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疾病与性 > 艾滋病 > 关注艾滋病患者 > 正文
编号:10544327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17日 北京晨报
     前天是对8名艾滋病疫苗人体试验志愿者进行72小时严密监控的最后一天,当天志愿者陆陆续续回到广西疾控中心监测点进行检查。其中2名志愿者分别感到有些疲惫、体乏和头晕。监测点的医护人员介绍,72小时的监测体检结果表明,志愿者的体温、血压、心跳等仍属正常范围,受试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如果确实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将立即停止双盲对照试验,并开启装有志愿者“密码”的保险柜,给予对症治疗。

    前天,从上午10时多至下午4时多,8名志愿者在注射疫苗72小时后如约回到监测点进行体检。监测点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个别志愿者出现疲劳现象,可能跟他的学习休息有关,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些症状是否因为注射疫苗而引起的。

    据广西疾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采用的是双盲对照、随机分组的方法,研究人员为每位志愿者配备了1个信封,信封上写着该志愿者的试验编号,而信封内密封的是所注射的试剂类型——艾滋病疫苗或者安慰剂。这8个信封被秘密保存在中心的保险柜中,不到关键时刻不能开启,但是,如果某位志愿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他们将立即停止双盲对照试验,并开启装着他们“密码”的信封,以确认他们是否注射了艾滋病疫苗,从而采取相应的举措来保证志愿者的安全。

    广西疾控中心负责此次人体测试的陈杰副主任介绍,如果8名志愿者抽血显示产生抗体,在涉及治疗或工作需要时,他们将和伦理小组给每个志愿者颁发证书,以证明他们是由于注射了艾滋病疫苗引起的;同时建立与志愿者的永久联系,以解决志愿者因产生抗体而在生活中出现的困扰。

    试验艾滋病疫苗专为中国人设计

    据新华社电 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的第一个艾滋病疫苗日前在广西南宁投入临床研究,该疫苗抗原基因来自我国流行的B/C重组亚型艾滋病病毒毒株。

    据疫苗研制者、吉林大学疫苗研究中心主任孔维在南宁介绍,从1996年开始,我国科研人员在国内艾滋病高发区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并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HIV-1中国流行株,确定其为B/C混合亚型。通过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科研人员确定了病毒的基因序列,据此构建了由DNA疫苗及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组成的复合型艾滋病疫苗。因此,疫苗抗原基因完全来自在中国流行的艾滋病病毒毒株,可以说是专为中国人设计的 (张晓松 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