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编号:10622737
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31日 中医药战略地位研讨会论文汇编七
     郭霞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一、中药的含义 中药是根据中国传统医药理论采收、加工、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1]。

    据调查,截止1995年3月25日,我国中药资源有12807种之多,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约80种[1],并按中医理论体系进行临床应用和性味归类,而有别于现代药物学对药物的认识与开发。比如在药性的认识方面用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大毒和小毒进行分析,还认为经过加工炮制可改变药性,如酒制可升提、盐制能润下、姜制可发散、醋制助收敛;另如在制剂方面,有丸者缓也、散者散也、汤者荡也的说法;在使用中还有配伍规律等等,构成了中药独特的功效系统和作用原理。

    二、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学的关系1.《黄帝内经》与中药学的关系
, 百拇医药
    《内经》虽然只载方13首,药26味,但对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已有了纲领性的阐述。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等篇已有“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以及“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等认识药物特性的记载,奠定了四气五味学说的基础;《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强调了药性和五脏的相关性,成为后世归经学说之先导;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中之阴”等论述,反映了当时根据药物气味之厚薄和性味之差异进行分类的思想。这些基本思想对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

    2.历代著名医家与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从第一部专著《神农本草经》的问世,直至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的成书。从文献资料上[3]可见将中医基础理论和具体药物密切结合,是形成中药学多层次结构和理论系统化的基础。如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中集中讨论20首方剂的方义,每一方均引用《内经》的有关条文阐释药理。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的《本草论》与成无己一样,十分重视气味阴阳,并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的气味形精转化理论,研究了五脏的气味补泻。还结合具体药物作为例证加以说明。如“附子、干姜,味甘温大热,为纯阳之药,为气厚者也;丁香、木香,味辛温平薄,为阳之阴气不足者也。故气所厚则发热,气所薄则发泄。”张元素在《珍珠囊》中依据《素问》采用“药象阴阳”模式,提出用药本四时,药性分阴阳升降,并将人身法象与药物法象相联系,建立了药物归经与引经的观点。李东垣在《用药法象》中,除继承张元素已总结的一些理论外,又创“药类法象”,即根据药物气味厚薄归类,用“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归并了百味药。朱丹溪论药,主要着眼于药物的阴阳五行属性,据五行属性来归类和阐解药物性能。金元时期所创中药理论层次丰富,使得药效不仅与性味良毒有关,而且与脏腑经络、药物形色及质地轻重润燥、升降浮沉补泻、四时六气、阴阳五行等相联系,从而把药物本身与人体、天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促使中医用药从经验处方逐步上升到理论处方的阶段,因此卓有成就的金元医家所创制的方剂至今仍应用于临床。如大家熟知的补中益气汤、明代医学家对中药学的认识,除药性理论外开始关注药物的鉴别。.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成书,在药性理论和药品考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缪希雍著《本草经疏》时,十分重视《本经》《别录》所载药物的功效主治,并多从该药的生成时月与环境、性味阴阳、五行归经、实际疗效等角度,结合脏腑理论,分析药理,把基本理论和临床配伍用药紧密结合。注重临床药学与药性理论结合的学术思想,对明末以后医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本草正》中选论常用药300种,着力辨析临证用药宜忌,处处体现了辨证用药思想,反映了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根基,并抨击了当时“履芒硝、大黄为坦途,视参、附、熟地为蛇蝎”的喜凉忌温的偏向,见解卓然超群。.
, 百拇医药
    清代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使中药学不断得到完善.如张志聪等认为“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需某药”的药书,那只是“药用”, ,只有“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才是讨论“药性”。当时所著《本草崇源》就是从药物生成,性味形色及病因病机间的关系入手分析药理。徐大椿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黄元御的《长沙药解》《玉楸药解》、陈修园的《本草经读》无不都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研究应用中药,对药物理论探讨较深入。如黄宫绣《本草求真》论药“总以药之气味形质四字推勘而出,”尤重在临床疗效的检验,每从实处追求,既不泥古薄今,复不厚今以废古,唯求理与病符,药与病对。邹澍的《本草疏证》既论张仲景所用之药,又论后世常用之品,以经典本草为经,经典医方为纬,结合个人医疗经验,把药、方、病结合起来,也是一个例证。清代后期,由于西方医学的渗透,西药的涌入,对中药的研究成就不大.

