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22509
政府大幅降低药价,药企5大“高招”应对限价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9日 搜狐健康论坛
     今年4月初,北京市发改委再次对80种中药饮片、14种中成药、16种药品补充剂型规格制订了政府最高零售价,并同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试行《药品差比价规则》通知。据悉,此《药品差比价规则》是国家发改委于今年1月制定,要求各地最迟于今年3月底试行,当中对同种药品因剂型、规格或包装材料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或比值做出了详细规定。

    政府连续16次大幅降低药品最高零售价,为的是压缩流通当中的虚高价格,但是在目前医院掌控市场主动权的情况下,医院不会自动放弃利润,压缩的药价必然向上游延伸,最终,降价的板子打在了生产企业的身上。药企既不能与政府讨价还价,也不敢得罪掌握自己经济命脉的医院、药店,但是,药企会心甘情愿地承担降价的损失吗?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药企应对政府降价的“高招”。

    招数之一:转移市场

    现在,人们已经很难在城里的大医院见到曾经热销的青霉素的身影了。经过国家发改委数次调价,一支青霉素的价格如今大约仅有0.7元,利润极低。于是医生干脆转开用与之疗效接近的头孢曲松呐类价格较高的药物代替。出于无奈,一些制药厂干脆提出“青霉素上山下乡”的口号,将市场重点放在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

    一旦某种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临床就很难再见到这种药品。其原因很简单,几乎没有哪种药是不能代替的。处方权掌握在医生手中,医生对低价药弃之不用,取而代之其他高价药品,利润空间少的药品只好转移市场,上山下乡。毕竟,高价药在那些地方比较没有市场。

    招数之二:减产停产

    四川一家药厂生产的左氧氟沙星价格降低后,在几家大医院的销售额迅速下降,从以前的200万元降至几乎为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83 字符