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怡情益寿
编号:10749544
情绪反应不能过了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31日 《当代健康报》 2005.03.31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总是要伴随着多种情绪或情感体验。而我们知道,情绪状态与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生活中,有些人往往较为重视体格锻炼,因为通过体格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殊不知,情绪锻炼比体格锻炼更为重要,因为重视情绪锻炼则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怎样注意加强情绪锻炼呢?

    过喜时要收敛 古人曰:“忧喜更相接,乐极还生悲。”一个人在生活中值得喜庆的事情还是很多的。但乐宜制乐,不能极乐。如果一有喜事就任凭感情奔放,狂欢极乐,大脑必然兴奋无度,轻则意识松驰,忘乎所以;重则失去控制,落得个“范进中举”,祸自喜生。因此,凡遇“喜出望外”之事,不可狂喜无度,应该稍作收敛,悠然处之,做到乐而有益,乐而有度,紧紧把握和控制住自己的感情,防止被激情的“烈马”驮向心理疾病或亡命的悬崖。

    愤怒时要制怒 凡逢恼怒之事,不可怒发冲冠、暴跳如雷,而应加以克制。如若不然,盛怒之下不仅会出现不可抑制的冲动行为,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及物质财产上的损失,其结果往往严重影响自身的健康。因此,遇有怒气发作时,应下意识地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或听听他人劝解和忠告,或主动离开当时的环境,等到时过境迁,自然会心平气和,怒气全消。

    悲伤时要转移 我国古代医家曾指出:处世为人,应“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简言之,就是不要以某种值得庆幸的事物过分地高兴,也不必因某件不幸的事情而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把万事万物看淡些,要保持精神上的稳定。人生旅途中悲哀之事时有发生,如免不了有亲人病重或辞世、天灾人祸等,但悲不宜过伤,更不可“悲痛欲绝”。严重的悲哀能使人心神动摇,使人狂妄或两胁疼痛,使人肺气郁闭,上焦不通,气竭而昏。因此,遇有悲伤时可用转移法、排遣法消除悲伤的情绪,尽快从悲伤的氛围中解脱出来。

    忧愁时要释放 医学心理专家研究证明,忧虑过度、沮丧苦闷等不良情绪,可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使内脏肌肉绷紧,血管紧张,脏器供血减少,甚至坐卧不宁,寝食俱废。因此,在遇到愁事时,可采取音乐疗法、微笑疗法、暗示疗法、倾诉疗法等,想方设法从愁雾缭绕之中尽快地解脱出来,始终保持宁静的心态。

    焦虑时要放松 焦虑是种潜在害怕心理,一种朦胧不清的担心。产生的因素主要包括精神过分紧张、过于苛求自己、做事急于求成等。因此,当焦虑出现时,要学会精神放松,比如参加一些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听听音乐、练练书法、打打篮球等,也可以使用调整呼吸的方法减轻压力。

    惊慌时要镇静 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事件和问题,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在某时某地处于危险或高度紧张状态。此时,关键是要善于控制自己,保持镇静,处惊不乱,临危不惧,理智地分析事件的性质,消除相关联的任何情绪反应。(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孙 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