是向人体细胞“借”来的“外衣”———脂类双层膜———人体细胞膜是由质脂双层的骨架组成,上面“镶嵌”有各种蛋白。S蛋白把一头扎在这层膜上,把身子一个个像天线那样伸到外面,其作用很可能是与人体细胞膜上存在的“受体”结合。这几个人类细胞受体———“汉奸”,开门揖“盗”、引“狼”入室。非典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把外膜“还”给人类细胞,而把自己全都注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然后利用人体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生产“车间”———核糖体,生产出自己的基因产物———各种干坏事的蛋白质。 非典病毒如此简单,它的本领在于借用人类的能力,通过什么“讯号”系统,居然对人体细胞中的什么东西发号施令,使人体的整个免疫系统瘫痪,防线崩溃。于是,本来躲藏在人体内的各种病毒或其他病原纷纷出笼,把人的肺组织搅得千疮百孔,最后导致呼吸系统全面衰竭,祸及其他系统而死亡。 非典病毒蛋白“突变率”极高 杨焕明研究员说,初步研究表明,非典病毒的S与M蛋白基因序列变化较快(“突变率”较高)。通过对已经公布的5个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北京1株、香港2株、加拿大1株、美国1株)比较分析得出:对人体识别病毒最为重要的S蛋白与M蛋白的“突变率”分别为0.11%与0.30%,差不多比人类基因突变率高出成百上千倍。根据复制酶基因序列与所有已知的近800种RNA病毒基因组别的病毒序列的初步比较,这个病毒与所有已知的所有病毒都很不一样,相对来说,非典病毒与别的病毒的亲缘关系依次为鸟支气管感染病毒、牛冠状病毒、鼠肝炎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病毒、人类原来已知的一种冠状病毒,以及猪的腹泻流行病毒。因此,非典病毒的非人类起源不是不可能的。 病毒高度变异是主要障碍 杨焕明研究员指出,就诊断来说,可以用基因,也可以用蛋白质。基因扩增技术,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最重要检测基因技术。但从五花八门的样品,如漱口水、血样、鼻咽拭子、粪便中提取病毒RNA不是一件容易事。这样的“假阴性”(已感染而检查不出来),由于暂时没有更敏感的方法可以比较,临床症状又没上来,是要耽误事的。 现在用的较多的还是靠与蛋白质有关的技术,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非典诊断技术中,第一项便是我国已通过批准并开始批量生产的“酶联免疫试剂盒”。现在的第一代试剂盒用的“抗原”还是天然的病毒特异性蛋白制品,可以在发病后1~2周内作出明确诊断,特别适合于病人确诊、出院检查及隔离解除。正在研究的第二代试剂盒将是根据基因组信息,人工设计的病毒“基因工程蛋白”,有望进一步提高特异性与敏感性。 就预防来说,攻克病毒病的希望是疫苗,最好的例子便是使用天花疫苗后天花的绝迹。第一代疫苗就是用灭活的完整病毒(灭活疫苗)注入体内,使身体免疫机制产生能识别病毒能力,并常备不懈。一旦病毒进入便加以消灭。第二代疫苗也是基因工程疫苗。选择对象也是S与M蛋白。将这些蛋白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大量生产,加以人工修饰、纯化,就可作为疫苗使用。 就治疗来说,所有药物都是通过“靶基因”来发挥作用的,利用S与M蛋白作为药靶,阻断病毒与人体细胞那些“汉奸”受体的结合。用药物等来干扰RNA合成酶,不让病毒复制的思路也许很有前途。在这方面的“楷模”是“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 不管是诊断还是预防与治疗,非典病毒的高度变异都是最主要的障碍。正因为如此,科研人员正准备从不同疫区、不同症状、不同发病期、不同感染层次(某地区的“毒王”与被感染者)采集病人的材料,进行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比较分析,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突变类型,为诊断、预防、治疗提供病毒类型变化的根据,预测可能的再度流行,确定可能的病原类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