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验方秘方 > 疾病偏方 > 儿科 > 其他
编号:10777402
小儿传染性肝炎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5日 华夏医药健康网
     方三 护肝解毒汤

    
药物组成 黄芪15g 丹参15g 板蓝根15g 平地木15g 紫草15g 白术9g 党参9g 当归9g 柴胡6g 黄芩6g 甘草6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成300ml,分3次于早、中、晚服用。

    适应病证 慢性乙型肝炎。经“乙肝三系”等检查确切诊断为乙型病毒肝炎且病程超过半年,不同时存在甲型、丙型及其他各型病毒性肝炎。

    病案举隅 朱某,男,11岁,患乙型肝炎2年余,经中、西多种药物治疗,肝功能反复异常。诊见患儿形体消瘦、疲倦乏力,胃纳欠佳,大便不实,时有肝区不适。舌苔白,脉弦细。肝功能检查为:SGPT l60U,HBsAg滴度1:256。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属脾虚湿毒留恋。治拟健脾化湿解毒,予护肝解毒汤去党参、当归,加岩柏草、垂盆草各15g。服用1个月后,症状消失,形体渐趋丰润,默)盯降至正常。上方继服2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已连续3次正常,邢sAg亦转正常。随访2年,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资料来源 本方针对小儿慢性乙肝,正虚邪留,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审因施治,具有健脾益气、化湿解毒、凉血活血的作用。方中用黄芪、白术、党参、甘草益气健脾;当归、丹参养血活血;柴胡、黄芩、板蓝根、平地木、紫草疏肝利湿、凉血解毒。用药精当,结构严谨。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党参、白术均能促进白蛋白的合成,黄芪、白术、黄芩有护肝作用,黄芪还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柴胡、甘草抗肝损伤作用显著;丹参、当归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并可防止肝硬化。由此可见,本方具有良好的护肝、解毒效能。临床实践也证明,护肝解毒汤对于小儿慢性乙肝病程长而正气已虚、肝功能久不恢复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不仅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还可使病儿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失为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

     方四 婴肝汤

    药物组成 茵陈10g 赤芍10g 金钱草12g 郁金12g 丹参12g 板蓝根12克 鸡骨草12克 蛇舌草12克 焦三仙12克 甘草3克
, http://www.100md.com
    制剂用法 每日一剂,加水200ml 煎汁100ml,分4-5次服用。

    适应病症 1岁以内小儿属婴凶肝炎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黄疸、肝脏肿大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常伴有腹胀、呕吐、大便色淡或白、尿黄等。

    病案举隅 欧阳某,女,50天。生后20天,发现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呕吐乳汁,日逐加重,精神日差,小便短少,色深黄,大便色白,舌苔黄,脉稍数。查体:T 37C,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腹部轻度胀气,肝肋下4cm,脾肋下2cm,质软。实验室检查示:血向细胞为7.2X109/L,中性0.6,淋巴0.4;大便常规正常;B超提示肝细胞性黄疸;肝功能示TBili 94u~mol/L,其中DBili 37.6~umol/L,SGPT236U/L,HBsAg(+)。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辨证为湿热蕴郁,治以清化湿热、活血化瘀。方选婴肝汤加减,服15剂后,患儿黄疽消退,吃奶量较以前有所增加,大便转黄,精神好转,查肝功能正常,HBsAg(+)。续服药1月后复查肝功能正常,HBsAg(—)。1年后随访生长发育正常,未再复发。
, http://www.100md.com
    资料来源 陈瑞林,等.湖南中医杂志,1995,11(6):32

    评 按 本方专为婴儿肝炎综合征而设,具有清热利胆、活血化瘀、健脾和胃之功。方中茵陈、金钱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赤芍、丹参、郁金活血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板蓝根、白花蛇舌草、鸡骨草清热解毒;焦三仙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方中以赤芍、茵陈为主药,共奏清热活血、利胆健脾之功。因证组方,药证相符,故可获捷效。

    方五 芪酱汤

    药物组成 生黄芪12g 西党参10g 云茯苓9g 败酱草9g 板蓝根9g 白花蛇舌草9g 土茯苓9g 白术6g 虎杖6s 紫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上方用量为5~10岁小儿适用,年龄不同药量可适当增减。1日分2~3次服完,1个月为1疗程,每15天复查HBsAg、肝功能各1次,HBsAg检测连续3次阴转者方停药。
, 百拇医药
    适应病证 小儿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阳性而肝功能无损害者,临床可无明显肝炎症状表现。

    病案举隅 罗某,女,5岁,就诊前经体检发现HBsAg滴度为1:32,来诊时症见:面色无华,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偶尔腹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肝功能检查正常,HBsAg滴度为1:32。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症,中医辨证属邪毒内羁、脾虚湿阻,治宜健脾解毒利湿。处方为生黄芪12g,西党参、茯苓各10g,败酱草、板蓝根、土茯苓各9g,白术5g,虎杖、白花蛇舌草、茵陈、山楂肉各6g,紫草3g。服15剂后复诊,食欲增加,腹痛消失,复查邢-sag阴性,肝功能正常。遂于原方去茵陈加淮山药10g,再服15剂。半年后随访,面色红润,精神饱满,食欲改善,体重增加2.3kg,3次复查HBsAg均为阴性,肝功能亦正常。

    资料来源 吴刘春华.国医论坛,1991,(1):36

    评 按 本方根据小儿乙肝携带症邪毒内羁、脾虚湿阻的病机而设,感染“乙肝”病毒后,邪毒羁内不去,易致脾运失健,“脾胃一伤,五乱互作”,“治脾胃所以安五脏”。芪酱汤健脾解毒,方中芪、术、参、苓益气健脾,启运枢机升降;板蓝根、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虎杖、土茯苓、紫草清热化湿、解毒泄浊。故服后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包括提高免疫功能)。短期内使“乙肝”病毒标志物1UBsAg阴转。,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