    纵观中药学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中药学理论的形成与应用,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其已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性理论发展的推动因素是临床实践。中药理论始终要与中医基础理论相适应、相协调,才能发挥无限生机。在中药现代化的今天,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研究,重视中药理论与中医理论的相适应、相协调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 百拇医药
    中药学理论的产生与形成是我国著名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吸收了当时各种哲学思想、思维逻辑,并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作用于人体所反馈出来的各种生理病理信息,尤其重要的是药物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临床效果,经不断推测、判断,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由于临床用药经验不断地积累和发展,新的药性理论不断产生,使原有的药性理论得到不断地修正,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中药的应用研究规范和体系。

    三、中药学的发展思路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中药学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药的现代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瞩目成就,形成了独立的学术体系,建立了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临床中药学等分支学科[1].近15年来,各类新兴技术的渗透,尤以生物技术首当其冲,逐渐用于中药学研究与开发,给中药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中药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提取有效成分进行药理作用或作用机理研究在目前仍是一个重点[4-5].
, 百拇医药
    但是,随着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在中药学研究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现,现代技术手段尚未能充分说明中药作用的本质、机理及中药药性理论等丰富的内涵.正如本文作者曾撰文提出中医之理与中药学之用的相关性问题,中药离开了中医理论就和动、植、矿物药的概念很难界定了.如用单一的化学成分取代中药的复方作用,用离体的细胞代替有机整体,用特定条件的动物模型代替社会的人和心理的人,用形态学方法取代综合功能调节等,往往忽略了中医学原有的思维模式.结果,这样的研究方法,可以解释中药作用的某些机制,或在药理上取得某些突破,但其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为西医开发某些新药,如甘草、麻黄,用于提取甘草流浸膏、麻黄素,达到美国药典标准出口,就属于西药范畴.而加工成甘草麻黄饮片,按麻黄汤配伍使用,这才属于中药[6-8].

    其次,中药的优势与特色在与中药的使用是以辩证论治为基础的,它的性味归经、功效是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理论的具体体现;中医基本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者泻之”,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原则;中药应用方面的道地药材、采收季节、加工炮制,以及在中药使用方面,不同药物组成、用量比例、剂型、煎药用水、火力、入药先后、服药时间等,都体现了天、地、时、人、药五者的统一;整体观念思想的运用体现在复方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这些都是中药与西药的区别,为中医精髓所在.因而,当前中药研究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中药资源的现代化,其结果还是中药,其能按中医药理论使用;另一方面是中药资源的现代开发,其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而结果不拘于中药[7-8].我们认为中药学发展应以前者为重中之重,才不会偏离中医药轨迹.
, 百拇医药
    目前对中药的研究,随着中国加入WTO,中药学的开发与应用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从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中,大致可见如下几种观点。

    1.加强中药学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的适应与协调

    这是中药学研究不偏离中医轨迹的前提,中药研究的困难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滞后有关,故在研究中要始终摆正这种关系。当前宜尽快统一中医药理论最基础的概念和术语,使其规范化、标准化。中医教育要引入现代生命科学的课程,提高中医药科研人员的素质,及时把握现代科学进展,引入新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成果。用理论思维方法为文献整理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再提出新的思路与假说。最终使中药学研究结果既具有中药基本内容,能按中医药理论使用,又能使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包括物质和生物活性[9-12].

    2.完全保留中药学传统,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 百拇医药     通过对中药材科学系统的研究,可以稳定中药的疗效,发挥传统中医的威力.如对道地药材品种的认定,定点栽培中药材,制定中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这是当前中药现代化研究非常基础而重要的工作[13].

    3.用现代制药技术将中药材制备成单方颗粒

    用单方成药颗粒剂部分替代生药,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产生一种类似于传统中药,但又不同于传统中药的新型现代中药,其可能产生与传统中药相同或相似的疗效,作为一种治疗剂,可能会是中药现代化的可取方案[13].

    4.从组织和分子水平研究中药及其药效物质基础

    这是综合生药学、传统中医药理论、植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结构化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揭示中药组合原理、中药功效分子的组合分子学基础、中药功效分子作用机制的理论基础,从而阐明中药的功效活性部位的相互作用与药效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13].
, 百拇医药
    5.广泛深入研究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是临床使用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中药独特的组方规律体现着中医药理论的特色、致病因素的多样性和机体的复杂性.中药复方是医与药的重要连接点,深入研究中药复方使中药学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药复方的现代科学研究有许多问题,但只要按中医药学理论深入下去,通过反复积累与临床验证,会有突破性进展的[2].

    中国已加入WTO,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药产品在国内外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是中药研发过程中必要的一环[8].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岳凤先。中药的现代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
, 百拇医药
    [3] 尚志钧,林乾良,等。历代中药材文献精化。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4] 刘建勋,丛伟红。我国植物药(中药)研究的问题与建议。中国中药杂志,2002,27(7):484-486

    [5] 陈刚,许彦。重要研究发展思路探微。中医药研究,2002,16(6):44-45

    [6] 叶瑞红。浅谈中药材的现代化研究和开发。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2,(2):46-49

    [7] 高碧珍,高丹玲。天然药物的现代生物学研究与中医药特色。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3):42-44

    [8] 伍得权。中药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成药,2003,25(1):1-3

    [9] 刘昭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3):173-175

    [10] 蒋永光。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危机的思考。医学与哲学,1998,19(10):534-536

    [11] 潘桂娟。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0):3-5

    [12] 岳凤先。简论中药现代科学化。中国药学杂志,1998,33(4):243-246

    [13] 吴凤锷。从单方成药到“分子中药学”和“组合中药学”。中草药,2002,33(9):769-77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