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1996年第3期
编号:10923392
烧伤感染与临床
http://www.100md.com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6年第3期
一、关于烧伤感染临床细菌学,二、关于MRSA,三、关于"脓毒症"的新认识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 马恩庆

    烧伤后由于体表屏障破坏,给微生物提供了入侵的途径,同时伤免疫机能下降和机体内环境紊乱,造成烧伤病人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染性增强,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感染仍是目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

    烧伤病人发生的各种感染,往往是在医院内获得的,按其来源可分交叉感染(病人间),环境感染(医源性),自身感染(自身所带条件致病菌),因此研究烧伤感染的流行病学也是烧伤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 关于烧伤感染临床细菌学

    近50多年以来,由于各种治疗因素如抗感染治疗,支持疗法,手术方法及监护隔离及抗菌药物的发展等,使菌群的自然平衡条件和环境时常发生改变,因之菌群在烧伤感染的临床上也随着发生变迁,因为微生物在不同的创面环境和各种疗法中,必需不断的适应才能增殖,进而发生感染,例如由于临床上抗革兰氏阳性抗生素的应用,会促使革兰氏阴性细菌占优势,而应用广谱抗生素容易致肠球菌增多及肠杆菌和MRSA增殖,创面应用磺胺米龙,磺胺咪啶银易致霉菌继发感染;外用磺伏可引起葡萄球菌增长;用酶制剂脱痂也易造成绿脓杆菌繁殖等,烧伤专业病房烧伤感染菌群发生变化的规律,国内外的报道资料大致相似,即烧伤感染功谱往往呈有规律的变化:在40年代-溶血性链球菌是严重烧伤感染的致病菌,但它对青霉素绝对敏感,易被消灭。50年代表现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的感染增多,尤以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突出,成为烧伤感染主要菌种;70年代曾出现绿脓杆菌与金葡萄菌交替为主的情况;80年代以后,则突出表现为肠杆菌增多及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耐药株增多,例如美国陆军布鲁克医疗中心资料表明,烧伤绿脓杆菌感染已从1983年以前的占81%降为1992年占20%左右,其主要防治措施是于1983年改建了病房,抓住了环境对烧伤病人影响这一环节,加强了ICU及隔离,规定急性病人不能同放一个房间,医护人员组与组间不得相互患门,强调消毒水洗手后接触病人,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病人和康复期病人接触等隔离措施,现在该中心治疗力病人的LD50已从50%TBSA提高到85%TBSA,绿脓杆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大降低,该中心曾提出的烧伤病人预计死亡率公式(1959年),现在要再乘以0.6,意即当前较1959年的预计死亡率高1.6倍,1983年后的死亡率仅为预计死亡率的7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