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
编号:10631239
拿什么拯救“过劳”者 ——几位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给我们发出警示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14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3.14
     据《新京报》报道,1月22日晚,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博士突然发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医生诊断的死因是:突发性心脏骤停,导致心肌梗塞死亡。4天后的1月26日中午,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因肺腺癌不治去世。从报道可以看出,繁重的工作压力可能是他们患病的根源,而且工作的繁忙,也使他们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在此之前的1月5日,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32岁的萧亮中在睡梦中突然大口大口地喘气,5分钟以后他与世长辞。据《南方周末》报道,击倒这位年轻人的,是过度的劳累和生活压力,以及他内心郁积着的难以言表的焦虑。

    几位知识分子的早逝,让我们感到痛心和震惊,也让我们再一次想到了“过劳死”。而实际上,像这样因工作压力过大,身体过劳而英年早逝的例子并不限于知识分子,在一些白领阶层,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士身上也同样会发生。可以说,“过劳”正在侵袭着现代社会。

    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9岁降到调查时期的53岁,这比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人均寿命75.85岁低?0岁。
, http://www.100md.com
    ■“过劳死”和压力、性格有关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赵志付教授,是我国最早关注“过劳死”的专家之一。他向记者介绍说,大约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过劳死”这个概念从日本传到我国,当时曾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对“过劳”现象习以为常,对“过劳死”的关注反而少了。

    “过劳死”一般指白领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引起生理上的变化。当这种生理变化积累到某种程度,或因某个事件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时,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不及,继而猝死。最为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肌梗死和脑出血。

    赵志付说,除了心理压力外,“过劳死”的发生和人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学上认为的“A型”性格者容易发生“过劳死”。这种人往往是匆匆忙忙做事,脾气急躁,不满现状,总觉得希望在前,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特别需要成就感,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事业上的成功。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要强”、“厉害”、“办事麻利”。相反,“知足常乐”型的人很少出现“过劳死”。
, 百拇医药
    “过劳死”者在生前大多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为自己有不适也只是因为累了,所以家人总是觉着“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人就没了”。

    赵志付说,实际上这些人在出事前身体都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已经“煎熬”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只是他们不自知或没有时间去理会罢了。

    ■焦虑是“过劳死”的危险信号

    据赵志付介绍,发生“过劳死”之前,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焦虑感明显增强,坐立不安,心慌、心悸,这些是交感神经兴奋的一种表现。形象地说,就像是点着了火快要爆炸的火药一样。

    其实,在出现严重的焦虑之前,有一些现象已经在提醒人们了,我们一定不能熟视无睹。这些现象是:过早出现“将军肚”;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头都有一大把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频频去洗手间,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功能有所减退;性能力下降,过早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这是身体机能整体衰退的重要信号;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心算能力越来越差,总觉得自己反应不过来;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神的能力越来越差;睡眠越来越差,睡不着,或醒来也不解乏;经常头痛、耳鸣、目眩。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为警告期,目前尚无须担心;具有3~5项者,为“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已进入危险期,“过劳死”随时可能出现。
, http://www.100md.com
    ■改变认知和行为可缓解“过劳”

    赵志付告诉记者,人们体力上的劳累可以通过休息、有效睡眠来恢复。而心理上的疲劳,则很难通过休息或睡眠来解决,况且心理疲劳者往往还存在睡眠不好的问题,通过睡眠缓解心理疲劳是徒劳的。

    那么我们该怎样解除“过劳”的状态呢?赵志付说,除了国家应制订一些劳动保护措施外,从个人来讲,可以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进行改善。

    首先说认知疗法。赵志付介绍说,道家讲究“肉体长生,精神永存”,这并不是说人要长生不老,它的意思是说,只有身体健康,人才可能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些人有“活着干,死了算”的想法,或潜意识中有这种想法,这样不拿健康当回事的做法不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所以,人首先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其实,道理也许人们都懂得,但要身体力行就比较困难。这其中也包括不知如何保持健康,缓解压力。这就要用到行为疗法了。
, 百拇医药
    所谓行为疗法,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有意识的做法,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赵志付介绍了三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第一,下班后可以去买买菜,在买菜时挑菜,和人讨价还价,可以把注意力从工作状态中转移出来(对男士来讲,常买菜还利于家庭的和睦)。统计结果表明,女性出现“过劳死”的几率远低于男性,这和女性下班后爱逛街,常买菜,常下厨房,到了家里就很少再想工作的事情不无关系。第二,可以抽时间散散步,尽可能做到边散步边想愉快的事情,或欣赏风景,不一会儿就会觉得刚才还发热的头脑,顿时清亮许多。第三,养宠物,人在和宠物接触、玩耍时,心情会很放松。养宠物还能调节家庭气氛。

    赵志付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过劳”有时是难免的,但如果社会、家庭、个人能对“过劳死”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我们就可以把“过劳死”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点。

    本报记者 杨六香, 百拇医药(杨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