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药万象
编号:10543111
全球化下的中国医改思索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9日 《医药经济报》
     2000年,我国颁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至今距离此办法颁布已经3年多了,而离中国加入世贸后承诺向外资开放医疗市场也大约只有3年的保护期。在过去的这3年时间里,虽然对于业外资本投资医疗市场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大多数人不得不承认,中国医疗市场的开放程度是缓慢的,改革进展不大。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医药交易会暨医院与医药企业峰会”上,与会者再次提出了“全球化与中国医疗改革”的话题,在眼下来看探讨此话题也许有点过大,但有一定的前瞻意义。

    产权改革不能一步到位,注定将把医疗改革拖入漫长的等待之中。

    产权无可争议的核心问题

    从其他国有企业的改革情况来看,产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了不可改变的主流方向,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曾经存在“产权改革是不是国企走向市场化的必经之路”的争议,但显然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再比如银行业的改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存量改革还是增量改革的争议。核心还是产权问题。
, http://www.100md.com
    我国的医疗市场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政府全额补贴到部分补贴,医院逐渐向自负盈亏的事业性单位转变。这是一个阶段的变革思路,即在原有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医院推向市场。

    国务院在2000年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了几项原则:实行医药分业,将医院的门诊药房与医院脱离;适当提高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降低药品在医院整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引入竞争机制,患者可以选医生,处方药可以外配。但此后,医药分业一直进展缓慢。事实证明,这样的存量改革不仅缓慢,并且成效不大。长期垄断资源者活得一样滋润,活得不好的也没有退出市场。医疗市场的整体发展速度和医疗技术的提高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医疗资源极度分散,管理效率仍然低下,庞大的人员重负。医疗费用仍然高企不下,医疗服务还是令人很不满意。

    这是一个悖论,类似土地改革,在没有实行责任制之前鼓励多产丰收。

    产权改革不能一步到位,注定将把医疗改革拖人漫长的等待之中。
, 百拇医药
    说白了,还是政府办医院,公立医院一股独大。从产权人手,彻底让公立医院断奶,一切问题都显得很简单。同时,在增量与存量的问题上----不仅仅是合资和合作,也需要更多民资或外资独资医院的建立,因为单纯依靠合资和合作,盘活资产固然必需,但这种市场变革的过程仍然是缓慢的,并且,还要为合资合作带来的一些弊端争论不休。

    观念落后严重制约着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医院改革涉及政府组织、人事、财政、税务等多部门。他们都管医院,又都不管医院。涉及部门利益时他们就可能影响改革。

    阻碍观念和规则的缺失

    可以说,从产权入手是最终实现医疗市场由政府办向社会办转化的最佳途径,恰恰直接接触到了改革的最核心部位,由此导致的反弹使参与其中的资本充满了变数和风险。

    目前的医院几乎是“八路大军”在统辖,有卫生部直属的医院;有各地方政府卫生厅直属的中心城市医院;有各行业系统内的医院,如邮电医院、铁路医院、建工医院等;有大型厂矿企业医院;有军队系统的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和卫生所等。绝大部分医院属于国有事业单位,条块分割,产权属性复杂。医院的国有资产由财政部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机构管理;卫生部既不管人事也不管产权,只管医院的医疗质量、卫生准入资格等。企业进入医院,也许要接触几个系统:卫生部、财政部、发改委等。这是企业进入医院的最大困扰。
, 百拇医药
    同时,国有公立医院市场地位优越,盈利状况好,融资动力并不大。许多医院由政府部门控制,民营化后则由董事会控制,这就存在政府是否愿意放权的问题。

    观念落后严重制约着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医院改革涉及政府组织、人事、财政、税务、国资、土地、技术监督等部门。他们都管医院,又都不管医院。涉及部门利益时他们就可能影响改革。

    对医院的分类管理涉及合资医院到底是作营利性医院还是非营利性医院,如果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为营利性医院.不享受税收和医保优惠政策,生存或许就会存在问题。保持非营利性可享受系列优惠政策,但非营利性医院利润不能分配,资本方如何体现盈利,如何退出?

    一位投资界人士指出:中国目前尚没有—个类似《医院法》或《医疗机构管理法》的基本法。多种产权属性的医疗机构的定义、界定、运作规范等均处于一个无法可依的状态。目前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及外资的合作,特别是参与并购重组等资本项目下的活动,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操作规划与流程,换言之,还没有制定好游戏规则。这游戏机会大,风险也大。外资并购重组国有医疗机构时,同样面临上述的法律风险。如其中的土地评估、固定资产评估、品牌评估及市场评估等均无法可依,导致谈判旷日持久、隐患多多。
, 百拇医药
    既然要让医疗市场产业化,对资本的逐利性就不应该过多地非议,否则,医院的改制仍然只会原地踏步。

    资本备受怀疑的诼利性

    利益丰厚是国外资本抢滩中国医疗市场的驱动因素,这既成了外资进入中国医疗市场的理由,同时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被怀疑的不良动机。

    资本的逐利性是依据着市场需求在前进,并受市场规律的调节来决定其进入与退出,经营性公共资源同样符合这样的市场操作。但具体到中国的医疗市场,我们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担心—政府应该承担公共医疗的负担,资本并不需要为人民群众的生老病死负责。这个体系一旦混乱,将民不聊生。

    一位医院投资者说到:在与几百家医院接触谈判中,我们分几个层次,首先是企业医院。企业医院面临着剥离政策背景,容易接受外来资本,设备也不错。但是,这类医院包袱比较重,客户系统非常专,还都是原来企业的,拿过来,可能社会问题比较多,谈到最后我没敢接。第二类是三甲医院。与这类医院谈判很困难,主管的政府官员,从来都是口头答应,但最后没有一个是下决心的。第三类就是小医院,这类医院普遍面临资本投入不足,但救起来比较难,几乎没法谈,他们主动找过来,我们根本不敢碰,就躲了。
, 百拇医药
    显然,政府也想到了这一层,寻求的是“抓住两头,放开中间一片”—政府保证基本医疗保障,其他的医疗服务实现可购买性。不愿意接受“中间的一片”看上去显得资本的不入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恰恰是问题之所在:引入业外资本的目的是参与整体医疗市场的改革,矛头所指是那些财大气粗、垄断地位明显的国有公立医院,而并非让资本去收拾那一摊子“国有资产包袱”,而对于效益好的、能保持国有资产增值的公立医院,仍然掌握到政府的手中。

    既然要让医疗市场产业化,对资本的逐利性就不应该过多地非议,否则,医院的改制仍然只会原地踏步。具体到公共事业领域,则要遏制资本逐利的短期性行为,但不能将这种短期性行为上升到资本是否应该参与到医院改制中来这样的高度去批判。实力雄厚者终得天下,短期行为者终将被淘汰出局。唯有在赢利的基础之上,才能将市场化推向更高的阶段。

    否则,任何的资本,包括国有资本、民营资本都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的功能。, 百拇医药(邢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